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造福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宏伟设想,到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长达半个世纪的规划论证,凝聚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将使这一举世瞩目的跨世纪构想变成现实: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形成我国巨大的水网,实现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
然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将对丹江口库区以及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航运、灌溉、供水、电力、水产养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这不仅是湖北全省上下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民盟湖北省委长期关注的问题。从政协湖北省八届一次会议到九届五次会议的十年间,民盟湖北省委7次组织调研组赴十堰、襄樊、荆门等市深入调查研究,先后以大会发言和集体提案形式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库区移民安置、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建设等9次提出建议。这些提案和在大会上的发言,表达了民盟中央、民盟湖北省委顾全大局、为民分忧的情怀,反映了民盟中央、民盟湖北省委服务南水北调、实现南北双赢的诉求。
尽量消减南水北调后对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
在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武汉大学教授何斯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后补偿措施的建议》。提案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后对水源区和汉江中下游的影响是巨大的,对补偿措施不能仅停留在对策研究上,应根据调水‘南北兼顾、南北两利’的原则,把水源区和调入区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全面研究、系统规划;把水源区的开发补偿性工程,调入区的引水工程统一列入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统一落实。”经省委、省政府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邹家华副总理批示:“湖北省提出的要求应包括在中线方案中,成为中线方案的组成部分,甚至要研究整个方案实施时是否先启动的意见”。
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民盟湖北省委在《重视丹江口坝下河段生态环境保护,保持汉江中下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中提出:“为了缓解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除了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兴建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外,应该采取多方融资方法,尽快兴建新集、崔家营、雅口、碾盘山四个水利枢纽。这样,可以在充分利用汉江的水资源,实现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和防洪等综合利用目标的同时,使得黄家港至华家湾380多公里河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保障。”同时,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民盟中央也就此提出提案。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按这一意见对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作了安排,将碾盘山水利枢纽列入补偿,利用其发电效益滚动汉江中下游其它四个梯级。引江济汉工程取代局部补偿列入补偿范围,原则上采纳了湖北的意见和要求。关于从受益区的水费中返还一定比例作为库区和中下游开发基金的建议,环境专题组已明确提出从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汉江中小游环境和库区移民补偿基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远期补水大宁河方案》受到重视
在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由省政协委员、民盟盟员、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刘崇熙起草,以民盟湖北省委名义提出了《对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的建议》的提案。提案认为:从三峡水库大宁河调水入丹江口水库的方案,既能解决枯水年向北方调水的水量保证问题,还能解决枯水年、枯水季节汉江中下游干旱的用水问题,是具有多功能优势的调水方案,应该深入比较研究。同时,此提案还由民盟中央在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提出。提案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批示:“恕诚同志:请水利部研究论证,也可直接听听三峡建委办的意见”。郭树言等领导认为:在三峡水库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大宁河调水和在三峡水库重庆市开县境内的小江北岸提水两个方案颇具新意,不仅对完善南水北调工程,而且对支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解决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紧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7月,全国政协有关专委会专程来汉听取了民盟湖北省委和提案起草人的意见。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派秘书向提案起草人索取有关附件和资料进行研究。省政协列为主席督办件。省发改委作为重点提案办理,多次与民盟湖北省委协商,并根据提案建议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形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远期补水大宁河方案研究报告》。2005年2月,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对报告进行了审查。与会的16位专家一致认为:丹江口水库上游取水后,水库来水量呈下降趋势、汉江流域远景规划水平年耗水量呈上升趋势、京津华北平原需水量呈上升趋势的水情估计是基本合理的;在大宁河补水方案比选中,所推荐的“西线剪刀峡方案”各项指标较为有利,提出的“高水高调”原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便于分步实施,可以作为大宁河补水工程的设想方案之一。
库区移民,情系四位总理
丹江口水库1958年兴建,1973年建成投入使用。当时有效搬迁安置总人口38.2万人。涉及湖北、河南两省的22个县(市)、155个乡(镇)、3564个村、8214个组;郧县、均县、淅川等三座县城累计搬迁50余万人次。当时搬迁移民人均半间房,人平移民安置费65元。这批库区移民为丹江口水库安全运行作出了贡献。这批移民由于生产资料匮乏,发展生产已失去条件,生活贫困,在困境中苦熬了30个春秋却很少被人知晓,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丹江口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为此,民盟湖北省委在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了《丹江口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亟待解决》的提案。建议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给予重视,拨出专项资金,并在政策上和外移安置等方面作好工作。此提案还被《长江日报内部参考》登载,并被《人民日报情况汇编》转载,得到朱镕基总理和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三位副总理批示。30年无人询问的丹江口水库移民遗留问题有望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统筹解决。该报道荣获《长江日报》2002年度好新闻一等奖。
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必须加大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在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民盟湖北省委提出了《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库区作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重点建设》的提案。提案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的大事。由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水源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且当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的总体趋势没有根本性转变。如不及时进行综合治理,待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并调水后,水文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水环境容量发生变化,水源区的环境质量将难以保证。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建议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库区作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进行重点建设。湖北省水利厅答复:提案所反映的问题是客观事实,提出的建议是正确合理的。接到提案后,水利部门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到十堰市丹江口库区进行调查了解,收集情况,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座谈,商讨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好提案的建议。在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国家林业局已同意将十堰市的5个县区纳入天保工程予以支持;同意增加丹江口库区的退耕还林计划;同意丹江口库区实施封山育林项目,在调整防护林计划中给予安排;原则同意将湖北省纳入全国生态补偿基金实施范围;同意将丹江口库区大坝加高后的淹没区占用林地纳入国家工程补偿范围,由国家林业局和湖北省共同向国务院申报,争取将此项补偿费列入工程预算。省调水办也将上述项目列入促进湖北经济发展的若干项目中,并分解到各有关厅局具体负责落实。省水利厅已责成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湖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拟用17年的努力,通过综合实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监测预报等措施,使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100%。目前省水利厅正在与国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联系,争取将十堰市整体纳入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实现南北双赢,丹江口坝下河段生态环境不容忽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四项治理工程实施后,可以提高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汉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灌溉条件;增加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以下河段枯季水环境容量;加强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四项治理工程的实施,将启动汉江中下游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投资对湖北省经济的拉动效应非常可观。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保护好库区生态环境,保持丹江口水库水质,库区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汉江中下游总体水环境容量减少,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以及移民压力和航道淤积等等。特别是丹江口坝下至华家湾380多公里河段基本上没有安排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不利影响更加严重。如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供水,丹江口坝下至华家湾河段的水量还不能得到补充,水体污染加重和“水华”现象增加,对沿江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此,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民盟湖北省委提出了《重视丹江口坝下河段生态环境保护,保持汉江中下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提案。提案建议: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能满足下游生态环境基本要求,争取国家加大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经费投入。省环保局答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已对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水环境、水生生物、湿地和土地资源、地下水、泥沙、航运、血吸虫、防洪、供水以及社会经济等11个方面作了详细分析,预测了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提出了保护措施,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措施的执行将有效降低对调水后的汉江中下游的环境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被列为民盟中央重点调研课题
在民盟中央副主席、原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提议下,民盟中央将《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列为2006年民盟中央重点调研课题。民盟湖北省委申请承担了这一重点调研课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调水后,是否会出现一些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对此,民盟湖北省委深入调研后,形成了《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水源区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两份调研报告,并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和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分别以民盟中央和民盟湖北省委的集体提案提出。《建议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议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经济建设支持力度》等4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
目前,渠首工程已开工,汉江中下游4项治理工程尚未启动;唐白河跨省污染治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丹江口库区第二期工程淹没线上的老移民问题尚未考虑。民盟湖北省委已将这些问题列入2007年参政议政重点调研内容,继续予以关注。
(撰稿人:民盟湖北省委政研室主任何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