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竹溪县黄连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4-09-15 01:01:28  
字体大小:【

 

政协竹溪县经济委员会


    竹溪是秦巴山区天然药库。近期,竹溪县政协对黄连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竹溪黄连主要特点


    (一)品质优。竹溪南部大山区4乡镇,平均海拔千米以上,不仅盛产上千种药材,草木药材地道,药性也特别好。这里所产的味连、川连、佛手连等黄连,医药界俗称北岸连,外观金黄色,截面菊花形,小檗碱含量高,经药检机构认定,质量居国内8种黄连之首,被医药专家列为正品。


    (二)名气大。竹溪是著名的“秦归川连”主要产地之一。早在1956年,竹溪县委县政府选派黄连种植能手——桃源乡柳树坪村一位农民当代表,出席全国群英会,周恩来总理亲手将书写有“黄连之乡”4个金光闪闪大字的锦旗授给竹溪代表。


    (三)市场俏。早在明清年间,竹溪黄连就出口东南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竹溪黄连作为外贸出口的重要有机农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的1978年, 竹溪收购黄连34300公斤,出口3万公斤,为历史最高纪录。


    (四)品牌响。今年7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3年第108号受理公告,正式受理了“竹溪黄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2013年底正式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竹溪黄连”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丰溪镇、泉溪镇、天宝乡、桃源乡、向坝乡、杨家扒综合农场、源茂林场共7个乡镇(农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五)储量大。目前全县储备的优质黄连共有120多吨,价值近1000多万元。丰溪镇高子河村现在总户数90多户,囤积有黄连的户数有60户,最多的户存有5000多斤,全村黄连储量达8万斤,价值近300万元。


  二、竹溪黄连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风险大。黄连种植需要投入资本主要有土地、种子、肥料、农药、塑料薄膜、遮阴网等。黄连从种植到收获中间有五至六年时间,黄连是一种非常费工时的药材,需要补苗、追肥、培土、摘除花苔,黄连需要在遮阴的条件下生长,所以需要挖地、搭棚。整个种植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社会经济在发展,粮价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在提升,黄连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按照现在的物价与工值,黄连的成本至少也要80元/公斤。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农民进城和外出务工工资的不断提升,黄连的生产肯定要受到极大影响,农户不愿意去种植投入大、成本高、费工费时、收益缓慢的黄连,即使有所种植,黄连种植成本也会逐年变高,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减少。


  (二)政策扶持少。截止目前,国家及省、市、县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之黄连市场价格波动大、不稳定。


  (三)种植技术缺乏。我县黄连主产区地处南部深山,十分偏远,加之现阶段黄连产业规模不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非常困难,在管理、加工环节存在技术空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县黄连产业发展。


  (四)销售渠道较窄。由于本辖区内黄连主要是零星种植和野生的为准,没有纳入药材发展项目,不是订单生产,在销售方面环节没有固定的商家,就会形成种植规模不断的扩大,而没有稳定收购商家,这样无形的增加了种植风险,从而在农户心里产生懒于发展的思想状况,打消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五)劳动力不足。黄连主要生长在高山上,一般又不通路,种子、化肥、农药都需要靠人力背上山去,到收获的季节又要靠人力背下山,这样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当前农村绝大多数的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家里仅些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在发展黄连产业过程中严重的存在劳力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连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竹溪黄连产业的建议意见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药材产业突破发展。一是树立“大”的观念。破除小打小闹的“小农”思想,树立药材产业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坚持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县支柱产业来抓,把药材作为生物产业骨干品种来抓,建设大基地,扶植大龙头,培育大市场,实现大发展;二是树立“舍”的观念。发扬竹溪过去发展优势产业的优良传统,要舍得出政策,舍得花投入,舍得拿干部,对新建基地无偿提供种苗,对基地管理提供专用肥;三是树立“联”的观念。破除合资合作中怕肥水外流的保守思想,树立引资联合发展新理念,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县内与县外开展联合,企业间开展联合,农户间开展大户与小户联合,整合资源要素,实现工农相互促进、比翼发展;四是树立“为”的观念。破除坐井观天的禁锢意识,树立竞争发展的新理念,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药材产品精深加工,引导企业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广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五是树立“新”的观念。药材产业要由传统型转向品质型,由零散型转向园区型,由普通型转向高科技型,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逐步实现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集约化,加工产业化,产业链条化;六是树立“恒”的观念。药材产业受自然制约的因素比较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必须在建设产业基础上下功夫,从长计议,扎实推进,从而保证产业稳步发展。尤其要注重产业后续建设、资金投入和市场培育工作,避免出现“重号召、轻落实,重规划、轻建设,重开始、轻跟进”的现象发生。


  (二)改进黄连种植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黄连生长与林伴生,传统种黄连方式是砍树留桩搭凉棚,俗称黄连“倒桩棚”。要结合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改倒桩棚为天然棚,利用林间隙地栽黄连,保护天然林资源。在种植模式上主要采取林下种植、药连种植、玉连种植、畜连种植等,以达林连、粮连、畜连双丰收,根据黄连发展规模成立药材合作社,降低农户的种植风险,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增加黄连种植户的收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三)强化措施,防范风险,推动黄连产业稳步发展。药材俗称“药疯子”,市场起伏很大,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尤为重要。一是优选发展品种防风险。要通过选择适宜畅销品种,坚持科学种植,强化技术服务,增强抗灾能力,尽量减少或化解市场风险、灾害风险及人为失误,提高黄连生产的效益,进而使黄连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完善投入机制防风险。坚持项目扶持、企业参与、农户主体的多元投入办法,采取“订单生产”模式,政府将资金重点投放到种苗繁殖、试验示范、收购加工等关键环节上。要积极引导外出创业人士返乡发展黄连等药材产业,对租种农户耕地规模种植药材的,投资方必须与有实力、守信用的农户签订严格的生产管理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力与义务,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增强双方责任心,防止将风险由一方承担;三是设立药材投资发展公司防风险。建议政府设立药材专项发展基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成立药材投资发展公司,市场疲软时投资发展公司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药材,对收购的药材进行储存,保证药农不亏本。市场走俏时,由政府调控进行限价收购,让药农还利于投资发展公司发展生产;四是推行药材种植保险防风险。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特别是要让药农清楚地意识到发展中药材可能遭遇的种种风险,政府要与保险公司积极沟通,争取通过投保等方式适当降低风险。


    (四)加强培训,引进人才,提高黄连种植和研发水平。一是抓好药农培训。利用国家就业培训优惠政策,由劳动就业部门聘请中药材种植专家、技术能手对药农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药农种植技术水平。二是抓好乡镇技术干部队伍培训。原有的农业技术人员一般只懂粮食作物种植,未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要对农业技术人员在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进行培训,把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成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的中坚力量。三要加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培养。药材企业可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引进一批从事种植、加工、流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可选配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深造,还可聘请专家、学者参与药材产业的研究开发,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中药材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四是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加强黄连产业的统筹发展,加大黄连种植的技术投入,打破销售渠道单一的弊端,后期要成立黄连产业专业合作社,使黄连产业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按照黄连价格周期性涨落的基本规律,确定“大落大发展,大涨小发展,小涨小落稳步发展”的思路打好主动仗,让“苦”黄连越种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