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五峰政协深入持久地开展茶叶生态质量安全科技下乡活动

2014-09-16 01:34:13  
字体大小:【

 

    “过去我们用有毒的农药给茶树打虫,虽然便宜见效快,但是现在行不通了,茶叶厂家检查严格把关牢,对有‘农残’的鲜叶坚决不收。茶树上难免有病虫害,但又不能施用剧毒农药,正在我们很苦恼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县政协组织专家给我们讲课,还赠送生物农药,告诉我们对茶叶病虫害如何进行生物防治,一下子解决困扰我们的难题。”5月14日,在五峰自治县政协科技下乡现场,五峰镇楠木河村茶农向家明兴奋地说。

    5月10日至22日,县政协联合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先后在采花乡前坪村、采花台村、白鹤村、星岩坪村和五峰镇楠木河村、红渔潭村、乡东村和渔洋关镇汉马池村开展了茶叶生态质量安全活动。所到之村授课和生物防治送药和示范现场,茶农涌动,盛况空前,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五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是湖北著名茶叶大县,“采花茶叶”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第一品牌,中国名牌农产品;被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为中国驰名商标。“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引起县政协的高度关注和警觉,认为五峰的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茶叶作为入口饮品也不例外。风雨稠缪,为保护好这支茶叶品牌,维护好五峰茶叶生态质量声誉,县政协从2009年开始就在致力于探讨生态茶园建设和提高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将此视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问题,不断开展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中启动了以茶叶生态质量安全为重点的科技下乡活动。决定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全县28个茶叶重点专业村开展茶叶生态质量安全科技下乡活动。去年选定8个专业村开展了茶叶质量安全科技下乡活动,一改过去科技下乡“一天时间、一个村、一堂课”的模式,开展为8个村举办为期8天的“五个一”送科技下乡活动,收到实效,采花毛尖被确定为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全县茶农收入攀升到1、8亿元。农民普遍认为,这样的科技下乡活动是“及时雨”,形式丰富多彩、实在实用,效果立竿见影。广大茶农对推广的黄板纸杀虫技术和诱蛾灯灭虫技术以及生物农药的应用,普遍感到效果很好,他们说连林子里的害虫也少了,尤其促进了茶叶的增产增收。

    今年,县政协紧扣维护“采花毛尖”这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品质生态安全,针对广大茶农在茶园管理中禁用化学剧毒农药后,面对病虫危害束手无策和忧心忡忡的心理,继续推进无公害生物防治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药物,全面促进茶产业在提升生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发展,再选定8个村继续开展茶叶生态质量安全科技下乡活动,在所选定的村普遍开展授一堂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辅导课,发放一份技术资料,免费送一瓶生物农药(可打4亩茶园),建立一片试验示范基地(一个村50亩),登记一份跟踪服务花名册的“五个一”活动,着力推进茶叶无公害生物防治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药物。活动所到的村,茶农们田间息作,门上挂锁,冒雨赴训,会场爆满,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此次活动共筹措、投入资金10万余元,惠及4个茶叶主产乡镇的8个茶叶专业村,共培训茶农3100人,发放技术资料3550份,建黄板纸杀虫示范基地300亩,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示范基地3000亩,推行生物农药开展病虫防治面积12000亩,共向农户免费发放黄板纸7500张,频振式杀虫灯100盏,生物农药3060瓶,受益茶农达5000户。使连续坚持了27年的政协传统的科技下乡创新了方式和内容,彰显了时代特色,突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打造了政协围绕中心、促进发展,切实履职的新亮点。
 

    “县政协组织茶叶质量安全‘五个一’科技下乡活动,提高了茶农的茶叶质量安全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建设无公害茶园,施用生物农药发展有机茶,这对我们村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大有益处呀,真是‘雪中送炭’啊!”采花乡白鹤村党支部书记由衷地发出感慨。
                            
                                                (五峰县政协  季卫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