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长阳县政协建言发展生态林业产业

2014-09-16 01:35:29  
字体大小:【

 

    长阳县政协针对本县山区林业特色和山区立体生态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言,提出统筹高山、中山和低山特色经济发展,按照“拓展特色基地、培植优势龙头、创建绿色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六大生态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努力把无人管理的荒山荒坡变成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一是发展核桃、油茶产业,打造百万亩木本油料产业大县。木本油料适宜山地生长,可在荒山荒地栽培,不与粮争地,一次种植多年收益,被誉为“铁杆庄稼”。长阳适宜木本油料生长且栽培历史悠久,是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的理想区域。要坚持“高标准建园、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推进”,把木本油料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战略工程加快推进,力争到2020年发展木本油料基地100万亩,林农人均木本油料林基地达到3亩以上,产业综合产值过30亿元,林农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

    二是发展林下种植产业,打造“中国魔芋之乡”。花魔芋原产地在长阳,其市场前景广阔,加工生产潜力巨大。近年来,该县努力打造“中国魔芋之乡”,努力提高种植水平,成立了魔芋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建了一致魔芋生物科技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发出了魔芋膳食纤维等系列产品,使魔芋成为又一新兴优势产业。2009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3万亩,创综合产值1.5亿元。要按照“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合作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把长阳建成板块基地10万亩、年创产值5亿元以上的全国魔芋产业大县。
  
    三是发展名优茶产业,打造“中国优质绿茶之乡”。长阳具有开发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得天独厚的环境,是宜昌三峡的重要产茶地之一。近年来,该县在调整结构、改良品种、争创名优上下功夫,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年产茶1100余吨,茶叶综合生产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长阳茶叶,全县要充分发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在扶持茶园基地建设、加快新品种培育、扶优壮强龙头企业、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力争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茶3000吨、创产值过亿元,把长阳打造成中国优质绿茶之乡。
  
    四是发展清江优质柑桔产业,打造“清江椪柑”柑桔之王品牌。该县清江椪柑产业已经实现了从小面积种养到连片规模经营、从常规生产到标准化生产、从粗放上市到产品加工销售、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跨越发展。要继续按照“稳定面积、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加强疫病防控”的思路,大力发展椪柑产业,形成连片清江优质椪柑基地12万亩、年创产值2亿元以上的规模,打造一流精品名牌。
  
    五是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的天然色素产业园。长阳道地药材生长历史悠久、品质优异,其中“资丘木瓜”、“金福红栀”还载入了中华药典,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药材产业发展,以资丘木瓜、金福红栀、资丘独活为重点,强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构建了以榔坪、都镇湾等地为重点的8万亩优质药材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木瓜及栀果GAP示范基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药材产业,要以提高栽培水平、扩大基地规模、加工增值为重点,力争中药材基地发展到10万亩,总产值达到1万吨,实现中药材产值5亿元以上,使长阳成为全国重点木瓜及栀果GAP示范基地。
  
    六是发展畜禽养殖产业,构建省级特色养殖基地。长阳具有发展畜牧养殖业的独特优势条件,传统生猪养殖和特色山羊养殖由来已久,其中长阳山羊板皮更是驰名中外。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着力构建畜禽健康安全生产体系,一举成为了全省畜牧大县创建先进单位。要进一步巩固全省生猪、山羊养殖大县地位,加快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型畜产品加工开发,力争出栏生猪70万头以上、山羊35万只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和山羊生产领先全省的畜牧生产大县。在改造传统畜牧产业的同时,嫁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推广舍饲圈养模式,建立一批以野猪、野鸡养殖为重点的规模型、效益型畜禽养殖小区,不断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壮大企业经济实力,提高产品竞争力,使长阳成为省级特色养殖基地。
                      (长阳县政协 李世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