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二五”期间,新洲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坚持“竟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以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今年工业经济总量有望首次站上千亿元平台。二是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具有产业集聚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初步形成。三是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制造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偏弱,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品牌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为此,就我区“十三五”期间工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区作为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战场,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叠加效应、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推进的机遇以及承接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机遇。充分考虑我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产业重组、植入、升级、培育等途径,优化提升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港—城协调发展,承东启西,辐射长江中游的“新型临港工业基地”。
1.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按照武汉大临港板板规划,举水河以西地区均纳入其中,结合我区1234发展战略和现实发展基础,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建议编制沿长江、新施公路两条轴线为主体的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中长期规划。
2.坚持园区化、专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切实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今后工业项目要根据规划一律进入相应专业园区,以节约资源,降低对环境影响,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3.坚持产港城深度融合发展。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港口布局和城市建设,形成以临港产业为支撑,以港口建设为基础,以临港新城为依托,以疏港体系为纽带的整体发展格局。
4.坚持推行绿色制造。绿色决定生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应用。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5.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重大项目是发展之基、强区之本、富民之柱、财税之源。如武钢之于青山区,80万吨乙烯之于化工新区、上海通用汽车之于江夏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提升、抓项目就是抓机遇的理念,集中全区力量,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从而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我区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独特的竞争优势,在于依托大水运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和对外贸易。要突出港口优势,高举江海直达通关一体化的“金字招牌”,以一区三街为主战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船舶制造、钢材深加工、桥梁钢构等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产业龙头企业,促进项目扎堆集群发展。
(二)工业转型升级保障措施
1.完善产业调控方式。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赋予落实企业完全的投资决策主体地位,完善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完善产业政策管理模式,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着重减少管制、打破垄断、公平竞争、扶持创业创新、扩大开放,强化功能性产业手段,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共性薄弱环节的普惠性支持,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建设。
2.全面增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一是大力加强阳逻港区及其集疏运体系建设。阳逻港作为武汉新港的核心港,是新洲区更是武汉市的宝贵资源。港口岸线资源因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开发建设、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阳逻港基础设施及其集疏运体系建设投入资金巨大,仅靠我区来推动发展是有限的。建议省市政府从打造长江经济发展带、建设武汉新港、统筹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制定以省市政府和项目业主投入为主,以我区补充为辅的建设模式,全力加快基础建设。
3.加大项目策划实施和资金投入力度。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项目,按照统筹资源、做大平台、提高效益的思路,全面提升政府融资功能。大力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创新融资渠道。按市场化运作项目,实施政府投资良性循环。
4.强化人才引进机制。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倡导科教兴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事业的社会环境。二是探索高端人才培训、重点科研基地落地,争取华科大、武大等大专院校在新洲设立研究基础,以科研促进人才素质提高。三是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大力实施企业在岗培训、订单培训,加大符合新洲产业发展方向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武汉市新洲区政协常委 王绍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