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笔者回到村湾,6位70多岁的老人来到湾头一间旧房子里,围着一件残缺不全的水车摸来摸去,有的还拿来旧布细心擦拭水车上的灰尘。一位老人说:“这间旧房子就要拆了,这件水车又要找安身之处了,农村要是有个农具收藏馆该多好啊。”同时,笔者在全市乡镇、村湾走访调查了解到,为农具收藏发愁的村民还真不少,有的村民实在无处存放,只好当柴火用了。农具是农民耕作的发明创造,也是农村历史的见证,它的收藏对于乡愁的回忆大有益处。随着村湾搬迁、农舍新建和农机的推广,其收藏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每个村湾有仓库,存放着风播、水车、木犁、划行器、秧马、木称等40多种农具,每到农忙前,生产队里将各类农具整修一新,刷上桐油,件件闪闪发亮,那时,村湾的仓库就是农具的“家”。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些载有历史印迹的农具散落在千家万户,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无影无踪,它们的丢失不仅仅是一件件普通的家具,丢失的是农民的智慧和传统,是我们时刻留恋的乡愁,为此,笔者提出4条建议:
一是地方人民政府应出台《关于加强散落民间农业生产工具保护实施意见》,以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体,成立抢救、收藏专班,并设立抢救、收藏专项基金,确保此项工作组织领导到位。
二是利用县(市区)兴建的博物馆建立农具收藏专区,将收藏的农具免费对群众开放。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收集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故事,请讲解员进行讲解。
三是结合老区项目建设、党员教育基地建设、传统基地教育建设、农村党员阵地建设等时机,因地制宜兴建农具收藏馆,几件、几十件、百件等规模不限,真正让农具有“家”可归。
四是采取捐赠、有价收藏、农具认领保护等方式,对散落在民间的农具及时进行收集,逐件登记造册,建立专帐。还要抓住节假日的时机,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看农具、听故事、懂历史、忆乡愁”的教育,让农具的历史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鄂州市华容区政协 陈庆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