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要会议 >全体会议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2015年省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2015-01-30 09:43:50  
字体大小:【



(2015年湖北省“两会”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记者倪娜摄)

 

    主题:全面深化改革

 

    时间:1月29日10时

 

    地点:洪山礼堂

 

    主持人:王茂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嘉宾: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郑军

    省编办副主任饶志国

    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

    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兆民

    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豹



    1月29日,省两会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闻发布会在洪山礼堂举行。

 


    敢“动奶酪、伤筋骨”各领域改革协同发力

    2014年我省270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宏斌、通讯员王云英)“去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270项年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跨年度改革项目顺利推进。”昨日,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郑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去年,我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注重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起,敢于“动奶酪、伤筋骨”,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强势推进;一些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得到破解;一些议论了多年没有实现的改革举措逐步推出。

 

    经济体制改革多点突破。简政放权,取消下放省级89项行政审批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设投资项目省级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深化工商登记注册制度改革,推出“先照后证”等系列改革措施。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协调推进。形成省人大工作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实施立法选项机制等五项创新举措。出台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的若干规定,推进委员主体作用发挥。

 

    文化体制改革开拓前行。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研究修订《湖北省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标本兼治。顺利完成中央下达的制定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任务,在4个市州开展先行试点。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加快信访工作制度改革。

 

    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民生为要。启动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出台发展职业教育、均衡教育资源等系列改革举措。统筹推进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试点。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编制完成《湖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14个县市试点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改革。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量和成交额居全国第一。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统筹谋划。开展“任期+实绩考核”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等五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举措。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立行立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强化执纪监督。

 

    我省将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湖北日报讯(记者周呈思)昨日新闻发布会上,省编办(审改办)副主任饶志国宣布,今年上半年,我省将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除经论证确需调整为内部审批或依法转为行政许可,其他一律取消,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个类别。”饶志国表示。这意味着,被社会长期诟病的“审批开后门”现象,将成为历史。

 

    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的行政审批,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审批、政府行使产权人对有关资产管理的审批、政府财政优惠待遇审批、授予荣誉称号审批和宗教民族政策性事项审批等。“终止妊娠手术需审批”、“企业印名片需到市文体局备案”……这些行为曾经都被列为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不仅费事耗力,还严重影响单位行政效率和企业办事效率。

 

    饶志国还表示,今年还将减少涉及投资、生产经营活动、资质资格、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

 

    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前置审批事项,坚决取消没有法定依据、自行设定的前置审批条件和重复性前置预审,将大多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可采用事后监管或间接管理方式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不设前置审批条件。

 

    为此,我省年内将出台《湖北省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办法》,严格实行行政权力“准入制”,保证权力清单的时效性、权威性和准确性。

 

    武汉全国首创“四证联办”

    光谷日增科技企业22家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156.17%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学习上海自贸区,武汉先行先试,实施了多项走在全国前列的改革。昨日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武汉在全国首创“四证联办”,点燃市场主体激情,光谷每天新增科技企业22家。

 

    去年8月,武汉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启动先行先试,重点推进投资自由化、行政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等七大改革试验,开展了42项具体工作。

 

    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办理,与工商营业执照、企业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办理打包,率先实现“四证联办”,企业注册由过去2周缩短为2个工作日。实施先照后证,企业设立前置许可仅保留11项,居全国前列。东湖高新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覆盖95%以上的企业,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居全国前列。出台光谷“创业十条”,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高潮。

 

    通过先行先试,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去年,东湖高新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855户,同比增长62.33%,其中新登记科技型企业4293户。全年新增注册资本金494亿元,同比增长156.17%。通过深化职务科技成果“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有效破解了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近两年,已有600多项科技成果到东湖高新区入园转化。

 

    据悉,武汉已确定今年东湖高新区的60项先行先试改革事项,并以最快速度在全市复制推广试点经验。

 

    宜昌全国率先尝鲜“三证合一”

    企业设立登记时间提速95%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璐)“开个公司,仅需3天!”这句简单干脆的承诺,就因为宜昌在全国率先实行的市场主体登记“三证合一”:以前需要18个工作日来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现在3个工作日就可办结,比上海自贸区还快2天,且免费。

 

    昨日新闻发布会上,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豹称,这仅是宜昌对接上海自贸区,结合地域特色、大胆改革创新的一个精彩片段而已。

 

    宋文豹介绍,摒弃传统束缚、倒逼改革提速,宜昌引入上海自贸区的先进做法,在我省先行先试,把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作为发展的重大机遇和突破口,通过市场主体准入、投资准入、行政审批、社会征信、综合执法及行业监管制度“六大制度创新”,给力宜昌快速发展。“在宜昌,企业设立登记时间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提速95%!”宋文豹称,通过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宜昌推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窗发证、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等企业登记办法,许多过去的难题成为历史。

 

    行政审批改革上,经逐项清理,该市最后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42项,取消、下放、调整97项,承接国家、省下放79项;建立综合执法制度,实行宽进严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展行业协会、商会、中介等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离,政府少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下一步,宜昌要在制度创新、对接合作、创新驱动上进一步突破,努力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的改革开放高地。”宋文豹如是说。

 

    一枚专用章代替26个章

    先行先试催生“襄阳速度”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运涛)1天搞定工商注册,1个月搞定工业项目审批,3个月时间办结行政审批事件3018件,平均每天注册7家企业……昨日新闻发布会上,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兆民摆出的一组组数据显示:用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取代26个部门公章,襄阳“一枚印章管审批”新体制试水3个月交出了亮丽成绩单。

 

    去年7月,襄阳在国家级襄阳高新区全面开展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先行先试改革试点。重点在行政审批、工商服务、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社会信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8个方面创新突破,共涉及33个改革事项。

 

    同年9月,襄阳开创全国改革先河,组建了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等3个综合管理机构,建立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三个一”管理机制。通过“政府授权、部门委托”的方式,启用高新区行政审批专用章,将市直26个部门的涉企审批事项集中到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办理。

 

    先行先试彰显改革效益。去年,襄阳高新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分别跃居全国115个国家级高新区第23位和第29位,跻身第一方阵。

 

    行政审批改革提升了环境引力,激发了市场活力。襄阳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45项减到88项,市场主体随之呈井喷式增长。截至去年底,襄阳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35.2万户,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1.85万户,同比增长52.9%。全年新注册10个投资过50亿元、67个过10亿元、109个过5亿元的重大招商项目,新引进6家世界500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