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咸宁市委员会
根据省政协办公厅通知要求,咸宁市政协与市交通局就加快沿江地区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问题,组织力量对咸宁市沿江地区的综合交通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问题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沿江地区的综合交通现状
根据省关于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武汉新港范围的规定,咸宁市的沿江地区为咸安区、赤壁市和嘉鱼县,该区域内的综合交通现状如下:
—铁路。沿江地区有铁路190.4公里,其中京广铁路106公里,武广客运专线84.4公里。
—公路。沿江地区现有公路6489.42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53.2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国道104.377公里,省道290.2公里,县乡村等农村公路6094.847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为一级公路90.041公里,二级公路499.465公里,三级公路246.706公里,四级公路3883.689公里,等外公路1769.163公里。
—水路。沿江地区主要通航河流为长江、陆水、金水。现有通航里程 251.6公路,其中长江航道127.6公里,内河航道124公里,二级航道127.6公里,六级航道46公里,七级航道50公里,等外级航道28公里。
—港口。沿江地区有赤壁港和嘉鱼港二个港口,其中长江有赤壁、陆溪口、石矶头、鱼岳、潘家湾、牌州等6个港区。支流有大坝和城关两个港区。长江沿岸适合建港的深水岸线有66公里,目前已利用3.88公里,利用率不到6%,还有大量的深水岸线可以利用,资源非常丰富,大多可建设3000-5000吨级码头。随着近几年咸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出现复苏的态势,2008年全市货物吞吐量354万吨,预计到2020年全市货物吞吐量可达1637万吨,同时港口建设力度不断加大,3000吨级潘家湾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1000吨级赤壁煤炭专用码头陆续建成, 3000吨级石矶头水泥专用码头、陆水节堤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同时中广核将投资建设核电专用重件码头,联乐集团还将建设潘家湾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3000吨级)。咸宁市岸线资源和港口建设的发展有较大优势。
二、沿江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咸宁沿江地区的交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沿江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尚未真正成形,与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新目标、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尚未有效形成”:一是与区位优势相匹配的公路水路“大通道”尚未有效形成,量不够、质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充分发挥“黄金水道”比较优势的局面尚未有效形成,水运优势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道路运输站场设施与铁路、水路、民航设施的合理布局尚未有效形成,市场分割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各种运输方式发挥各自优势、有效配置、有序竞争的机制尚未有效形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五是与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运输装备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尚未有效形成,运输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的问题比较突出;六是统筹规划、合力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体制尚未有效形成,现代物流基地缺乏政策支持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湖北省经济发展战略和布局,全面贯彻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部署,加快咸宁沿江地区骨架公路网建设,更加突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陆水一级支流的优势,加大区域性的枢纽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运输站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路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公铁联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加快公路水路运力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科技应用水平,努力实现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物流过程的“无缝衔接”, 构建“更加便捷、通畅、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建成“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便民、更加高效、更加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作出贡献。在咸宁市沿江地带,依托骨架公路网、长江“黄金水道”和干线铁路等交通干线,按照公、铁、水“二纵三横”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沿江地区交通网络,形成“顺江贯穿、垂江通畅”的综合运输网络系统,具体包括:
纵线一:沿江交通复合线。沿江交通轴线由咸宁江南沿江铁路、潘家湾京广联络线、武汉至嘉鱼高速公路、武赤线嘉鱼段一级公路、嘉鱼罗家洲至赤壁铁山咀一级公路、红牌线一级公路等项目构成。
纵线二:骨干交通复合线。主要骨架交通轴线由已建的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咸宁温泉至崇阳五里界一级公路等项目构成。
横线一:咸宁至潘家湾港区。咸宁至潘家湾交通轴线由潘家湾至京广线铁路、咸宁长江大桥及接线高速、咸宁温泉至潘家湾一级公路等项目构成。
横线二:咸安至鱼岳港区。咸安至鱼岳港区交通轴线由咸安至鱼岳一级公路、武赤线茶石段一级公路、武赤线赤壁段一级公路等项目构成。
横线三:崇阳至赤壁港区。崇阳至赤壁至洪湖交通轴线由仙崇高等级公路、赤壁长江大桥、赤壁市至赤壁镇一级公路等项目构成。
咸宁沿江地区内部交通由陆溪至舒桥公路等20个项目,共计287.5公里的二级公路构成。
四、加快沿江地区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建议
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是一个涉及面广、发挥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扶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发挥政府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省、市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并积极支持沿江地区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建设,出台相关支持性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狠抓规划落实。在加强领导、注重协调、提高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沿江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2、科学制定沿江地区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沿江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离不开规划的支撑,科学编制《沿江地区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已势在必行。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拓展高速公路网受到土地、环境、生态资源限制,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也在加快实施之中,因此不具备大规模调整高速公路网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的条件。因此沿江地区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要与其它规划衔接,提高非陆路运输方式运输比例,重视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减轻公路运输压力,适应沿江地区运输需求。
3、以武汉新港建设为契机,加快沿江地区港口建设。港口是水路运输的必需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水路运输,必须加快港口建设。咸宁市沿江的港口岸线、水深条件和航道等级足以满足一个中等城市对水运的需求,关健是要加快港口建设,初期以武汉新港建设为契机,主要依托工业、能源项目建设的货运码头形成初步规模,逐步引导企业投资建设社会专营码头,要将嘉鱼港和赤壁港作为武汉新港的卫星港进行规划建设,重点扶持潘家湾港区建设,远期形成集约发展的港口群。必须重新认识港口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加快沿江港口发展作为咸宁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略,从而对内可以凝聚人、财、物,对外可以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让社会充分了解咸宁市发展思路,并参与到港口建设中来,同时省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相关优惠及扶持政策,支持沿江港口建设。
4、加大沿江地区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支持力度。扩大招商引资,畅通融资渠道,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省、市出台扶持政策,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加大沿江地区港口、沿江通道和疏港公路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沿江铁路、武汉至嘉鱼至赤壁镇沿江一级公路、咸宁至潘家湾铁路、咸宁至潘家湾一级公路、黄石至咸宁至嘉鱼至仙桃高速公路(含咸宁长江大桥)和赤壁长江大桥,同时建议对沿江地区的普通公路建设实行全额补助,对沿江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给予资本金补助。
5、通过税费改革和交通管理缓解疏港交通压力。通过实施税费优惠等措施,鼓励铁路、内河等集疏运方式的发展,减少陆路集疏运压力;进一步降低疏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以缓解普通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疏港高速公路的利用率;引导货代、口岸、港航等中介服务企业和管理机构向港区后方集中,方便货主和集卡驾驶员就近办理业务,减少短途交通量;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为货运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出行信息,引导交通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化分布。
6、进一步加强运输网络建设,提高运输集散能力。公路运输要构建以一级客货运站为中心、连接高速公路的城际高速运输网,以二级客货运站为基础、连接国省干线的区域快速运输网,以农村客运站点为依托的农村通达运输网。水路运输要构建以长江为纽带、以陆水、金水为支点的功能完备、服务完善、舒适安全的运输网。铁路运输要以京广、武广客运专线、咸宁至潘家湾铁路支线为重点,着力构建能力合适、服务完备的运输网。要使枢纽城市的交通集散功能更加高效,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内畅外联更加紧密和协调,促进沿江地区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7、加快运输工具结构调整,提高运输能力。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技术手段,加快运力结构调整,发展高效、低耗、通用的运输车辆和船舶,促进集装箱、煤炭、矿石、石油化工、汽车滚装等五大船舶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发展集装箱车(船)、厢式货车、专用货车(船),提高联运效率;推进采用先进运输型式,大力发展甩挂运输、驼背运输、集装箱运输等先进运输型式,提高运输效率。
8、促进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货物运输组织能力。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和港口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积极引导企业适应现代物流需要,改革企业组织体系,整合资源,依托有形货运市场发展现代物流业务。支持和引导运输企业积极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和设备,扶持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促进运输企业和港口企业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以发展临港工业为依托,吸引生产要素向沿江集聚,完善沿江产业密集带,构筑港口物流平台,促进港城一体化的形成,提升港口功能,实现临港工业和水运物流在港口前沿的对接,通过港口的产业联动效应来推动其他产业集聚能力建设,并以此带动沿江地区经济的发展。
9、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GPS、EDI、EOS、SCM等先进技术为载体,大力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的运输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运输信息的采集、传输、发布的一体化,实现运输信息的共享和实时传递。完善统一的交通专网业务平台的建设,整合资源,逐步建设车(船)运行管理系统和枢纽综合管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