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专题协商会上,省政协常委叶青(右)与省政协委员周歆昕(左)现场交流。
8月9日,省政协委员杨淳在专题协商会上发言。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起步之年。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回溯汉江母亲河,感到骄傲万分:从百万年前的郧县古猿人头盖骨化石,到5千年前的屈家岭稻种;从楚国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董永、黄香、孟宗的“孝感动天”;从孕育《诗经》,到发源《楚辞》,汉江,清澈奔流千万年,不知疲惫地哺育着两岸人民。
8月9日,省政协常委、委员、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协工作者协商汉江未来:如何持续实现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如何让汉江母亲河活力常在?
此前,省政协组织常委、委员和专家学者沿汉江调研,出省交流磋商跨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在十堰调研时说,坚定不移地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坚定汉江保护的决心,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完善齐抓共促的体制机制,担当起汉江保护和发展的时代责任。
他们的建言,聚焦当前绿色发展的主题,结合湖北实际,既不回避问题,不规避矛盾,又富有建设性,可操作性。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时表示,政协的建言是精品力作,清晰地感受到了委员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政协议政建言,关键是要说得对,才有生命力。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协商气场,品味委员建议的内涵。
给汉江“放个假”让她休养生息
“汉江真的有点累。”省政协委员周歆昕疾呼:“让母亲河好好休养生息吧。”
8月9日的省政协“助推汉江生态经济带保护与发展”常委专题协商会上,周歆昕说,所有的生态问题,本质上都是由于人类活动过度而引发的。
“现在社会上讨论人是不是每周休息两天半,应该给土地也实行放假制度。如果国家把生态补偿政策补到汉江流域休耕上,让土地休憩,或许可以趟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径。”
省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学者观看《汉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困境》电视短片,听取我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情况和沿江的十堰、襄阳、荆门、潜江四市落实情况的通报,开始了直言不讳的发言。
长江要大保护,不要大开发,汉江当然也要大保护,不要大开发。
从主持人到发言者,直接摆问题,针对问题献计策。汉江保护与发展的紧迫感、急迫性,随着协商对话的展开,逐渐成为共识。
保护清水 开展调水工程后评估最紧迫
省政协委员杨淳率先发言,直陈问题:2015年11月至今年5月,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仅为400立方米/秒,最小350立方米/秒,给中下游用水和水环境带来较大压力。除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还要面对污染负荷超出纳污能力,水质不容乐观,以及汉江干流尤其是中下游河道变化所引发新的问题等。
省政协委员、十堰市政协主席陈家义介绍,为保证下游水生态, 丹江口水库必须以最低400立方米/秒的速度下泄,年需水量126亿立方米。
主持人、省政协主席张昌尔表示,流域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紧迫。近3年中下游水量波动在240亿方至270亿方之间,水量压力已经常态化,汉江保护压力很大。沿江四市发展上雄心勃勃,还应进一步增强保护的紧迫感。希望今天这个协商会,能形成一个倒逼机制,帮助你们实现绿色发展。
杨淳建议,尽快开展调水工程后评估。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下,对汉江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开展全面评估;探索建立保障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和调水安全的长效机制。
杨淳、陈家义建议,加快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成立“引江补汉”工程工作专班,促进工程尽快开工。
科学规划 探索绿色发展新途径
全国政协常委赵晓勇建议,建设三带一路,即沿江绿化带,在汉江两岸画出生态红线;沿江特色村镇带,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六大工程,大力加强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建设;沿江特色经济带,重点促进水产、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三类特色经济规模化、标准化、效能化发展;沿江公路,按照县道标准建设汉江沿江公路,方便防汛、抗旱、护林和岸边人民生产生活。
省政协常委叶青建议,汉江“大保护”以文旅产业为抓手,以特色小镇为平台,把文旅区规划与经济区叠加在一起,并将汉江经济带的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挖掘:秦巴山区、江汉平原、大别山区、江汉三角洲。
叶青表示,旅游“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美食是最难让人忘怀的。襄阳的牛杂面让人百吃不厌,类似的美食要很好地加以挖掘。
主持人表示,汉江人文资源的挖掘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思路。汉江的历史地位比现在还要高,汉朝、汉族、汉语、汉剧都是汉江的产物,母体都是汉江,历史上襄阳地位也很高。现在汉江沿江城市建立汉江流域旅游联盟,可以进一步探索汉江绿色发展新途径。
齐抓共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汉江是联系陕西、河南和湖北的母亲河,三省人民一衣带水,相邻为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梁子湖国家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吴中华说,汉江流域诸多水利工程无疑为流域发展带来契机,同时也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吴中华建议,在汉江上、中、下游典型江段选取合适的断面,开展水生植物的恢复与重建。严格控制捕捞强度,适当延长汉江中下游的禁渔期。加大科研投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对汉江干流水生生态系统开展研究。
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邵汉生代表省政协调研组发言,介绍了鄂皖豫三省政协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五点共识:总体规划要建立在对大数据的认真摸底和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动态的调水影响的科学评估模型;重新布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用法规形式和市场调配的两手统筹对汉江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利用;恳请国家统筹安排建设一批相关项目。
与会的沿江四市也提出建议。十堰市建议把全流域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襄阳市建议完善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补偿机制,荆门市建议设立汉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基金,潜江市建议突出“江汉平原生态经济区”的战略位置。
委员言之殷殷 部门应之切切
政协常委、委员的真知灼见,得到与会部门的积极回应。
省发改委负责人:鄂皖豫三省正建言国家把水资源管理纳入相关国家规划,下一步将抓好神农架林区国家公园城市试点,武当山、神农架核心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开拓和环大洪山旅游资源整合。
省财政厅负责人:目前已筹集50亿用于支持水资源配备工程建设。对委员提出的加大科研投入问题,将认真研究,力争保障。
省环保厅负责人:目前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划定,即将颁布。在汉江断面和主要的汉江支流入汉江断面建设水质检测站,考核全覆盖,考核结果将向社会进行公开。
省水利厅负责人:以城市饮用水水源区重要的水生态功能保护区为重点,实施河湖生态修复工程;强化三条红线管理,严格汉江流域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制。
省农业厅负责人:我省在全国首次组建了生态农业研究院,正在安陆市试点生态循环农业,探索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省旅游委负责人:在秦巴山区侧重探索山地旅游模式,在江汉平原侧重探索水体旅游模式,积极推动各地依托优势积极创建各种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