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梁森
汪潮涌,原名汪超勇,蕲春县人,金融家,现任北京中国信中利投资有限 公司总裁兼董事长。信中利公司创建于1998年5月,是中国领先的民营商 业银行,致力于为中国高成长企业提供专业化与国际化的投、融资服务。其 主要业务包括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业务及投资管理业务。作为投资人,汪潮 涌还担任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公司、朗新信息技术公司、中华数据广播技术公 司、大鹏控股公司等公司董事。同时还兼任国家经贸委、世界银行项目顾问,国家开发银行投资业务顾问以及香港中华创业投资协会创始理事及秘书长。2000年与2001年,汪潮涌均被评为“中国20名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信中 利公司被评为“中国十大本土风险投资公司”。2002年度,汪潮涌又被评为 “中华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十大创业人物”。不仅如此,他同时还是一位国内金 融理论界颇受称誉的年轻学者和专家。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汪潮涌是怎样 成为当代已负盛名的金融家的呢?”
一、山乡走出小“神童”
媒体报道汪潮涌是从大别山走出来的“神童”,此话并非过誉。位于大别山南麓的蕲春县,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又是当今享誉海内外的“教授县”。 这里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近百年来,孕育出了黄侃、田桐、詹大悲、胡风等一批批英才俊杰。
1965年1月15日,汪潮涌出生在蕲春县一对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 之家。父亲给他取名超勇,希望他长大后“有超人的勇气,干一番事业”。潮
涌是他1998年从美国回来后改的名字,取“超勇”与“潮涌”的谐音,正适合于中国当时经济改革的大潮如涌。超勇排行第四。大哥超英硕士,现在湖北 省电力局任宣传处长。二哥超美硕士,曾任武汉东湖中学校长,现回乡任李 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公司执行总裁。姐姐第三叫超群,后改名爱群,获澳 大利亚蒙娜西大学工学博士,现供职于澳大利亚。小时候的超勇,正赶上“史 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那时,“四人帮”倒行逆施,强令教师回原 籍,他父母汪学琦夫妇不得不携儿挈女回到久别的故里——蕲北张塝镇汪瓢 铺村。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不安,汪学琦夫妇又受冲击,全家在此一住 就是几年,小超勇和他的哥姐们一度成了地地道道的山村娃。
汪瓢铺村正处在大别山南麓蕲春北部群山之中。汪学琦祖祖辈辈都居 住在这里。这汪瓢铺村,当时可说是十分闭塞的,离县城漕河80里路程,离 张塝区也足有十多里,那时没有公路,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让人们进出。其实, 并没有多少人能走出这片山乡。
小超勇来到这里后,和山村里的小儿们戏耍,跟着哥姐们一道上山砍柴、 放牛、拔草,学着干农活,经受勤劳锻炼,还挺快乐。1969年9月,不到5岁的 小超勇看到哥姐和别的孩子上学,也嚷着要上学了。
小超勇初入学后,对读书特别有兴趣,尽管家里距村小学还有很远的山 路,每天风里来,雨里往,但他从不辍学,学习成绩超过他所有的同学,山村的 大人都说小超勇是个“天生聪明伢儿”。
后来,再加他父母的辅导、指点,哥姐们的影响、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更是上长得很快。那时,小学是5年制,初中是3年制,高中是2年制。小超勇在 小学5年中,年年学习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同学们都投以羡慕的目光。 1974年9月,不到10岁的小超勇考入镇办范垸中学读初中。
进入初中后,“文化大革命”逐渐接近尾声,学校慢慢开始走向正轨。这 时,课程增加了,内容深广了,对小超勇而言,他并没有感到困难,而是更加努 力,学得更起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认为:“我多学知识总不会错的。”他干脆寄宿在学校里,埋头在书本中,用功在学业上。1978年中考,他以全县第二名 的优异成绩考入蕲春第一高级中学。本来按成绩他应进黄冈高中,只是当时 因地域所限未能进全国盛名的黄冈高中就读,而对于一个认真读书的学生而 言,哪儿都一样。学校环境和教学环境以及师资水平固然很重要,但内因还 决定于学生自己努力。超勇这时稍大了一点,更懂得这个道理。尤其是家庭 环境也影响和促进他更进一步发奋读书,两个哥哥在“文革”后恢复高考时都先后考上了大学。就在超勇读高一的时候,他的姐姐超群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后留学澳大利亚)。超勇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以自己的勇气超过哥哥和姐 姐们。”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8月高考预选总分,他获得全县第一,正式 参加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华中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汪超勇在华工攻读管理工程学。这个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 们并不怎么明白,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是研究什么的。而汪超勇却 学得津津有味,深知管理科学不但非常重要,而且用途大得很。他认为,仅大 学本科的学习还不够,还应向纵深发展,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奋斗。在华中 理工大学求学的4年中,汪超勇没有太多的娱乐休闲,没有节日假期,全身心 投入到管理工程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在汪超勇身上 再一次得到印证:他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本科学业,而且又顺利地通 过了研究生考试,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二、朱镕基亲自培养
此时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院长朱镕基的领导下,正准备迎接新入 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汪超勇进入清华大学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他 的学业得到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班导师们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他有一股 敢于吃苦的精神,还有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尤其有着善于钻研经济管理难 题的研究能力。同学们都说他前途无量,同时,也引起学院领导的关注。
1985年6月间一个炎热的下午,汪超勇刚从校园跑步回校舍,身上还散发着 一股汗气味。这时,学院副院长正在门口等着他,见他来后对他说:“超勇,朱院长刚回来,带回来一个留学奖学金名额,我们研究让你去。”并说了一些出国后要更 加努力学到真本领,将来学成归国为祖国作贡献等等勉励的话。原来,朱镕基院 长上个月到美国去考察,巧遇到美国新泽西州州立罗格斯大学校长,带回了该校 工商管理专业留学奖学金名额一名。回国后与其他几位副院长研究商量,决定由 正在本院攻读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的汪超勇去。这莫大的幸运真使他欣喜若狂,激 动不已。消息传到蕲春老家大别山,人们惊奇地相告:“超勇还只20岁,就要留洋了,真是他家的祖坟葬得好啊!”其实,山民们哪里知道,汪超勇完全是凭着他自己 坚韧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以第一流的学习成绩,赢得了师生的赞赏,尤其是赢得了朱镕基院长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各位领导的青睐。
三、发誓闯进华尔街
1985年秋,汪超勇向国家有关部门借了50美元的路费,手里拎着一只寒 酸的旅行箱踏上了异国征途,当他飞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机场停机后,又将 身上的20美元借给一位同学报考托福,自己用余下的30美元乘车到中国驻 美国大使馆时,已经身无分文了。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将他送进新泽西州 罗格斯大学,他开始了新的留学生活。从此,汪超勇在这里攻读工商管理硕 士学位。
在求学期间,汪超勇有机会到纽约的一些大公司去考察学习。最吸引他 的则是美国金融家的乐园——华尔街。汪超勇暗暗地下了决心:“总有一天, 我要成为华尔街一员。”然而,他并非单纯地追求华尔街的高收入,而更多的 是为了去履行自己的金融家实践。
华尔街在美国为何如此神秘呢?原来早在1653年,荷兰殖民者为了防 御印第安人,在纽约北部边界筑起了一道大栅栏围墙,后来英国殖民者在这 里建起了一条街,命名Wall Street,音译为华尔街,意为“墙街”。179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在此成立,华尔街从此开始为世人所瞩目。20世纪以来,华尔 街成为世界金融的神经中枢,被一些人视为创造财富的圣地。事实上在美 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相差十分悬殊,同一个商学院毕业的博士生,如果一 个进入制造业,一个进入银行业,5年后,二者收入可能相差5到10倍。因此 美国各商学院的毕业生打破脑袋都想挤进华尔街。对于这一点,汪超勇也是 十分清楚的,所以,他才立下那誓言。
1987年9月,这是中国的金秋时节,在美国也是收获的季节。汪超勇获 得了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取得了金融博士学位候选 人的资格。与此同时,在朋友的介绍下,汪超勇闯过十几轮严格的面试,与 2000多名实力雄厚的竞争者角逐30个职位,他被著名的大通·曼哈顿银行 聘用,凭借自己的才华叩开了通向华尔街的梦想之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汪超勇在大通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工作。两 年间,他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理论和实践同时得到提高,积累了较多的金融专 业知识, 在华尔街 站稳了脚 跟。此 时,华尔 街上那些 趾高气扬 的“蓝眼 族”对这 个来自中 国大陆的 22岁的小 青年也刮 目相看。 1989年,汪超勇在大通银行成功地进行了房地产贷款抵压债券,获得债信评级机构的最高级别,大大降低了债券的利息即融资成本。后来,这一创新概念延 伸进美国许多金融资产领域,如企业应收账款、信用卡余额等。通过这一创新,汪超勇在华尔街的声誉大大提高,赢得那些盎格鲁—萨克逊清教徒移民(白种人)的后裔的垂青。
1990年,在全球较有权威的债信资质评级机构——美国华尔街的标准普 尔公司,急需汪超勇这样的人才,通过“猎头公司”将他猎归自己的旗下,委以纽 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的重任,使他又得到新一轮金融实践的好机会。汪超 勇仍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工作,3年间,他参与评级的资产抵压债券总额超过300 亿美元。尤其是他通过深入研究,开发了新的评级标准,即“企业债券的资信会 随着企业经营发展的变化而改变”。例如一个评级为“3A”的企业债券,一年后 仍为“3A”的概率仅为35%,甚至可能破产。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 评级只有标准,而对标准的准确率却没有总结分析的局面。其论文《企业破产 概率与债信变化》在美国《债信评论》杂志上发表。汪超勇因此获得了“标准普尔年度总裁奖”,并入选《普尔工商名人录》。汪超勇提出的新评级标准至今仍 被许多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沿用。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开放,世界各大银行纷 纷看好中国市场。1993年,美国华尔街里拥有3200亿美元实力的摩根·士 丹利投资银行,决定开拓中国市场,且亟需一位既有深厚金融知识功底和丰 富实践经验,又兼具东西文化背景的本土化人才作为开路先锋,他们反复权 衡比较,以优厚的待遇选聘了汪超勇。在这里,汪超勇的业务能力得到进一 步发挥,他参与了由摩根·士丹利任主承销商总值10亿美元的数家中国公 司的融资业务,且表现出色。1995年,汪超勇被提升为摩根·士丹利投资银 行驻亚洲公司副总裁,并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此后的几年,他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境外融资60多亿美元,包括参加与中 国财政部10亿美元全球债券的发行工作。同时,还为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 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成功运作的范例包括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的中国首家民航企业——东方航空,中国首家在伦敦挂牌的电力企业——大唐电力以及在海外上市的超额认购倍数达1260倍的“北京控股”。他还直接参与了由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行共同组建的中国国际金融投资公司的组建工作。“中 金”公司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家较为完全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对推动中国资 本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期间,汪超勇在摩根·士丹利 的境外业务,可谓起了顶梁柱的作用,其金融业务知识的运用也达到非常的 高度。
四、担险创办信中利
1998年4月29日,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内,一位中央领导人接见了摩根· 士丹利总裁约翰·麦克先生,其副总裁、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汪超勇陪同 出席。出来后,约翰·麦克仍沉浸在兴奋之中,他对汪超勇说道:“中国市场 大有可为,汪,你作为驻北京首席代表前程远大。”表示了对汪超勇的极大信 任。不料汪超勇没有作出“勇担大任”的回复,反而平静又谦恭地回答道: “总裁先生,很抱歉,我准备向您辞职了,在中国有了令我更感兴趣的事情。” 这使约翰·麦克先生十分惊讶,他真诚地挽留汪超勇。但汪去意已决,并很 快向总裁递交了辞职报告。
这真令人不解。不但约翰·麦克总裁不解,凡是熟悉汪超勇的人都不 解。一个年薪百万元美金的世界有名的投资银行的副总裁兼驻北京首代,汪 超勇怎么会轻而易举的放弃呢?这个答案当然是复杂的。
其实,说复杂也不复杂。从这时汪超勇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潮涌”,其个 中的原由也就不问自知了。也就是在中国经济改革浪潮一浪涌过一浪的大 好形势下,汪潮涌此时创业的激情,为祖国经济发展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信心 和雄心促使他离开美国华尔街,放弃摩根·士丹利副总裁兼北京首代两把 “交椅”,放弃年薪百万美金的厚待,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回国“打造中国 金融核武器”。可以说,在华尔街的十年间,他时常都有回国的念头。他曾 说:“我在金融领域的学识和经验,让我具备了回国效力的实力。如果我只图 在华尔街干到退休名利双收,我心里会不安的。”
还是在1997年10月,中国电信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美国高盛公司为 主承销商,在香港和美国上市,募集42亿美元的股本,汪潮涌从中看出了中 国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需求潜力,他就想回国参与其业务。后由金融大鳄索罗 斯一手导演的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激发他回国的想法。亚洲金融危机留给 他的思绪是深长的,他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不亚于当头一棒,周边的亚 洲国家教训应更深刻。中国当时因为开放程度不高,还算躲过一劫,但绝不 可沾沾自喜,更应有一种危机感。汪潮涌对索罗斯表示气愤:他申斥索罗斯 凭借量子基金就“攻城掠地”地让大批国家经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凭借 的是什么?就是金融技术!其威力不亚于战争时期的原子弹,金融技术就是 和平时期的核武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批国际水平的投资银行,就像在战争 中一个国家没有原子弹一样。现在我们这批人回来,就是要为中国开发经济 建设时期最尖端的核武器。他的这个志向并不是梦想,开创中国的投资银行 事业,做中国的摩根·士丹利,建中国的华尔街,汪潮涌将其付诸现实。
1998年5月,汪潮涌正式登记创办了信中利投资顾问公司CHI,NA EQUL, TY,其中文蕴义更深,即立足中国市场的民营股份制投资银行业务咨询公司。 近几年来,实践证明了汪潮涌关于中国国内投资银行业务有着巨大需求的预测。信中利创办不久,前来咨询和寻求合作的络绎不绝。信中利前期的业务: 一是为企业提供融资、理财、并购等投资银行中介服务,二是进行项目投资。尤 其是进行高科技风险投资,汪潮涌情有独钟。信中利创办的两年,就已经投资 了数家IT行业高新技术公司,还为国内高科技企业融资2亿多美元。然而,在 现阶段,中国国内搞风险投资,的确要担当很大的风险,但汪潮涌对此看得并不 很重要。他认为:重要的是要有人去作这个方面的尝试。他自己就愿作一颗探路石,去探索中国民营投资银行成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汪潮涌按照自己的构想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他说:他和信中利的理想在 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倡导一种风险投资理念和金融服务意识,从而带 动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此项事业,推动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如今,汪潮 涌在国内被视为风险投资的代名词。所以,2000年、2001年他分别被评选为 “中国二十名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信中利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本土风险投资公司”;2002年度,他再度被评为“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十大创业人 物”。汪潮涌,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用知识和实力去报效自己的祖国。
2008年后,汪潮涌捐资百万回母校蕲春一中设立“李时珍奖学金”,并融 资在蕲春启动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之旅项目,目前,占地150亩的明清影视 城已建成并投拍多部影视剧。(蕲春县政协文史委荐,转载《湖北文史》总第九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