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山县政协多措并举促“三进五大”见成效

2014-09-16 01:40:32  
字体大小:【

 

    自竹山县开展“三进五大”活动以来,县政协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深入开展以“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大慰问、大服务”为内容的“三进五大”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出行、上学、治病、就业、饮水等各方面的实际困难和“两节”期间生产生活问题,使“三进五大”活动成为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有效抓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砥砺了作风,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是献良策、促发展。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座谈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工作组第一感受是村支两委班子团结有力,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村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优生优育意识普遍提高,村级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干群关系日趋和谐。同时,也看到当前还存在基层组织后备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困难和问题。工作组结合各自实际和思考帮助联系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3份,为驻村经济发展出点子、找门路。如根据所联系的潘口乡魏沟村的实际,为该村量身打造了“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规划,立足特色产业基础,巩固核桃、板栗基地建设成果;积极协调县农办、县茶叶办、县烟草局等部门到擂鼓镇烟墩梓村现场调研,解决无性系茶园和烤烟基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官渡镇新街村资源和区位优势,为该村确立了“突出烟叶产业,着力发展观光旅游经济、蔬菜产业和劳务输出经济”的发展战略。
 
    二是听民生、帮致富。通过“三进五大”活动,工作组深入农户院坝,田间地头面对面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广泛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计生奖扶、种粮直补、户籍制度改革、中央、省市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新“三万”活动塘堰整治的有关筹资筹劳和“以奖代补”等相关政策,与农村贫困户、党员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计划,切实为帮扶对象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针对柳林乡公祖村村级交通不便,烤烟设施不配套,工程建设亟待规划扶持等问题,结合该村是龙背湾电站移民新安置区的实际情况,工作组及时建议县规划设计院对公祖村小集镇的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县烟叶公司、柳林乡政府对公祖村级烤烟基地建设和烤房建设给予必要经济扶持。
 
    三是解民忧、促和谐。截止目前,“三进五大”工作组共分6个批次深入驻村农户家中开展帮扶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低保、民政救济优抚、移民安置、危房改造、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党员和贫困家庭等群众长期强烈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认真梳理排查。在走访中注重加强对老信访户的沟通和教育,实施关爱帮助,使一批老信访问题有效化解。通过走访座谈和矛盾排查,为擂鼓镇烟墩梓村化解了一个因高速路拆迁补偿问题而引发的矛盾隐患,为柳林乡公祖村完善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实行分片包班干,责任到人,做到小事不出组,一般事不出村,发现问题随时处理,为该村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是结民亲,获“民经”。将近两周的实践体验,“三进五大”工作组在了解民情、结下民亲、体会民难的同时,进一步树立了服务中心促发展、改善民生保稳定的观念。通过对“三农”问题的实地了解调研,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机关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创先争优、争先进位的斗志和工作热情;通过与村组干部、优秀党员、创业人士等近距离接触,了解到他们在生活环境和工作待遇较差的情况下,常常舍小家顾大家的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从而更加珍惜当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情操。
 
                                                     (竹山县政  张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