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方志敏烈士在囹圄之中写下了著名的《清贫》一文。这篇只有一千余字的简洁小文,却以诚挚的革命情怀与高尚的志士节操,成为深远影响国人的重要篇章之一!
今天,距离方志敏烈士殉难已经整整80年,当年他笔下的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认为,清贫代表贫穷,清贫只是一种无奈选择,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丰饶,生活小康,“清贫”两字日益模糊,清贫精神渐行渐远! 重提清贫,似乎不合时宜。但我们的时代真的就不需要清贫精神了吗?
究竟什么是清贫精神呢?首先,清贫精神是笃定对信仰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如方志敏烈士文中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正是有了这种信仰,在面对敌人开出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时,方志敏烈士才能如此决绝的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功名利禄视如粪土”!
而当代社会的清贫并不是“贫穷”,而是主动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摆脱物欲缠绕,让心灵游弋于平和自由之境,在简单朴素之中体验自然的万物生长,心灵的丰盈充实,成为一个有着广阔精神空间和强壮灵魂的“大写”的人!选择了清贫,就能理性自觉地把握欲望和行为,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聚焦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而正是有了理想和信仰,有了甘愿清贫、甘守寂寞的精神,我们才能在尘嚣中保持清醒不迷失方向,清晰的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清贫精神是崇尚为民的情怀。方志敏烈士生前是中国共产党六大中央委员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是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却“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他“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是“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的,自己却清贫到一文不名!清贫,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伴,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伍。不忘清贫,心中才会永远装着百姓。郑培民有句名言:“中国百姓历来喜欢清官,一个政治家及其亲属在经济上是否清白,是他能够获得公众拥护的主要因素。”明朝清官海瑞,身后遗物仅“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数件旧衣而已”。百姓得知莫不动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裕禄同志严肃地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的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他只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了兰考大地!“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方能赢得人心!
清贫精神更是尊重人性的回归。杨绛先生在她的《百岁感言》中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但物质的丰富和文明的发达,却并未给我们带来淡定和从容的心境!很多时候,我们过分的追求物质的丰富,脚步太快,走得太远,却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清贫精神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论语》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和陶渊明描绘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是对“贫并快乐着”的古老记录和实践典范!随着时代进步,清贫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了丰富:低碳环保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都是清贫精神的现代解读。现在在全社会掀起的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热潮也提醒人们:任何时候富裕都不是浪费的通行证,何况我们的农村现在还有一亿多亟待解决的扶贫对象,我们又怎能未富而先奢?清贫精神,不仅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更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现代文明素养。
躯壳纵填沟壑去,精神犹在海天张!对烈士最好的纪念就是永续传承!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重读方志敏烈士留下的文章及由他所承载的清贫精神,更有其独特的时代意涵。我们所说的“清贫”也并非方志敏时代的清贫,更非提倡摒弃基本物质需要的苦行主义,而是为了在迎接八面来风、审视纷纭世象中,让我们的灵魂更加纯粹;在充满着选择与诱惑的时代路口,让我们前进的步履更加坚实!这是一种精神的朝圣,一种历史的接力,更是一种对时代的负责、对未来的担当。
(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 屠晶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