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
根据省政协常委会工作部署,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省致公党组成联合调研组,在郑心穗副主席率领下,于4月7日至11日就全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省文化厅、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情况通报后,又赴黄冈市浠水县、蕲春县,襄阳市谷城县、南漳县及其部分乡(镇)、村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06年11月和2009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对全省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过去有明显增长。2005年,全省县及县以下文化事业财政补助经费为1.8亿元,2009年达到3.69亿元,年平均增长19.66%。中央和省转移支付用于基层的各项文化与文物工程专项经费,由“十五”期间的1.69亿元,增长到“十一五”期间的11.02亿元。
2、强化阵地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我省坚持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一是重点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十一五”期间省政府共投资1.01亿元,新建、改建50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同时,争取国家发改委、文化部投资6936万元建成480个综合文化站。我省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做法,被文化部誉为“湖北经验”。二是着力推进村文化室建设。如从2007年开始黄冈市各级政府共投入6052万元,通过自建、共建等形式,配置电视机、影碟机、书柜、报架、图书、报刊、光碟,共在行政村建起农家书屋3026个,藏书达453.9万册。三是广播电影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省移动公司在农村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建成3000多个基站、1000多个直放站,铺设17000多公里光缆。省广电部门全面实施“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市县以及所有乡镇和91.1%的行政村实现了有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93%的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光缆联网,260万农户接入了有线电视。
3、采取有效方式,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一是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明显。一些文化站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扩大群众的参与面,人们称赞文化站“站址不大舞台大,投入不大效益大,单位不大影响大”。2009年,全省共有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被授予“湖北省农民满意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称号。二是一大批民间歌舞、戏剧、杂技等表演团体活跃在农村集市、庙会和乡村,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和传统曲艺节目,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许多优秀的文艺节目还在全国和全省各类文艺调演、比赛上获得佳绩。三是开展“送戏下乡”、“免费看戏”和电影放映活动。如襄阳市谷城县精心排练现代曲剧《子为媒》,下乡演出150余专场,反应强烈。去年,全省送戏下乡达2万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1.3万场,商业电影4.6万场,观众近700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精心打造《垄上行》品牌,搭建为农服务平台。目前,全省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全部开办了涉农电视栏目《垄上行》。
4、建立资信共享,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一是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投入不断加大。截至2010年底,各级财政投入我省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经费已达2.3亿元。二是五级网络建设覆盖全省。“十一五 ”期间,完成了900余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村级基层服务点通过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合作建成2.7万余个,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合作建成1.2万个,实现了全省文化共享工程五级网络体系的全覆盖。三是数字资源建设特色鲜明。全省数字资源建设以荆楚地方文化为重点,突出信息的知识性、观赏性和实用性,并不断充实“农业科技”、“双奖好戏送下乡”、“楚风楚俗”、“湖北戏剧志”等29个数据库的内容,网上点击率达到45万人次。四是涉农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全省各地依托农村信息共享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培训等,提高了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文化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全省县及县以下文化系统在职人员13302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287人,约占总人数的25%。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组织相关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其中,仅省一级组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培训班,组织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各类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人员已达2000余人,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已经全部轮训一次。
6、保护非遗工程,传承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自2003年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文化部门对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国家和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已初步建立。我省有10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99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元素的宣传展示活动卓有成效,如在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中,我省有13个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荣获全国群星奖,位列全国前三。
7、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市场。近年来,我省对民营表演团体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服务措施,对民营演出团体进行统一管理登记备案,颁发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推动民营表演团体走向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基层民间文艺团队5039个,从业人数16万余人;民营剧团2411个,已在文化部门注册的民营演出团体800多家,年均演出8万余场。个体民间艺人65357人、农村文化中心户13541家。为鼓励引导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从2006年开始,省文化厅开展了两年一届的全省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十佳乡镇创建活动,对于引导和培育符合农村消费水平、农民喜闻乐见的演出、娱乐、网络文化等市场,起到了引导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问题和原因
1、农村公共文化生活日渐式微。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引导、支持不够,广大农村自发性的文化活动未能普遍开展,文化精品的创作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还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乡镇文化中心的文化活动不丰富或缺少吸引力,加之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如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走进千家万户,家庭式消遣文化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致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尤其是村级文化生活显得非常缺乏,聚众赌博等不良现象较为普遍,请神、送鬼、巫医等封建迷信活动不断抬头,农村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文化生活日渐式微。
2、思想认识上存在偏颇。有的地方领导同志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工作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看不到文化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服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导致一些地方对上级关于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不够,农村文化工作抓得时紧时松,时管时不管,提不到重要议事日程,必要的农村文化机构、设施和经费等得不到切实保障,成了可有可无的工作。
3、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尤其是县级文化设施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标准低,老化破损严重,存在“缺、旧、小、单”的现象,急需提档升级。在2008年全国第二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中,我省99个县级文化馆有60%因馆舍、经费不达标而未被评上等级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移民库区,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公共文化设施更是陈旧落后。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建设的政策,要求文化事业的投入幅度高于经济增长幅度,虽然我省本级及转移支付增长较快,但一些地方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存在“上增下减”的问题,有的甚至连文化事业单位基本的运行经费及人员工资都难以保障。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投入渠道单一,社会支持其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
4、检查考核工作滞后。一些涉及文化建设的文件、政策过于原则,缺乏刚性要求。对乡镇干部的政绩考核往往只考核经济业绩,而不考核文化发展业绩。再加上各级政府仅注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考核,忽视了对公共文化事业工作的检查督办,导致一些地方只重视经济建设,将精力、人力和财力向经济工作倾斜,而无暇顾及农村公共文化工作,更谈不上提供财力支持。
5、基层队伍青黄不接。主要表现为专业人员总量少、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专业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由于受现行人事体制机制和经济待遇的制约,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稳定人才难,引进人才更难。有的文化站长长期被调兼职从事乡镇其它工作,有效从事文化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的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聘期过短,待遇偏低,缺乏稳定感和长远打算。同时,由于专门培训少,培训层次不高,影响了其积极性的调动和作用的发挥。近年来,文化站人员频繁上访,要求按中宣部\[2010\]14号文件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待遇问题。
6、文化惠民工程实效欠佳。一是农家书屋资源利用率不高。建农家书屋的初衷是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知识,增加科技知识,但农家书屋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普遍存在着“儿童看书少,老人看不了,妇女不愿看”的现象,究其原因,一则,青壮年外出打工没人去看书。二则,儿童要上学,放假期间老人不放心其外出,不放儿童去看书。三则,老年人多数不识字,看书受限制。四则,妇女家务多,不愿看书。二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发挥作用不够。信息共享服务点可以通过信息联网,查找掌握信息,为农产品找出路,为发家致富提供帮助,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在家的留守人员,对文化信息没有太多需要,并且由于没有掌握电脑操作技术,不会上网,仅仅是部分村干部或学校教师之类人员上门查资料,多数人还是难以受益。三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发挥不全。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站舍有了,文化设备配齐了,但乡镇综合改革后,每个站只留一个管理人员,他们既要开展阵地活动,又要承担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精力分散,加上缺少必要的维护保障和更新经费,文化阵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调研组实地察看的四个村服务点文化信息联网情况看,有三个村的文化信息系统点不开,文化站成为“空壳站”,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对策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做到:其一,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强化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其二,将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使之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检查考核。
2、坚持政府主导,增加公益性文化建设投入。一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切实落实乡镇文化“以钱养事”补助资金,对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二是研究制订基层公益文化事业投入量化标准,进一步加大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人员工资和正常业务经费支出。三是研究制定免除农民群众电视收视费的政策措施,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四是研究制定对农村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补助办法,支持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发挥作用。五是引导、推动筹资渠道多元化和投入主体多元化,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格局,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3、创新服务形式,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渠道。一要根据我省农村文化生活的新变化和农民群众的新需求,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志愿服务等形式,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社会化。二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应尽快免费开放。认真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推动“三下乡”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加快建设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扶持农村文化产品连锁网点,形成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四要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在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全省联网的农村电影放映平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用新技术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五要抓住文化部确定我省代表中部地区承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的机遇,认真开展相关工作,整体推进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4、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农村公共文化队伍。首先,要从我省农村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和稳定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农村文化服务工作队伍,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人才保证。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政策措施,面向社会发现人才,敞开渠道吸纳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鼓励专业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其次,要高度重视已建成的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使之能够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发挥更大效益。再次,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文化服务工作者的思想业务素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最后,要采取激励措施,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农村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5、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多元文化主体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以调动文化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以钱养事”投入机制、用人制度和服务方式。严格坚持从业资格制度,确保乡镇文化队伍的稳定。三是要充分运用市场准入、财税优惠等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市场主体和资源投入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鼓励、推动和扶持各类文化中心户、民间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演出队、放映队等文化实体的发展,形成全社会办文化的强大合力。
6、抓好特色文化建设,打造农村文化品牌。一方面,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力度,鼓励和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名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塑造地域色彩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俗表演项目,将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