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关键要强化部门主体责任,解决维稳、信访部门‘唱独角戏’的问题;要加强对矛盾纠纷和上访当事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当事人依法依规表达述求……”10月11日,在枝江市政协召开的四届二十四次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会上,委员们围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展开热议、踊跃建言。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枝江市政协今年的履职重点。年初,枝江市政协将其列为重点调研课题和本次常委会会议议题,并纳入全年工作要点。8-9月,组织相关界别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深入20多个市直部门、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专题调查报告形成之后,调查组又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维稳一线工作人员和部分政协委员进行座谈和约谈,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行了深入了深入探讨,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委员们认为,近年来枝江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单位对“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不够到位,主动排查化解本单位矛盾纠纷不够;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和市、镇、村、组、调解中心户五级人民调解纵向组织体系虽已建立,但按照“大调解”的要求,行政机关、非公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横向的组织体系尚不健全,排查化解矛盾的作用发挥不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仍需完善,群众信访反馈与相关政策联动、条块协调配合、人户分离信访案件处理等工作机制未完全建立,排查建档、信息预警、联动化解、公开答复、考评监督和应急处置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未认真落实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基层排查化解工作经费保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会上,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和部门责任,努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各方、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主动协商、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市直部门、单位调解组织、行业性和专业性调解组织,切实规范镇(街道)、村(社区)调解中心(室)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保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充分利用互联网、热线电话、领导接访日等民意反馈通道,为群众搭起民意表达、社会监管和对话协商的平台;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防止因政策落实不到位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加强考核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实行“一票否决”;切实加强基层司法调解队伍建设,保证信访维稳调解中心编制和人员,切实抓好司法调解人员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依法破解信访难题、政策法律水平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各项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按时拨付到位。
据了解,枝江市政协此项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成果,将以市政协专题调查报告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枝江市政协 贺必才 李红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