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委员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效。近年来,枝江市政协以建立工作机制、搭建履职平台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激活委员主体,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了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市政协先后被宜昌市政协和湖北省政协授予“政协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政协组织”称号。
(一)建立工作机制,激活委员主体。
1、委员联系机制。主要从四个方面健全制度,畅通渠道,加强联系:一是政协机关联系走访制度。市政协每位主席联系1-2个专委会、1-3个政协联络处和3-5名政协常委,秘书长及每位常委联系3—5名委员。市政协每年开展1-2次集中走访委员活动。通过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走访联系,增强了政协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二是专委会联系届别活动小组制度。每个专委会联系2-3个界别小组。各专委会在以调查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履行职能时,均安排相关界别的委员参加,并按照界别特点和要求开展活动。2007年以来,各专委会就园区建设等30多个专题举行座谈,开展协商讨论,参加委员达280多人次,基本实现了委员“全覆盖”。每次座谈成果,均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三是委员约谈制度。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议题,约请相关界别委员座谈讨论,面对面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了解委员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问题的看法。2007年以来,共举行委员约谈35次,参加约谈的委员420人(次),提出意见建议达1100多条。四是界别活动小组制度。以界别为基础,建立活动小组,委员全部纳入其中。各界别活动小组均明确了牵头负责人,并建立了相关活动制度。近年来,市政协13个界别活动小组,严格执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本界别委员开展活动,既突出了界别特色,又密切了政协组织与界别委员的联系。
2、委员激励机制。一是开展“双争”活动。组织委员开展“双争”活动,即争创优秀政协委员、政协先进工作者,争创政协工作先进单位。优秀政协委员、政协工作先进单位届中评选表彰两次,政协先进工作者每年评选表彰一次。每年政协全会对当年评出的优秀提案、提案承办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及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近五年共评选表彰奖励优秀政协委员40名,政协工作先进单位16个,政协先进工作者154名。为集中展示委员先进事迹及获得的荣誉,市政协还专门编撰出版了《政协委员风采录》一书。二是宣传先进典型。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刊物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委员履行职能取得的突出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提高政协委员的社会地位,增强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近五年来,重点宣传了徐章平等50多名委员发挥“三个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的先进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能力提升机制。市政协建立健全了委员学习培训制度,采取以会代训、分期培训形式,举办委员培训班,组织委员集中学习时事政治和政协基本知识。利用印发学习资料、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会、委员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和推动委员学习经济、科技、法律等履行职能必需的专业知识,有效提升了委员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近五年集中培训全体委员2次,参训委员近400人;专委会、联络处、界别活动小组开展集中学习达860多人(次)。同时,严把委员入口关。政协换届时,市政协党组提前介入新一届委员的推选与考核工作,党委组织、统战部门和政协共同考察,让政治坚定、品行良好、文化较高且在所在界别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人士加入到政协委员队伍中来,确保了新任委员的应有素质。
4、委员管理机制。政协委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界别、不同单位,组织上的松散性,容易产生工作上的随意性。为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克服随意性,市政协积极探索,研究制定了《政协委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考勤制度、委员履职档案制度。委员履职档案详细记载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及活动情况,包括开展调研视察、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情况,履行“一岗双责”等情况。委员履职情况与评选先进挂钩,规定完不成履职任务的委员不能评为先进,不能成为下一届留任委员提名推荐人选;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无故不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的委员,自动取消委员资格,使软措施变成了硬约束,进一步增强了委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委员履职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
(二)搭建履职平台,展示委员风采
1、搭建协商议政平台。利用政协全会、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及专题协商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委员就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委员智库”作用。近五年,市政协共召开5次政协全会,共收到委员大会发言材料45篇、提案767件、委员意见建议 1200多条;召开主席会议27次、常委会会议32次,举行专题协商座谈会21次,协商议政专题达56个 ,参加委员达840人(次),每次协商建言成果,均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2、搭建专题调查视察平台。市政协开展专题调查视察时,尽量吸收相关界别和专业的委员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鼓励委员个人和委员联合开展调研活动,撰写和报送调研报告;探索推行精选一个专题、组织一次专题学习、开展一次调查或视察、举行一次委员约谈、召开一次协商议政会议、向市委政府报送一份高质量调查视察报告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使专题调查视察成为委员履职的重要平台。2007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专题调查视察课题35个 ,各政协联络处、专委会、界别活动小组开展专题调查视察12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510条,其中绝大多数意见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3、搭建民主监督平台。在利用政协例会、提案、调查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开展民主监督的同时,组织委员参与民主评议、专项监督检查等活动,将委员个人监督上升为政协组织监督,较好地发挥了委员在民主监督中的主体作用。近五年组织委员先后配合相关部门,对88个政府部门和单位工作落实情况与政风行风进行了评议,对第二、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目标考核、“创先争优”、反腐倡廉“十个全覆盖”、征地拆迁、公选干部等重要事项进行了检查监督,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委员监督员工作,将市直部门、单位聘请委员监督员改为政协组织选派,并严格选派程序,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推动委员监督员工作取得了实效。近五年共向部分执法单位和“窗口”行业委派委员监督员110多人(次),对促进相关部门和单位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搭建提案工作平台。近五年,市政协通过互联网和下发专门文件,面向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共征集提案线索1100多条,印发提案选题指导目录750多条,累计收到提案767件,立案交办684件,其中50件优秀提案受到市政协表彰和奖励。为激发委员做好提案工作的热情,市政协探索推行了市领导领办提案、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与市委政府督查部门联合督办承办“大户”、政协常委会会议民主评议提案办理的“三办一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提案办理质量。连续五年提案办结率、与委员见面率均达到100%,委员满意率达到98%以上,当年提案落实率均超过50%。
5、搭建信息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委员联系面广、代表性强、上通下达的独特优势,通过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从委员中聘请特约信息员;印发信息报送指导目录,建立和完善信息报送、采用考评、通报奖励等制度;整合专题调查视察报告、提案、委员大会发言等信息资源;利用走访座谈、委员约谈、界别委员调查视察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渠道,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近五年累计收集原始信息600多条,整理报送信息80多条,其中被宜昌市政协、省政协采用39条,市级及市级以上领导批示68人(次)。2008-2010年,市政协连续三年被评为宜昌市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信息工作考核积分在宜昌市各县市区政协位居第二。2010年、2011年度,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6、搭建专项活动平台。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持续开展“四个一”(每年至少提出一件有较高质量的提案,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参加一次政协组织的调查或视察活动,参与一个项目建设或一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争当“五员”(争当大政方针的宣传员、科学发展的运动员、行风建设的监督员、先进文化的传播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三送下乡”(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取得了实效。去年以来,还组织委员参加了省统一组织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五年来,广大政协委员共参与和引介项目110多个、资金6.5亿元,引进推广各类新技术、新工艺120多项。为20多个镇村送去数字电影和文艺演出30多场,举办柑桔栽培、水产养殖等农技讲座34场(次),发放科普资料5.5万份、书籍5300多册,免费诊治病人4500人(次),赠送药品药具价值3.1万元,现场展示各类科技展板440块,演示农机具等机电设备150多台(套)。在“三万”活动中,政协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共走访农户1.17万户,收集意见建议1200多条,为农民办实事270多件。政协机关和委员捐款及捐物折款累计达230多万元。
7、搭建节庆联谊平台。近年来,市政协以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年、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每年举行“迎中秋、话和谐、促发展”茶话会为平台,组织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及重大决策部署,统一各界人士的思想和行动;组织开展“‘环保杯’构建和谐枝江”、“我为枝江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等征文活动,广泛集中民智,共收到征文110多篇;围绕滨江宜居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新农村建设等30多个专题,举行座谈发言,共谋枝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进了团结。
(枝江市政协主席 陈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