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目标,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努力加强学校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化解普九债务,新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增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从我们对一些地市州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显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教育经费是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是实现新时期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件大事。在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一是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教育的依法保障责任,加大教育经费保障力度。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三是要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农村中小学校舍大多是“普九”期间进行改扩建的,部分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破损及安全隐患,因此,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落实维修基金,已迫在眉睫。
2、积极调整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学校布局调整是我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在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要突出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快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与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围绕中心村建设中心小学。学校的布局调整还应结合实际,可以跨区、乡镇来规划,整体推进。在调整中被保留的学校,必须是方便学生入学,方便师生生活,保障学生接受良好教育。二是要明确闲置校舍的处理办法,充分发挥闲置校舍效益,防止资源浪费和流失。三是在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中,要统筹安排,实行集中招投标,尽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按照国家规定的质量等级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施工,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3、多途径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全省农村教师队伍的统筹与管理,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使农村中小学都能按学科正常开课。一是教育和人事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能进能出的教师更新机制。对农村中小学一线年龄偏大、体弱多病、知识老化的教师,采用灵活内退或调离教师岗位等措施,腾出教师编制,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的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充实农村教师队伍,给农村中小学补充新鲜力量。二是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能进行合理流动,以保证教师队伍的合理配置。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教师到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的薄弱和缺编学校支教制度,继续鼓励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鼓励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水平。四是要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的制度,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培训经费。五是要继续加大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卓著、社会公认的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4、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农村教育稳定。“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当前学校安全工作问题在小学,难点在农村。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关系着师生的平安,甚至生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二是要严格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要以校舍安全、交通、消防、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社会治安、自然灾害、重大活动等为重点,加强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建议每年对全市农村中小学进行一次安全综合大检查。三要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净化校园环境,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切实维护农村中小学教育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