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一年。我省从降低税费负担、人工成本、资源要素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外贸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七大方面,出台25条干货措施,成本减负直接给企业带来红利达800亿元以上。同时,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减税降费、营改增、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逐渐落地,我省在“补短板”方面也取得了实效。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战略任务中,我省最紧要、最关键、也最困难的任务还是“降成本”和“补短板”。
目前,湖北自贸区已经获批,我省进入了“中国自贸区发展3.0”的版图,改革开放站上了新平台。《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整体定位是: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发挥湖北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实现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制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方案》涵括的200多项改革试验,涉及税务、海关、质监、工商等50多个部门。自贸区试验无疑是我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机遇,对我省进一步建立开放型经济格局、提升市场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上海自贸区等先期获批的自贸区相比,我省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对接国际新规则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2017年,我省应学习发达省份经验,充分发挥以“自贸试验区”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红利,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向深入。为此,建议:
1.推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出台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改革创新措施,协调改革工商、海关、质监、检验检疫、食药监、安监、环评检测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审批事项;对企业涉税、许可申报等事务实行“单一窗口”受理,对外商投资实施备案制,尽可能简化企业办事流程,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2.深化税费制度与人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税负和人工成本。精简税收征管环节,进一步调低企业缴纳五险的比例;适度推广高新技术企业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可抵税的优惠。采取更加灵活的机制留住、引进和用好人才,把湖北打造成人力资本高地,有效对冲劳动力红利缩减的负面因素。
3.推进金融业、服务业开放,补齐开放不足的短板。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进一步扩大我省对外开放,依托湖北自贸区开放平台,构造双向开放格局,积极加入国际竞争。用足自贸区金融业、服务业深度开放的政策优势,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格局;提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打造我国中部的金融与现代服务业中心。
4.推进监管法制化,补齐民营经济短板。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法制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除负面清单外,取消对民营企业的限制,吸引海内外投资,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5.推进系列品质提升工程,补齐高端制造短板。对接国际规则,学习“上海品质”、“浙江制造”、“深圳质量”等高端管理认证的经验,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在光纤通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端、新兴技术领域逐渐形成集群发展优势。推动企业夯实技术基础,深耕细分市场,提高产品品质,打造“湖北制造”的市场信誉和国际竞争力。
6.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民生短板。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注重精准扶贫,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物质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投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全省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