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2015-01-04 17:34:46  
字体大小:【


    近年来,通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通城县农村新建垃圾池3500个,配置垃圾桶60000只,生活垃圾随手乱倒乱泼的现象得到遏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地方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运和集中有效处理,致使农村生活垃圾越积越多,有的堆放在房前屋后,有的堆放在田头地旁,有的甚至成堆倒在河道里、渠沟边。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更是污染了生活环境,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广大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如何及时清运、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来源广危害大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有四类。一类是厨房垃圾。主要包括生活中产生的蔬菜的根叶、茎、皮,变坏的剩饭菜等食品类废物,烧柴或煤炭留下的木头、灰炭。二类是白色垃圾。如包装盒和塑料袋等,在商店、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塑料包装,电器包装,塑料桌布、筷子、油布等塑料用品。三类是废弃垃圾。用后废弃的玻璃瓶、易拉罐、饮料瓶、酒瓶以及破旧服装、鞋袜等。四类是建筑垃圾,诸如盖房子产生的建筑垃圾,部分乡(镇)、村还有办企业所产生的垃圾和污水。

 

    这些垃圾危害大。一是占用损坏地表。目前,农村垃圾一般采取就地堆放、填埋、焚烧的方式,会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破坏了地表植被,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二是污染土壤大气。一些固体垃圾填埋后就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和活力,生产垃圾及废水会污染水源。三是危害人体健康。生活垃圾焚烧后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四是影响生态环境。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中或渗入土壤中,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方面,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各级政府投入不足,技术处理落后,管理机制缺乏。

 

    1、农民环保意识不强。近年来,尽管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农民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环保意识淡薄,虽然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收效甚微。

 

    2、各级政府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们把城市垃圾的收集处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包揽,而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持“不作为”态度。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中,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各乡镇也都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垃圾的处理,但距实际需要费用差距较大。

 

    3、长效管理机制不全。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缺乏长效管理机制,一无专门机构,二无清运车辆,三无专门保洁人员,四无集中处理设施,对农村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不到位。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乡镇、村只负责自己辖区内生活垃圾的清理,在乡镇结合和村村结合部地带容易出现垃圾“三不管”死角。

 

    三、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事关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广大农民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是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形成共识。各级领导要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墙报等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帮助广大农民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法规,使其充分认识生活垃圾处理不好对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全民的环保责任意识。乡(镇)、村、组要安排得力干部,负责这项工作,做到有人管事。

 

    2、要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各项保障。根据各个乡(镇)村的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方案。一是成立乡镇环卫站(点),从县一级延伸到乡镇和村,保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专门机构负责。二是各村都要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和清洁工,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三是成立集镇、村庄农村保洁队伍,负责区域内环境的日常清扫和垃圾的定期清运。四是落实专项经费,各级政府应列支这项民生保障经费,村组农户也要组织投工投劳,多渠道筹集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经费,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农户参与的运行机制。

 

    3、要落实长效机制,强化运行管理。要建立严格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于垃圾清运要明确责任,将每项运行管护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管护人员,并制订具体的工作制度,包括对车辆的管理及安全责任,清洁工的工作时间及责任范围、工作报酬、考核检查办法与奖励措施等。同时,要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实行约束、奖惩并举,双管齐下规范村民的生活习惯。通过干群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好我们的家园,让通城的乡村更秀美、农民的生活环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