首页 >市县政协

竹溪县政协递进式议政建言惠民生

2014-09-16 01:48:08  
字体大小:【

 

    近日,竹溪县政协主席尹熙祥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和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305省道沿线乡镇村组农户,现场察看农村环境治理落实情况。在蒋家堰镇新生村,退休干部李才广对视察组说:“以前,汪家坝桥头和小坝子桥头垃圾堆积如山,脏乱不堪,现在河道干净整洁,看起来舒服多了,农村环境整治的确是一项民心工程啊!”。这是县政协今年以来就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这件重点提案组织开展的第6次督办检查活动。
    为充分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促成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竹溪县政协创造性的开展递进式议政建言活动,将社情民意信息转化成提案,将提案转化为视察调研活动,将视察调研成果转化为专题协商活动,通过专题协商促成建议意见转化成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从而使一个建议产生一个效果,一个意见改进一项工作,一个批评促进一种转变。

    针对长期困扰城镇、农村的“乱堆乱放、乱倒乱流、乱泼乱洒、乱牵乱拉、乱搭乱建”现象,竹溪县政协通过社情民意信息专报的形式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应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签批了“农村环境确实到了非重手治理不可的地步,请县住建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随后,在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县政协又将这条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问题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实地调查,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开展农村清洁家园行动,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街美、人文明的靓丽新竹溪;配套村级环卫设施,建立村级保洁队伍;落实三包责任,完善农村环境考核体系”等建议意见,经主席会议协商确定为2012年重点督办提案。在县政协的推动下,今年3月份起,竹溪县在305省道沿线6乡镇开展了“城乡同步、县乡村联动、路河沟渠庭院共治、全面整治农村六乱现象”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县共购置垃圾清运车8辆,垃圾箱92个,垃圾桶3543个,兴建垃圾处理场5个;共组织清运陈积垃圾7940吨,清理乱堆垃圾580余处,关停采石场2处。为确保农村环境治理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5月初,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又带领部分政协常委,专题视察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建清洁家园活动,视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工作进展不够平衡、综合整治不够彻底、群众主体不够到位、长效管理不够落实等“四个不够”问题,建议建立持久推进机制、多元投入机制、群众主体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常态工作机制、动态监管机制,逐步建立“户归集、组建池、村清运、镇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引导居民群众养成垃圾定点倾倒、定时清运、日清日洁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专题视察之后,县政协又召开专题协商会,邀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听取委员建言。在协商会上,委员建议逐步建立“政府抓投入、部门抓监管、乡镇抓组织、居民抓清洁”的分层分类梯次推进工作机制,统筹抓好城镇、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县乡联动、部门联动、小区联动、门栋联动、村户联动机制,协调推进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做到生产、生活一起抓,硬件、软件两手抓,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到岗,确保每一条街道、每一条河流、每一处角落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真正做到工作落实无缝隙,垃圾处理无死角。县委、县政府随后召开工作推进会,安排落实县政协建议意见,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城镇带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文件,做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常抓不懈。

(竹溪县政协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