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宜城市政协辩证处理五个关系   提高政协工作水平

2014-09-16 01:36:39  
字体大小:【

 

    近年来,宜城市政协紧紧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以紧贴中心、紧贴群众、紧贴实际为工作思路,在工作理念上强化监督,在工作内容上重视民生,在工作要求上提高质量,在工作成效上促进落实,在工作方法上注重创新,提高了工作水平。

    一、辩证处理好团结和谐与批评监督的关系,在批评监督上下功夫
    近年来,宜城市政协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克服不敢开展批评监督的倾向,不断拓展批评监督的领域。
    1、建言献策敢于揭露问题。宜城市政协在建言献策中不回避矛盾,敢于对全市难以推进的工作出诊把脉。2008年调研时,发现了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反面典型,直接通过常委会向市委汇报,后来经过市纪检部门查实,给予了相应处分。

    2、批评监督敢于触及矛盾。宜城市政协遇着问题不避让,敢于把批评监督当做破解矛盾的一把利剑。2009年,在对违规建房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市政协党组顶住个别职能部门上门说情的压力,坚持把报告提交常委会与市委、市政府专题协商,会后该部门积极整改,及时向市政协书面通报整改落实情况,推进了有关部门的行风转变。

    3、民主评议敢于动真格。近年来,宜城市政协创新民主评议方式,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部门评议制度:票选确定被评部门—制定民主评议工作方案—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无记名投票测评—梳理建议、反馈意见—单位整改、反馈市委市政府。由于程序严谨、意见中肯,许多部门负责人会上坐不住,会下迅速整改,会后真诚感谢。

    二、辩证处理好紧贴中心与关注民生的关系,在关注民生上下功夫
    宜城市政协在履行职能工作中,始终把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拓展关注民生的内容。近年来,宜城市政协先后围绕百姓关注的养老难、看病难、就业难、入学难进行调研,建议完善社会养老、医疗服务、再就业保障、教育均衡发展四大体系;围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进行调研,建议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启动通组路工程建设,加速完成第二次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围绕关注弱势群体进行调研,建议有效解决破产企业或破产未终结企业下岗职工的水、电、路等问题。这些建议受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得到相关部门的落实。

    2、丰富关注民生的形式。宜城政协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表达民愿的基础上,关注群众困难,把献计献策与多做实事结合起来,真心实意为民办事,丰富了关注民生的形式。近年来,坚持以“关注农业、走进农村、服务农民”为主题,结合各界别特点,共为农民群众开展了70多次下乡活动,切实解决不少群众实际困难。

    三、辩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功夫
    工作中,宜城市政协科学安排工作总量,基本上做到了“一个月一次主席会议,开展一个常规活动;一季度一次常委会会议,协商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实施总量控制,整个工作快慢有致,疏密结合;同时注重提高工作质量,力求在“质”上求突破,以“质”取胜。比如在政协常委会开展专题协商方面,为了提高协商质量,特别注重做到“三要”:
    1、调研要“深”。在调研过程中,深入到基层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还采取到省市外考察的形式拓展思维,形成可行性调研报告和建议案。
    2、材料要“精”。对于材料,力求选题准确,调研广泛,高手执笔,专委会、秘书长会、主席会、常委会反复讨论、反复修改、反复把握、层层审定,力求多出精品。

    3、转化率要“高”。宜城市政协重视转化视察评议、建言献策活动的调研成果,每项工作都力求取得实效。每年10月份,市政协对市委工作要点、市政府为民承诺的实事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建言献策,2009年市政府的18项重点工作中,政协建议了6项;2010年市政府承诺为民办好的10件实事中,有8件来自政协委员们的建议。

    四、辩证处理好建言献策与促进落实的关系,在促进落实上下功夫
    建言献策是政协工作落实的基础和前提,落实是工作的结果和目的,宜城市政协在工作成果上要注重建言献策和促进落实的统一。工作中,不满足于建言材料的形成,不止步于领导的签批,不停留于坐而论道,在促进落实上大做文章,做到虚功实做、虚实结合。

    1、抓关键促重点工作落实。一是领导签批领办。宜城市政协把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议案和提案变成领导必阅、必批,部门必办、必回的“四必”件。2009年,市长带头领办了2件重点提案,促进了重点提案的最终办结。二是现场督办。每年市政协都对全市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承诺为民办好的实事,集中开展视察,在常委会会议上对重点提案办理进行民主评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协商意见和建议,促进重点工作的落实。三是反复提办。为促进党政部门对难点工作的解决,市政协重点挑选10件政协委员多年反复提出和多名委员联名提出的积案、骨头案作为视察评议提案,通过反复提,求突破、求落实。

    2、抓量化考评促业务工作落实。近几年,宜城市政协陆续出台了各种工作量化管理办法,推动了政协业务工作的落实。《专门委员会、委员活动组工作量化管理办法》把量化考核综合评定分为四个等次,对优胜单位进行表彰,对不合格单位要求书面报告原因,对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单位调整其负责人;《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百分考核办法》对办理提案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分值要求。

    3、身体力行带头落实。近年来,宜城市政协主动围绕中心工作,按照市委分工,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大合唱”。2010年,市委对全市17类重点工作开展差异化管理实行项目清单制度,市“四大家”领导逐一领办,政协领直接参与包保服务,对各自联系的项目,常检查、常督办,促进了项目的建设。

    五、辩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
    1、协商议政调整了新形式。2008年以前,政协对党委、政府年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般是在年度政协全会上进行的。2008年,为更好地贯彻“协商在决策之前”的原则,宜城市政协变全会协商为全会前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先行对新一年工作提出协商意见和建议。这一改变,有效实现了滞后式协商向前置式协商转变,浅层次协商向深层次协商转变,分散式协商向集中式协商转变。

    2、“三联”制度扩展了新内涵。宜城市政协开展的“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的“三联”活动,原来每月一次,可以采取面对面联系,也可采取电话信函联系,联系内容限于了解委员各种情况和收集社情民意情况。完善后的“三联”制度,定于每年6月为联系活动开展月,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领机关干部分赴各委员活动组,采取集体座谈和个别走访的方式,同委员面对面开展联系活动。联系活动的内容增加了了解活动组工作情况和了解委员掌握的招商引资信息等内容,同时将收集的社情民意以条文综述的形式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阅、签批。
                  (宜城市政协办公室 陈建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