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当阳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其思考

2015-01-19 22:43:42  
字体大小:【


    当阳市是水利大市,全市水利工程已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工程为骨干,小型工程为补充,沮漳河、人工河、菱角湖堤防为主体的防洪、排涝、灌溉体系。这些水利工程绝大部分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属“三边工程”,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加上投入欠帐等原因,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积病成险,呈现出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病险水库多、堤防隐患多,渠道老化失修严重、排灌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河岸崩塌严重。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水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当阳市通过“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较好成绩,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度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水利建设“大江”杯。

 

     一、基本情况

 

    (一)、加大投入兴农建

 

    (二)、三统一分活农建

 

     以实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规划为新起点,成立了由市长任总指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统一管理、分头实施”的三统一分机制,全市“一盘棋”建设农田水利。

 

     统一规划。根据统一部署和安排,完成了《水资源综合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和《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规划》,并以《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规划》统揽水利、发改、农业、农业开发、林业、国土等部门的水利项目规划。

 

统一资金。当阳市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大力整合农业开发、土地整理、以工代赈、农业、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和民间社会资金,捆绑使用,形成合力,突破投入瓶颈。为确保资金安全,该市实行专户管理制。由财政局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全程评审,跟踪监管,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实行市级报帐制。

 

统一管理。一是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实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问责制,设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检验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二是强化工程后续管理。实行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同步申报、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的“三同时”制度,工程建成后,由项目主管单位按规定及时移交给水管单位或乡镇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由其负责管护。

 

    分头实施。在统一指挥下,各项目单位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精心组织,齐心协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水利部门负责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末级渠系工程和部分田间工程建设;农业开发部门负责田间工程和部分小型水源工程配套建设;国土部门负责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林业部门负责渠道、田间及生产道路的绿化。

 

    (三)、制度监管保农建

 

     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强基础、管长远的民生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当阳市一是制定《重点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管理规定》,    二是推行农田水利建设签证负责制。充分发挥项目法人、当地政府、农民群众、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对一般性工程,要求至少有一方在现场跟班作业;对隐蔽性工程,要求监督各方全部到位,24小时“全天候”监督,并在进度表上签字负责,作为工程验收的凭证。若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无条件返工,直到合格为止,确保工程安全。

 

     二、存在问题

 

     1、投入与需求相差大。

 

     2、建设与管理失衡。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涉及水利、发改、财政、国土、农业、农业开发、扶贫等众多部门,有些部门大多是一建了之,既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落实管护经费,把工程管理责任推给乡镇水管站或农民用水户协会,巨额的工程管护费用,加剧了本无财源的乡镇水管站或农民用水户协负担,也使水利工程得不到有效管护。

 

    3、农民筹资投劳难度大。目前农村的青壮劳力绝大部分外出进城从事第二三产业,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在扩大,农业经济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大不如以前。

 

    三、对策建议

 

     我国人多、田少的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长治久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和“卡脖子”工程,实现“涝能排、旱能灌”的目标,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投入增长机制。资金投入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上是成倍快速增长,但与繁重的农田水利建设任务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对此,一是建议国家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范围,同时县及县以上政府提高配套比例,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二是建议坚持依法治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社会、农民等责任主体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实现社会化办水利,如设立教育附加税一样,设立农田水利建设税;三是建议国家按照补贴农业的办法,安排专项资金,补贴农田水利建设,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2、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目前,列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范围的县(市区)都编制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并统揽了所有的水利项目规划,变“多龙管水”为“一龙治水”,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务之急,县及县以上政府应建立健全涉农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项目、资金、招投标、施工、验收等管理,防止规划流于形式,发挥规划效益。

 

    3、完善建管并重机制。工程管理的关键,是在于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目前,工程管理主体有水管单位、乡镇水管站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等。为此,最紧要的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中切出部分资金,建立工程管护专项资金,形成工程建设和管理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当阳市政协  先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