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溪县政协重视委员工作添活力 履职奋发有为更精彩

2014-09-16 01:48:03  
字体大小:【

 

    为更好地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规范委员队伍管理,提高政协履职水平,不断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竹溪县九届政协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委员队伍管理,激发了委员谋事、干事、成事的热情。
    明确委员工作机构和人员。认真落实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报请县委同意,县编委批复设立了县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专人负责委员工作。同时启动了为委员建立履职和建功立业档案工作,规定每半年与委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履职情况,更新完善委员档案。

    健全委员工作制度。为明确委员职责,保护委员权利,规范委员言行,县九届政协制定了《政协竹溪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政协竹溪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政协竹溪县委员会工作制度》、《政协竹溪县委员会委员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委员的权利和职责、学习与培训、出席会议、奖惩与辞职等内容。
    认真开展走访委员活动。今年3至5月,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带队,部分政协常委和机关办委参加,分成5个走访小组,分赴15个乡镇、8个县直系统及工商联界别、66个单位,走访了180余名县内的政协委员(占委员总数的90%)。听取委员对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意见建议,征求委员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委员生产、工作、生活情况和履行职责情况,在走访活动中,了解收集到大量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及时梳理归纳,以《社情民意反映》报送县委、县政府参阅。对委员反映的山里孩子上学难等意见建议,县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带领教育、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该县中峰镇就小南沟小学撤并引发的问题进行调研,力促今年秋季小南沟小学顺利开学重建,缓解了小南沟村1000多群众,100多名在校小学生的上学难问题。

    精心组织委员培训。为了增强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履职水平,帮助新委员更快进入角色,5月下旬,县政协组织新一届委员集中培训,由政协办委负责人重点讲解了政协理论、撰写政协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知识,同时还邀请优秀委员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实际和参政议政过程现身说法,分别从如何积极参政议政、做好政协事说好政协话、责任在肩奉献无怨无悔、致富不忘乡亲履职回报桑梓、增强当好基层政协委员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等六个方面作了交流发言,委员普遍反映培训效果好,质量高,达到了学习提高的目的。同时对委员培训严格考勤,许多委员接到通知后,有的及早安排好工作,为培训做好准备,有的专程从外地赶回来参加培训,有的推掉外出考察机会安心参加学习,有的克服汛期山路难行的困难,位于最偏远的向坝乡朱运贵等5名委员冒雨跋涉200多公里培训。培训后政协办公室下发文件通报了考勤情况,对无故不委员培训,又履行请假手续的个别委员进行通报批评。

    扎实开展“1121”活动。新一届县政协不断创新工作委员工作载体,通过开展“1121”(即一名县政协委员每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两年脱贫;每年为全县发展提一条好建议)等活动,积极搭建扶贫帮困平台,激发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断培养委员回报社会意识,深化委员思想境界,在县政协委员中形成了捐资公益事业和帮扶困难群体的热潮,引导委员不仅成为本职工作的主力军,而且一批委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德富财茂、造福桑梓,向社会捐助资金达800多万元。许启典、王远群委员投资200多万元修建当家塘解决家乡400余亩水田灌溉和1200余人的饮水问题传为佳话。童德国委员不但带动100多名农民工打工致富,而且扶危济困“献爱心”,为县河镇中心福利院捐款15万元,为镇中心小学和幼儿园捐赠钱物8万余元,为白血病患者送去1万元现金。谢宗林委员积极与贫困村民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帮扶30多名困难村民实现再就业,并出资出物近10万元帮助两户因病返贫家庭盖起了新房。肖成、刘光军、陈登华等委员联合出资5万多元为水坪镇漫液村小学更换桌椅板凳300套。还有更多委员积极投身“1121”活动,主动联系帮扶贫困户200多户,通过“帮”项目、“帮”产业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委员个人不但踊跃捐款为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资金,而且发挥优势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为贫困家庭解决危房改造、学生上学、低保等资金,水泥、蔬菜大棚、种苗等物资,医药科技卫生界的委员主动深入偏远乡镇为1000多名群众义诊,送去科技、文化、法律、养殖等知识读本。仅今年以来,该县政协委员就为基层群众办实事200多件,受到基层欢迎。

    组织委员开展界别活动。为进一步突出界别特点,发挥界别优势,增强委员界别意识,活跃政协工作,县政协于4月印发《关于加强界别工作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明确县政协九届委员会15个界别划分为8个界别活动小组,落实界别召集人联系制度,各界别活动小组设2名召集人,界别工作由召集人具体负责。要求各界别活动小组按照县政协全年工作安排,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界别活动小组实际,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二次以上活动。界别活动主要形式有:组织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组织撰写集体提案、大会发言和按界别反映社情民意;组织开展座谈、考察、视察和调研;走访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掌握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参加本界别相应行业的民主监督活动;举行相关情况通报会;组织开展有界别特色的社会公益活动、联谊活动等。县政协每年至少召开1次界别召集人会议,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对界别开展活动进行考核,对工作活跃、卓有成效的界别活动小组,对参加界别活动积极的政协委员将在全体会议上予以表彰。今年以来,界别活动小组积极开展工作,组织委员们多次深入基层、社区、农户家中,排查不稳定因素,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帮助化解各类矛盾和隐患100多个,同时关注民生促进发展,反映有价值的社情民意80余条。

    重视委员工作添活力,履职奋发有为更精彩。换届后。县九届政协主动谋事,积极干事,努力成事,当好参谋助手,深入调研,参政议政,建言发展,一份份调研报告得到县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和赞赏和社会各界好评,共有近百名委员参与调研视察活动,占委员总数的五成,形成视察调研报告6份,咨政建言5份,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其中5份报告县主要领导批示应用成果,70多条科学有分量、见解深刻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和采纳利用,县委办专题编发5期《领导参考》,印发给县级领导、乡镇及县直部门参考执行,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在竹溪县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厂矿企业、基层农村、重点项目建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处都能看到政协委员发挥良好作用的身影。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基层群众说,我们县的政协委员不但是本职工作带头,而且是扶危济困带头;不但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而且是维护稳定做好群众工作的协调员。

(竹溪县政协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