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神农架林区政协部署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采取六项措施落实“六大工程”

2014-09-16 01:40:37  
字体大小:【

 

    1月30日,林区政协秘书长张守军主持召开政协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六项措施,落实“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政协机关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一是完善民生服务监督体系,建设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目标的“服务工程”。
    在谋民生事上求突破。紧紧围绕“一园四区”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林下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积极建言。围绕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安置、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旅游项目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协商议政,使协商议政的工作落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实处上。
 
    坚持“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把政协工作主动融入到全局之中去谋划,全面履行政协职能,坚持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深入开展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履职重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心、各界群众关注的重大民生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预事上有前瞻,谋事上有见解,干事上有举措,立事上有成效。
 
    二是完善民生权益保障体系,建设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目标的“保障工程”。
    在反映民意民生权益保障上畅通诉求渠道。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已成为党政部门体察民情、广纳民智的重要途径,成为政协关注民情民生、维护民权民利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视察、调研、召开座谈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等途径,广泛搜集各界意见,并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为党委、政府及时掌握舆情、了解民意、改进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认真落实《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建设,在政协网站开辟社情民意信息专栏,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时效性。在提案办理落实上,按照“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注重答复,更要注重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用重点督办、联合检查、专题听证、当面评议等方式,加大提案办理和落实力度。通过《提案追踪》、《各界反映》、《议政建言》、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促进民生问题解决。
 
    三是开展“知区情、唱山歌、讲文明”活动,建设以弘扬神农架林区传统美德为目标的“素质工程”。
    在政协机关和全体政协委员中开展“知区情、唱山歌、讲文明”活动。积极参与区情知识竞赛、民俗文艺调演、“民歌王”大赛、“神农架之夏”、“广场文化周”等活动形式,让全体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认识和掌握神农架的基本区情,让每个干部职工懂得、熟知和应用神农架的文明礼仪。
 
    四是实施“三留守关爱”计划,建设以关爱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幸福生活为目标的“温磬工程”。
    在关注民生上寻热点。组织全体委员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对全局有影响、对决策有价值、对工作有促进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拓宽层面,扩展视角。组织政协委员深入乡镇、村、组、户和企业开展以实施“三留守关爱”计划和关爱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为重点的视察调研活动,了解民生、民意、民困问题。真正体现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做到履职为民,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五是强化严打整治民主监督,建设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的“平安工程”。
    政协组织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根本目的,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为根本任务,重点围绕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完善社会群体服务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规范新兴媒体管理、有序发展社会组织、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强化社会建设保障等八个方面,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促进民和、保障民安,努力构建法治神农架、平安神农架、和谐神农架。
    把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和做好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活动场所的服务工作纳入政协民主监督工作范畴。

    健全“大调解”工作格局。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加强政协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调解组织,落实专职调解人员。建立健全矛盾化解“层级管理办法”,明确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小事不出科、大事不出办公室、难事不出政协、矛盾不上交”。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服务管理。强化联系点村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联系点村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政府部门派驻社区(村)力量为依托的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把联系点村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六是强化机关工作,建设以提升干部社会管理能力与水平为目标的“龙头工程”。
    创新机关工作新方法,在政协机关认真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不断提高政务性和事务性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水平。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基层党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结合“三万”活动实施,重点对联系点村新华镇龙口村实行“一岗六联”网格管理模式。政协机关党员干部联系一个党支部、一个社会组织、一个信访户、一个特殊人、一个零就业家庭、一个特困户。通过开展“一岗六联”活动,推进联系点村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神农架林区政协 刘志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