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枝江市政协召开五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市政协主席陈燕主持会议,各位副主席、常委出席会议,市政协机关各委办正副主任及各联络处、参加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克平到会听取意见。市政府办公室、市国土资源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是新一届枝江市政协召开的第一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协商讨论港口岸线资源开发与保护、失地农民安置及生活保障两个专题。为进一步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提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之前,枝江市政协组织两个专题调查组,分别由两位副主席带队,采取现场察看、走访座谈、外出考察、委员约谈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专题调查。调查结束后,市政协五届五次主席会议专门听取了调查情况的汇报,就相关问题认真进行了协商讨论。
会上,委员们在分别听取两个调查组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分组进行了协商讨论。委员们认为,近些年来,枝江市充分发挥长江岸线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港口岸线资源开发与保护,较好地发挥了港口岸线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也存在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率不高、监管和保护力度不大、港口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脱节、市场准入门槛偏低等突出问题。为此,委员们建议加强领导,完善规划,进一步提高港口岸线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平;整合资源,集约开发,进一步提高港口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建设水平;加强公共码头建设,壮大港口物流业,进一步提升港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对失地农民安置及生活保障这一民生大事,委员们在协商讨论中,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参政议政热情。委员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结合专题调查组前期调查情况,一一列举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偏低,且区域性差异大、矛盾突出;二是安置居民点的规划建设起点不高,物业管理严重滞后;三是安置方式比较单一,安置渠道不宽;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水平亟待提高;五是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部分环节不够规范,监督管理有待加强;六是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引导不够,失地农民在思想和心理上还没有完全实现角色转变。对此,委员们纷纷建诤言、献良策:一是坚持以“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目标,积极构建完善全方位的失地农民安置和保障体系;二是积极探索多种安置方式,拓宽失地农民安置渠道;三是建立征地拆迁补偿金定期调整机制,确保失地农民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四是加强安置居民点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改善失地农民居住环境;五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六是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努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七是加强对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依法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八是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和引导,积极促进失地农民角色转换。
王克平副市长和应邀参加会议的部门负责人,在认真听取专题调查组情况汇报,参与分组讨论,面对面听取委员意见后表示,市政协的专题调查深入细致,掌握情况全面翔实,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可行,对政府工作很有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抓好落实。并希望政协委员继续给予关注,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此次会议,还专题学习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听取了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五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立案交办情况的通报;听取了市公安局关于全市禁毒工作情况的通报、市卫生局关于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通报;审议通过了《五届市政协主席会议议事规则》、《五届市政协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协商决定了有关人事任免。
(枝江市政协 贺必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