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黄石市委员会
武汉城市圈作为我省乃至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支点,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四个比较优势:一是科教优势。湖北有一批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这对发展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极为有利。二是产业优势。武汉城市圈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汽车产业、光电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制造产业、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等方面,已经有相当好的产业基础。三是区位优势。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使武汉城市圈在物流方面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从而使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四是制度优势。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城市圈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东湖高新区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武汉城市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制度环境。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武汉城市圈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结构不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存量受总体工业结构影响,低端化、资源化和重型化问题依然突出。二是技术含量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体上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三是创新资源不足。独立科研机构比较少,地方高等院校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还有待提高。四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健全。企业研发机构发展缓慢,研发投入不能适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
当前,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战略思维。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武汉城市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统一部署。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力争加快形成武汉城市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潜力、真实能力和强大合力。
(二)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可能得花5-10年的时间。要结合武汉城市圈实际,组织专门的班子,根据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布局,对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全面普查,在准确掌握现实状况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思路,尽快编制武汉城市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和提升相关行业的专项规划,以指导武汉城市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重点产业的发展。武汉城市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建议可确定为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
(三)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在政策推动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武汉城市圈内各市州及工业园区、职能部门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本区域或园区的优惠政策。通过梳理、补充和完善,构建健全的政策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项目带动方面。招商引资工作要强化“项目带动”的理念,切实转变招商思路和项目定位,着重抓好四个层次的工作。一抓“链”,围绕构建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开展招商,着力强化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二抓“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围绕打造产业特征明显、集聚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三抓“线”,支持各区县市利用资源禀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错位发展的新兴产业增长带。四抓“点”,加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和建设,强化低碳、节能、环保、高附加值,外地不要的劣质、低效、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不能要。
在资金撬动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引导国家扶持奖励资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银信贷款资金、社会民间资金等优质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要设立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大成果要实行政策优先扶持、资金优先安排、技术人才优先引进,加快培育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的步伐。
在上下联动方面。武汉城市圈内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全面动员,合心合力,上下联动,努力做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要见事早、判断准、出手快、措施实。既要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更要做出前瞻性决策和预防性举措,努力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既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需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导联系点负责制和相关情况快速反馈机制,进一步强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障能力、带动能力、承载能力和推进合力。
在创新驱动方面。把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主要着力点,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为重点,在科技投入上加大力度,在产学研结合上形成突破,在平台建设上加快步伐,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谋求作为,为推进自主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有创新能力、国际品牌、国际运营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造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