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4-09-15 00:58:57  
字体大小:【


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1年发布的《全国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明确指出:强省必先强县,省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深层次上是县域经济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是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剖析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势头
    1、从发展进程比较,经济总量不断跃升,发展潜力强劲。“十一五”时期,湖北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高出全省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扭转了县域经济发展长期低于全省经济的态势。2010年,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2005年的54.4%提高到56.5%;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30.87亿元,是2005年98.2亿元的3.37倍,占全省的比重由26.2%提高到32.7%;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由41.4%提高到57.8%;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98元,是2005年的1.94倍。一批强县(市、区)加快崛起,地区生产总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2010年的40个,仙桃、潜江等10个市(区)超过2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过5亿元的县(市、区)从无到有,达到21个,过10亿元的5个。县域经济占据了全省“半壁江山”,“基石”地位日渐突出。

    2、从三次产业比较,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提高。我省县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28.9∶35.5∶35.6,2010年为21.2∶46.3∶32.5,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0.8个百分点,工业在县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5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715亿元,2010年为3057亿元,五年增长3.3倍,占县域GDP的比重由20.1%提升至34.2%。仙桃、潜江、夷陵、襄州、枣阳、汉川、京山等一批农业大县的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157家,稻花香、奥星粮油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随着工业化加速推进,一个个工业园区加速建设,一片片城镇新区迅速扩展,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工业强镇、旅游强镇、商贸强镇迅速崛起。

    二、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与发达省份比较,湖北县域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规模偏小,经济竞争力不强。2011年8月公布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江苏省多达29个,和我省相邻的河南省有6个、湖南省有4个,湖北省一个都没有;中部百强县(市)前10名也与我省无缘。2004年中国经济百强县湖北省还有1个,但第五届至第十一届一直榜上无名。由此可见,湖北县域经济发展与发达省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甚至与同属中部的河南、湖南相比也有所不如。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资源、基础等方面的优势,重复投资、重复引进,导致县与县之间产业、产品结构趋同程度很高、互补性很低,支柱产业选择雷同,没有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优势,县域经济的活力就在于具有特色优势的竞争力。浙江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在全国极具特色优势的“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成长壮大。河南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快步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其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特色优势产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约有143个,肉制品、方便面、速冻食品、面粉等产品销量全国第一,形成了以“双汇、三全、思念”等为代表的全国食品知名品牌。

    纵观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路径与模式,虽各有千秋,但背靠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且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经济强县的崛起,则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百强县的显著特点都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并以工业化为前提和核心,对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形成支撑和带动。其成功经验主要是承接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围绕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三、加快湖北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解决长期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小而全”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优化、调整县域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1、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具有差异性的产业才有比较优势、才有特色。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点,寻找最适合发展的产业,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要重点培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重点发展区域分工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在县域内形成以专业化生产与专业市场互为依托的产销体系。例如,平原地区应大力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粮、棉、油、蔬菜的种植业板块和相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江、河、湖泊、水库地区应大力发展名、优、特、稀水产品养殖业基地和相配套的加工业;鄂东、鄂西北、鄂西南、鄂南山区发展当地特色产品茶叶、药材、水果、绿色食品、花卉的种植业,并引进资金、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开发特色产品的深加工产业;在大、中城市周边发展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和为农、副、水、畜、特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业提供配套的冷藏、保鲜、加工、运输、配送、信息、销售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产业。

    2、通过延伸产业链构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县域特色产业在投入产出过程中与很多部门有联系,当与上、下游部门的联系较强并呈纵向分布时,形成特色产品的产业链;当特色产业发生聚集时,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越长、分枝越多,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就越强,专业分工越发达,社会化协作越紧密,就形成科技、生产、流通、销售的综合产业体系。加大围绕特色产业的相关产业的开发力度,可使产业链延长,带动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例如,围绕武汉、宜昌、襄阳“一主两副”三个城市经济发展区,充分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集聚和发散功能,依托其高新技术产业、机械制造、汽车、能源、化工、纺织、冶金等产业带动周边县域发展配套的特色产业。以武汉—鄂州—黄石冶金产业集群,武汉—随州—襄阳—十堰汽车产业集群,武汉—荆门—宜昌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武汉—仙桃—荆州轻纺工业集群为核心,延伸到各县市的铁路、公路、水运、信息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促使一条条产业链得以延伸,带动周边县域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更大规模、更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3、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构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实践证明,工业园区已成为工业化的加速平台、县域经济的增长极、推进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载体。湖北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要着力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项目集群能力,努力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园,使其成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一是要高起点搞好园区规划,将园区规划与特色产业发展及城镇长远发展相结合,把园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并谋划。二是要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功能配套等,切实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发展,提升园区特色产业承载能力。三是要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建立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4、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是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应当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省对县(市)实行项目、资金、计划、信息“四个直达”,赋予县(市)级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其次,应建立县(市)财政稳定增长机制,实行省直管的财政体制,对县域新增工商四税(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省级分成部分全部返还县(市),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第三,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和办法,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排序、一年一公布、一年一表彰,从各方面调动县级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第四,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我省应将资源配置重点放在1—2个县市,早日实现有1—2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目标。实现了这一目标,就树立了标杆,这1—2个县市就能在全省县域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