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加强,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居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城乡基础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城乡健康养老一体化体系尚未形成;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仍有缺失;“医养结合”尚未破题、健康养老严重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究其原因,缺乏各方面资源整合,以及多元化、多层次的“扩融提质”力度不够,是制约个性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业发展体系的主要瓶颈。一方面,各地缺乏总体定位和框架,造成城乡健康服务业发展资源配置失衡,一线专业人才缺乏,结构单一,供给相对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远程健康服务业“蓝海”体系滞后,保险品种少、服务层次低,导致无法满足城乡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委制订并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建议如下:
第一,出台扶持政策,整合医疗资源,构建“医、健、养、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健康服务业融合体系。各地抓紧清理与健康服务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外,民政部门政策性投入的科目和数量不减,将规模较小的“敬老院”、“养老院”就近划归医疗机构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支持医疗机构开办健康养老业务。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将计生站(所)就近划归医疗机构,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此外,各地还应合理调整规划设置,办好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前提下,同步引导和鼓励现有社会资本所办医疗机构的升级换代,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更新健康服务理念,大力发展医药产业,构建“医养结合”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健康服务业融合体系。各地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大投入推进全社会健康教育外,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健康服务业人才培训,有重点地建设一些有一定规模的长远性的医药产业,并鼓励国内外知名健康服务企业投资内地产业,予以政策扶持,加快构建集体检、诊疗、康复、养老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促进医药产业链条健康发展。
第三,推动健康服务业与各领域信息技术整合发展,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构建“在线模式”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健康服务业融合体系。比如:各地除了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应加快“数字医院”、远程医疗和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发展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让远程健康服务业、智能健康服务产品成为大众生活中的必备品,以“在线模式”随时随地满足人们获取健康信息、购买健康服务的需要。
(张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