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身建设 >书香政协

【读书分享】品往事,悟新得
——读《习近平在厦门》有感

2020-07-31 16:48:34  
字体大小:【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矣。”《习近平在厦门》,这本沉淀了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那段流金岁月,重温了时代伟人筑梦民族复兴伟业的心路历程的书籍,值得反复品读。人的记忆或许会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淡去,文字却不会淡,当黑墨从机器里打在纸张上的那一刻,这段时光注定会被铭记千年。我翻开这本书,想从一个个原汁原味的动人故事、一段段真情实感的场景描写、一篇篇发自内心的真情口述中,探寻到那段时光的一丝丝影子,探索到隐藏在这段记忆里的珍贵内涵。


我读出了“情”。毫无疑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重承诺,到风雨兼程、访贫问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听民生、察民情、思对策,总书记身上所展现的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从这本采访实录中可以看出,在厦门,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让身边的人都深有感触。采访实录中记载,“人民”二字是总书记提起次数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群众在他内心有最重的分量,基层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在厦门工作的3年里,他走遍了厦门农村、海岛,包括海拔1000多米的军营村。在当地的五峰村,他拿起老百姓积满茶垢的茶杯就喝,与群众毫无距离感。感人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通过这本采访实录,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以民“情”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用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更加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了解“情”后,我读出了“识”。战略思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思想方法,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事业发展就大有希望。阅读这本采访实录,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厦门工作期间,就充分体现出政治家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客观清醒、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发展没有既定的模式可以照搬,这正是对领导者智慧和胆识的巨大考验,也正是读懂中国国情的魅力所在。在厦门,他领导制定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全国经济特区中最早编制的一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是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他提出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对厦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仍然是厦门不断发展的基本遵循。阅读这本采访实录,我们就能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提升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战略思维,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钻研工作”“打开人生”的根本遵循和正确方式。


我还读出了“担”。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这本采访实录中可以看出,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注重做好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才能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在厦门工作期间,他高度重视自然生态问题,在筼筜湖治理上敢于拍板、敢于担当、敢于花大资金,积极推动筼筜湖综合治理,使曾经的臭水沟变为如今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的“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用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宏阔格局,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强烈的历史担当。读这本采访实录就要学习总书记这种大境界、大胸怀,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既要做让人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又要做为后人当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让我们的工作经得起历史的长期检验。


再读,我读出了“志”。在《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据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的同事回忆,在1985年11月市委常委的组织生活会上,参会人员各自谈了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习近平同志的发言给大家留下很深印象,他说:“我来厦门工作,用孙中山先生‘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来勉励自己,地位变了,作风不能变。”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为厦门发展做“大事”,是习近平同志到任厦门时的一份初心。他立志要做的“大事”,不仅包括那些把脉改革发展大势、擘画宏观工作思路的“高大上”的事,也包括抓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整治箦筲湖水质的难事,关心教育事业发展、帮助以军营村为代表的落后村镇精准脱贫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贴心事。从习近平同志当年这些施政作为中,可以深切领悟到:立志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即便我们暂时处于平凡岗位,或许还不曾遇到急难险重,但仍然要始终怀着一份“士不可不弘毅”的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胸怀长远抱负,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把小事干成大事,用一流业绩成就精彩人生。


有“志”必有“苦”。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一种信念,凭借这种信念,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跨过“四关”,懂得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心愿,让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之所以离开北京去正定,他的考虑是:“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他在正定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县里每个村落,扎实细致地了解县情、发现问题、收集民意;他在厦门主动请缨分管“三农”工作,切实提出要做好“内引外联”,充分借助各方力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自找苦吃”对于他而言,是成长路径,是人生信条,是深深扎根大地之后的成熟与绽放。“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前进途中不可能一马平川,总有高山急流或风雨雷电,带着一份“自找苦吃”的心态砥砺前行,苦也就不那么苦,甜起来却格外甜。只要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份不断攻坚克难的心态,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就一定能收获阳光,无愧于青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人民领袖的成长历程、伟大思想的孕育轨迹、非凡人格的修炼养成、崇高信仰的坚如磐石,在春风化雨中、在润物无声中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心里,凝聚了人心、滋润了人心、照亮了人心,汇聚起砥砺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省政协办公厅会议处  程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