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期盼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2015-06-11 15:53:13  
字体大小:【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面源污染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同时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等造成农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并逐渐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保护有限的农业发展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一、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及现状 

 

   1、农村垃圾污染。农村垃圾由塑料制品、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药瓶和作物秸秆、腐败植物组成的混合体,成分复杂。三万活动期间虽然修建了许多垃圾房,但受经济条件和传统习惯影响,绝大部分农村垃圾仍没有按要求存放,也没有处理场所,大多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经过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不少垃圾散发出恶臭气味。长期以来,一方面污染了农村环境,影响了村容村貌;另一方面随着风吹雨淋,绝大部分流入溪河,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人畜粪便污染。农村人畜粪便污染主要以畜类粪便污染为主。目前,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畜禽养殖无畜禽储粪池,即使有建设也不规范,许多养殖户通常是将畜禽的液态粪水直接排放到沟渠中汇入溪河,流入长江。

 

   3 、农村水污染。农村水污染来源很多,包括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村内地表径流水。同城镇生活污水相比,农村生活污水因常清洗生产工具等,污染负荷相对要高,加上浸渍了农村垃圾的地表径流水和养殖业生产废水,农村污水在数量上和污染负荷上均远高于城镇污水。目前农村污水处理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外排至河流、长江。

 

   4、农药、化肥污染。目前农村化肥、农药商品使用量呈现上升趋势。然而,据有关部门统计,化学农药的利用率却不足30%,其余部分直接进入了环境、土壤、水以及农产品,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几点期盼和建议 

 

   1 、营造农村浓厚的面源污染治理氛围 

 

   (1)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要充分发挥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因地制宜多层次、多形式地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培养公民的良好习惯。

 

   (2)有关部门应组织编写面向社会各界的科普读物。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农民了解污染的危害,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真正把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军。

 

   (3)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环保意识教育,增强环保责任感,使其能够在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时,也能够大力宣传农业环保工作。

 

    2 、加强政府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领导与监管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课题。一是要将绿色GDP绩效考核纳入各级政府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三是要建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机制。发改、环保、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建设、工商等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3 、实施科学方法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一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防治化肥、农药污染。要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广以控制氮、磷流失为主的节肥增效技术。切实有效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普及推广嫁接、轮作、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和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二要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要巩固“三万”活动成果,有效利用农村已有的垃圾收集房和垃圾处理设施,并定期集中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理。三要加大对农村养殖业的规划和管理,对其实行监控,建立举报、考核制。大力实施农村人畜粪便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通过建立沼气池将有机肥转化为可利用的沼气、沼水、沼渣资源,推动农村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

 

   4、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以点代面,以好代差,逐步建立机制,制定目标规划,逐步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规范乡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解决乡村生活垃圾乱倾乱倒和随意处置,切实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能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保障公共环境卫生,防止环境污染,打造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的思路,进行规划布局,统筹考虑城市、乡村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工作,逐步构建“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体系。


(秭归县政协  许克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