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工商联
我省农村山青水秀,生态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天然的生态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好的优势,将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力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应是我省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农村工作的同时,大力实施强农惠农政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农村发展模式,科学引领农业农村工作,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呈现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推进、农业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的农业农村工作良好局面。为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我省绿色农业发展,建议:
1、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确立发展绿色农业理念。一是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组织专家学者针对我省资源生态实际状况,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路、方案和措施。二是搞好示范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得到社会认同和公众接受,形成全民参与意识和发展绿色农业的理念,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2、落实绿色农业区划,制定绿色农业发展规划。通过绿色农业环境资源普查与监测,摸清各地绿色农业发展的家底。确定适宜绿色农业发展的区域和不适宜发展区域,科学谋划发展绿色农业区划工作,为有关部门制定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制定规划时,应注意将绿色农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色生态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围绕绿色农业“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提出发展绿色农业的总体思路、途径、目标和模式、重点支持领域与保障措施。
3、构建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利用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循环协调发展的双赢技术,对资源适度开发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土壤退化治理技术体系、区域性生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农村面源污染监测技术、综合治理技术和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成体系等进行开发利用,引领和带动绿色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并负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和培训等工作,提高绿色农业的科技含量;检(监)测中介服务机构在为新技术研发、基地选择和绿色农产品质量检(监)测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应接受政府委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监)测,为净化产地环境、推行标准化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4、依托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按照“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以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为重点,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需求较大的原料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支撑,积极申报“国家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基地农户投入为主体、龙头企业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模式。根据绿色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把各种技术措施和标准化措施渗透到基地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中的组织保障作用。
5、推进制度创新,为发展绿色农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加强绿色农业的相关标准、管理、监督体系和质量制约、追溯机制建设,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规和制度保障;二是积极争取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倾斜和税收、费用减免等保护和鼓励绿色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政策支持、扶持力度;三是加大制度落实力度。争取列入国家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县市或区域,要严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切实落实基地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农业投入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基地设施体系、产业化经营体系等各项管理制度,全力推进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的实施,以实现环境、品种、农业投入品、生产、流通、市场等全过程标准化管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