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述感悟

研读贺龙传之十七  文人武庙

2017-06-23 18:22:29  
字体大小:【


    刚忙完本职业务后,再按照“两学一做”活动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党章》与研读的《贺龙传》及文友们作品,谈点学习体会,供大家分享。

 

    427(农历四月初二),《孟母颂》悠扬的歌声响起,一年一度的太谷孟母文化节暨中华母亲节推动大会在太谷孟母养生健康城正式开幕。这是当地连续6年举办该活动,也是太谷延续文明进程、积淀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记忆方式。”“200612月,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等组织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也就是孟子的生日定为中华母亲节。2012年,孟母故里——太谷举办了首届太谷孟母文化节暨中华母亲节推动大会。滴水穿石发现太谷孟母文化节大会启幕时,来自全国的百余位孟氏宗亲的后人代表,为孟母献花。此外,现场的观众还可以穿越孟母文化非遗街,从现场千余种非遗物件与产品展示中,寻找到中国文化之根。”这是“滴水穿石”的《第六届太谷孟母文化节暨中华母亲节推动大会正式开幕》一段文字,其简历如下:沈阳师范大学工商管理1984年入读,本人在湖北省襄樊市上班,北京时间号——行走在火上。显然,对方职业性质与铁路战线有关,除这篇外,其他博文都有点针砭时弊味道,足见“滴水穿石”属于一个“文人。”

 

    与“滴水穿石”不同,“简单即是力量。无论工作,吃饭,穿衣,为人处事,都越简单越好。做哪些最需要你做的事。如果你需要太多,不但什么都得不到,还会把你的生活搞得复杂劳累。”这是范清平的博客杂谈,包括其图片都蕴含一种文人之理,读后感到很富远见。像对方摄影图片看得出“大道至简”的风味,尤其上述杂文观点,也是我才感悟出来的道理。比如:“按照目前进度,最迟后天结束《贺龙传》读书心得,结束后停止研读革命书籍,转入《黄帝内经》第四卷与《宋词》,同时兼顾已经研读的《易经》《道德经》《西游记》《民国通俗演义》。等结束《西游记》下再添上已经研读的《历代文书选读》繁体字版本。等《民国通俗演义》中、下读完,再研读《红楼梦》。这些读书还是采取交叉研读法。至于系统内外文字活,一概应付为主,不作为重点。当然,研读报刊这个嗜好还要坚持,毕竟在文字岗位,业务需要而已。等研读完上述,再研读其他古书,家里藏的古书读完一道,再研读家里外国名著系列,总之只要在文字岗位上,就如此读书打发时间,等候退休再说其他。“《研究社科 兼顾古书》,昨天生活日记足见也是感到一个百姓,唯有“大道至简”才是最好的出路。

 

    “网聊小说:直白式 聊天式 跳跃式 口语化 可读性强 网聊小说:是网络空间的新名词。发表作品:《怜香惜玉》《我的一段情》《超越底线》《她有两堆血》《找凤姐》《夫妻演员的生活》《未奸亊件》《陪看:从电影到电视》《拥有老公的司机和助理》《佛兮情兮》”这是莱好莱的【杂谈】《关于网聊小说》,不用细读内容,都敢说对方也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一个时髦的性情中人。至于“每一个人都要步入老年生活,养五个六个七个八个孩子的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是独生子女,给自己带来的事情也不见得轻松,社会资源的不均等也形成了生活中的一些障碍。即将退休或者是已经退休的人,必须好好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信条,不能再走上一代的老路。大家不妨试试用新的生活信条来安排退休生活,天塌不下来,地也陷不下去,那就学着做到下面几点”郑州古琴逍遥自在的博文《用新的生活信条来安排退休生活》读后又觉得属于“文人”,无疑网上“文人墨客”不少,网下俗人也多。问题是不是“文人”的我这个“俗人”如何与网上网下上述人群相处呢?!

 

    “老弟,在两仪街酒店二楼……”昨天下班从汉江游泳上岸,突见手机被呼叫七次,回复后发现是市领导喊我喝酒。“老弟,晚上八点在世锦华苑门口集合,一定要到参加排练……”昨天下班前本市一支老年革命艺术团队领队发微信。如今,有点小迷惑,似乎从小到大都不嗜好文艺与接触领导的我,一会被市领导喊去喝点小酒,再一会被一帮“热衷年轻人歌舞”不甘寂寞的老哥、老姐们喊去要练文艺节目。不到50岁的我似乎有点七老八十心态,而对方七老八十人群反而有了我们壮汉的心态。虽然,我这个莽汉很俗,但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像我这个功底学文艺,简直都是“张飞绣花,一辈子也是枉费心机。”人身体宛如机器零件,步入中年静养为妙,运动或操心过多,性命难保。至于市领导们喊去喝几杯后,欲安排点文字活,我觉得也不适合这个年级,因为本职业务都干不过,“在其位,谋其政”。自己又不在市内工作,干份外之事,给系统领导一种“不务正业”之嫌,岂不是自找麻烦?!既然上级通过权力硬压下来,也只有应付了事了,因为“屁股决定思维”,而不是“思维决定屁股”,这也是当前一线文字行当一种真理,违背它后就会是非不断。

 

    谈来谈去,似乎大家认为我这个俗人是否关注的都是乱七八糟的队伍,是否缺乏正能量,与贺龙前辈传记有何关系呢?要是研读过《贺龙传》第十七章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知晓“文人进武庙”典故后,就不会误会我缺乏正能量。比如:“五湖四海揽人才”部分记载19528月,刘少奇副主席建议政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体育事务委员会,建议请贺龙担任。政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给贺龙打电话,告知该事。贺龙问:“毛主席意见?”邓小平说:“毛主席同意。”贺龙说:“好。毛主席叫我干,中央叫我干,我就干!”当时,贺龙兼任西南军政司令员,问题是旧中国属于“东亚病夫”,在国际运动会上一个奖牌都没取得过。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给体委核编239人,但很难配齐,人才匮乏如何是好呢?1953年,贺龙主持了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后,就物色人才。第一个就是毕业北平体育专科学校的张之槐,抗战八路军120师篮球队长,解放后任西南军区司令部干部处长,岂料对方考虑要授军衔,不乐意提前转业。贺龙就找他谈心:“你学过体育,科班出身,干这行是专家。你不行?谁行。不要光想着当官抗杠牌,不考虑事业。我是司令员,你说重要不重要?中央要我当体委主任,我就得出当。我们是共产党员嘛。”结果,对方被贺龙所感动。更有趣的是1954年与贺龙一起去北京开会的蔡树藩、王凌、张非垢等一大批秀才们,在贺龙动员下纷纷改到体委工作。张非垢甚至劝在外文出版社的张彩珍:“去体委吧,贺老总的命令。我也是文人进武庙。”对于“武人”贺龙前辈更是关爱有加,像曹其维的孙女,贺龙都敢于不讲成分启用。甚至世界乒乓球冠军何其芳在香港赌债不少,想回归代表新中国打球,贺龙表示欢迎不说,还说其债务,国家来还,结果何其芳回国后探索出近台快攻打法,培养出徐寅生、庄则栋等一大批世界名将。类似感人典故很多。“建设‘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这部分显示贺龙关系人才政治待遇,还重视提升他们思想境界,提出“打出中国风格,打出世界水平”,甚至带头把这支队伍培养成有修养、有知识、有头脑的全方位人才。至于“体育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勇攀世界体育高峰”“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等,都列举大量注重人才培养的例子。最后一部分“架设友谊的桥梁”显示“小球推动大球”的力量,无疑贺龙前辈是善于处理三教九流关系,能够发挥“文人武人”作用的战略家。

 

    结束文字时刻,我想说,之所以“文人进武庙”能够得到好的发展,与贺龙前辈重视人才,关心人才有关,假如算计人才,我想也不会获得上述好的业绩。

 

(老河口市工商局  张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