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湖北省委员会
江汉平原历来就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视察湖北时明确提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江汉平原更是承担着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引领“鄂粮振兴”的重任。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主产区建设,江汉平原粮食生产加工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稻米量质不断提升,鄂米振兴初现曙光。各市县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现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其中监利县粮食总产量从2006年的2.75亿斤增长到2010年的5亿斤。京山、监利、仙桃、沙洋等粮食主产大县(市)均实施了优质稻提升工程,2010年荆州市三级以上优质稻550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3%。二是惠农政策不断完善,种粮热情有所提升。从2008年开始,监利、仙桃等各县市开展水稻政策性保险试点,有效防范水稻种植风险。部分县市还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配套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粮食高产创建。三是质量安全引起重视,检测监管日益增强。各地在粮食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上加大了管理力度,健全粮食生产质量安全监测制度,荆州市有洪湖、监利、石首、松滋4个县市列入农业部规划的1200个县级质检机构建设项目。四是粮食加工精深发展,品牌效应开始凸显。各市县按照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思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的配套,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涌现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和“福娃”、“国宝”、“荆楚”等粮食品牌。五是农技推广改革深入,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各县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强化技术服务,促进了粮食新优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一、江汉平原粮食生产加工存在的问题
1、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积极性难以持续高涨。尽管国家多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但目前粮食生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粮食生产效益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双低”现象。一是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大幅提高了粮食种植成本。二是三峡蓄水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逐步实施导致引水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沿江涵闸不能自流灌溉,需要实行提灌或再次提灌,致使粮食种植成本增加。三是种粮补贴名目繁多,补贴标准低。尤其是粮食种植与水产养殖、务工经商的效益差距正在逐步拉大,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关调查显示,粮食种植的纯收入约为508元/亩,种棉花和养鱼纯收入分别约为924元/亩和1500元/亩。
2、排灌的基础设施老化,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江汉平原农田水利设施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老化损坏严重。排灌设备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按照“1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目前,排灌涵闸和泵站完好率不足50%,机电设备老化率在60%以上,涵闸设施老化率在40%以上,从而导致沟渠淤塞阻流,效益衰减。并且,随着气候变化无常,需要按照“50—8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修复。尤其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汉江水位将下降,由自流引水灌溉将变成提水灌溉,沿江取水灌溉设施设备改建任务十分紧迫。
3、粮食加工业缺乏龙头企业,粮食产品市场缺乏大品牌。尽管农产品加工规模在逐年上升,但没有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粮食加工优势产业。湖北稻米以中档“大路货”居多,高档米开发不够,优质稻米产业不如湖南。虽然粮食加工企业较多,但是规模普遍不大,有较强竞争力、真正能称得上“龙头”的大企业和集团还很少。从事精深加工的企业不多、品牌不响。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对粮食进行初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较低,品牌知名度不高。虽然注册了“仙桃香米”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是没有东北大米、泰国大米那样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市场份额没有做大。
4、地方财政吃紧,粮食产业的配套资金缺口大。由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县市长期形成的以农业为主、以粮食为主的产业结构,聚财能力微弱,粮食生产大县(市)往往是财政穷县(市)。国家的一些政策需要当地财政出资配套,原本希望扶持粮食主产区,但反而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例如,自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监利县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约7.7亿元,需要县级财政配套2.3亿元,但因地方财政困难,实际配套资金仅为6530万元,根本达不到配套标准,阻碍了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5、农业科技缺乏保障,农技队伍青黄不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优质稻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对粮农、农技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在家种田的多为老人、妇女,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差,难以驾驭新品种、新技术。尽管各县市组建了一些机防服务队和农机合作组织,但仅能提供部分服务,缺乏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难以适应粮食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自从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农技员整体退出事业编制,多为聘用人员,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导致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现有岗位难以吸引专业人才,面临青黄不接和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
6、质量安全隐患多,质检体系难以满足需要。沿江工业“三废”、生活垃圾以及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江汉平原的水、土及大气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检测技术盲点进行违法添加等行为,粮食质量安全隐患凸显,仍有部份县市区未开展农产品质检站建设。即使是国家投资建设的检测机构,由于地方财力支持不够,检测机构基本处于停摆状态。已建成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其现有检测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当地产区准出和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
二、推进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建设、实施“鄂粮振兴”计划的建议
1、启动三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引入招投标制。及时启动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建设,重点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对泵站、涵闸进行更新改造,对骨干渠道进行疏浚扩挖,对中小型河流加快启动整治,改善粮食主产区生产条件。在农田水利建设施工单位的选择上,引进竞争机制,通过认证、招标等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选择合适的施工服务提供机构。
2、实施大学生基层农技员计划,推进粮食种植科技化。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重新纳入事业编制,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身份、编制、经费问题,增强基层农技岗位的吸引力。采取与公务员或者村官公开招聘类似的办法,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准入资格的控制,每年选拔一批大学生以派驻制管理模式充实农技推广队伍,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支撑。
3、增加对粮食大镇、县和市的财政转移支付,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适当对产粮大镇、大县和大市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按商品粮调出量给予补贴和对粮食增产给予再奖励,取消地方项目资金配套,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使其能集中精力、安安心心地稳抓粮食生产。此外,将市州纳入奖励补贴范围,调动市州粮食生产积极性。同时,要对粮食主产区乡镇、村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补贴,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
4、发展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粮食种植“两型”试验区。建议省委、省政府设立专项财政资金扶持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定期督查和考核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规模、经济实力、科技管理水平、承包耕地信誉度、水稻种植效益等。在监利等粮食大县建立粮食产业“两型”试验区,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粮食种植加工模式、土地流转机制、农民以土地入股粮食生产股份制公司、社会化服务等,使粮食产业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5、推进粮食加工跨越发展工程,做优做强湖北粮食产业。一是注重加大对主产区重点投资项目的布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开发粮食的多样性功能,延长粮食的产业链。尤其是要以园区建设推进稻米加工产业群的形成,包括大米加工及米糠、稻壳、碎米等综合利用。二是加大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家培训力度,组织稻米加工企业家到高等院校培训深造,到外地企业参观取经,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三是选择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其设立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整合资源,联合大米加工企业及科研院所,成立大米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抱团攻关,解决大米加工产业在种植、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湖北省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
6、加快实施农产品质检布网工程,促进粮食质量安全防火墙升级。增加检测经费的财政预算,加快推进农产品质检布网工程的实施,加强县、市级综合性质检中心的仪器设备配置,推进检测实验室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可覆盖所辖县市的风险监测数据传送和管理系统及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信息中心,提高粮食质量检测能力,促进粮食质量安全防火墙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