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擦亮“新洲建筑”品牌的建议

2015-12-09 16:26:01  
字体大小:【


    我是来自“中国建筑之乡”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的一名政协委员,在建筑行业苦心经营、摸爬滚打了30多个春秋,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见证了建筑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走过了孤独辛酸到风光无限。坦率地说,可能在座的诸位所见所闻,莺歌燕舞、荷塘月色的花絮较多,但我今天想说一些不得不说的现象,想谈一谈眼下非常严峻的现实。我争取到了这次发言的机会,就是希望一个微不足道的我,能够在这里发出一个建筑人心底的呼唤,目的是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得到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对症下药,治一治当前建筑领域的一些沉珂顽疾,以避免我们不少公司、不少老板、不少创业者、不少家庭走上不归路;同时,我也不想看到,昔日我们并肩创业、风雨同舟、吃尽千辛万苦的伙伴,从人生之巅到人间蒸发。

 

    我区的建筑行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个人认为不外乎这几方面:一是家族式管理,这种思维20年前顶用,如今行不通;二是长年靠高利贷维持运转,一旦项目不济、资金回笼缓慢,风险非常大;三是“潜规则”接工程,找关系,托门子,围标、串标,不仅害了真诚帮扶的领导,也断送了诚信,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四是盲目攀比高消费,一两年换一次豪车,租住星级酒店办公,招待客户动辄数万计,就像钱是大水趟来的;五是赌风日盛,小赌不过瘾,大赌才痛快。朋友间适当娱乐不来劲,兴趣一来了就到境外豪赌,几千万上亿的钱财被赌场无情吞嗜;六是吸毒,靠毒品麻醉人生;七是挂靠经营,以“项目负责制”“做大”产业,结果,公司官司缠身,终无宁日;八是活路单一,原始的、利润薄的、辛苦的、有风险的,自己扛;大量的工程靠外包。还有其它一些毛病,就不一一赘述。

 

    上述的问题不解决,任其发展下去,不少公司与建筑人数十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好在,区委区政府洞察秋毫、高瞻远瞩,看准了症结,并于11月份召开了全区建筑业转型升级大会。为巩固提升“新洲建筑”品牌形象,在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升管理者素质。要把建筑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考察、交流、观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仅仅懂得企业经营、项目管理,更要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宏观政策走向、产业发展趋势、前沿高端引领技术以及区情、市情、省情、国情和行业最新动态。在学习中感悟,在交流中反思,在考察中受启发,让正能量激励建筑人前行。

 

    二、革新陈旧思维。要打破坛坛罐罐,吸纳、引进优质的人才管理团队,摒弃“家族式”老套套,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制度约束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用法治思维来管理我们的团队。

 

    三、改变不良习俗。继续提倡创业初期那种不怕苦和累、不畏艰与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钉子精神和吃苦精神。告别赌场,远离毒品,向一切有损身心健康、有损企业形象的不良习俗宣战。

 

    四、加强诚信建设。我区2家特级资质建筑企业、56家一级企业,7家建筑企业连续9年位列全省建筑企业20强,新八、新七连续4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靠的就是诚信。诚信是金字招牌,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没了诚信,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要百倍呵护、倾情打造,让诚信为企业插上发展腾飞的翅膀。

 

    五、合力擦亮品牌。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对知名企业的宣传,让企业和经营者“名利双收”;在省级文明单位、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等荣誉方面,向有作为、有贡献的建筑企业倾斜;各部门利用自身优势,不约而同高唱“同一首歌”;只要有利于建筑企业诚信的,全身心扑下去做!同时,企业也要信守承诺,肩负社会责任,努力多作贡献。

 

    六、拓宽经营领域。眼下,建筑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仅次于服务业和商业的第三大支柱产业。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实施,未来二三十年建筑业仍是经济发展有力的增长点,因而,我们要在拓宽经营领域方面着力,按照“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来打造;同时,不断涉足新的领域,真正“共举一面旗、共打一张牌、同唱一首歌”,让“新洲建筑”的品牌与形象更亮、更新、更好!

 

    (武汉市新洲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黄金旺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