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小知识

六祖慧能与佛教中国化

2017-12-29 16:35:44  
字体大小:【


    禅宗六祖慧能,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慧能不识字,但他会说,他说的《六祖坛经》是他的弟子记录下来的。《六祖坛经》最典型地体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特点。早期的佛教相对来说比较重视肉体的修炼,讲渐修,重视未来、天堂和佛菩萨等。但到了慧能的时候,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慧能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思想在以下六点。


    第一,关注心灵的修炼,而非肉体的。


    慧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说心如果不认识,学法是没有益处的。最典型的是他的偈语:“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敬父母,义则上下相怜。”最后他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他关注的重点在心灵,这一条对今天的我们非常有用。


    第二,关注无形的修炼,而非有形的。


    什么叫做无形的修炼?看《金刚经》会发现,里面说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坛经》里面有一句,“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最后两句“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与慧能关系很好的永嘉禅师说过,“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走的时候也可以是禅,坐的时候也可以是禅,语默动静的时候都可以是禅,不在乎形式。


    我们多数时候会把禅理解成一种形式,有个例子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有一位禅师在枯坐,另外一个禅师故意拿一块砖头在他旁边磨。这位禅师就很生气,说我在坐禅你为什么要磨东西,那位禅师说我磨砖头是拿来做镜子。坐禅的禅师听了很不高兴,说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另一位禅师回赠他一句话: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你枯坐怎么能成佛呢?


    这是非常有名的发生在马祖禅师和怀让禅师身上的典故。说明只是枯坐是不能成佛的,要打破各种形式主义。六祖之前,历代的禅师,要由上一代的禅师把衣和钵传给他,以此来确定他是自己的传人,可以接自己的班。到了六祖的时候,他废除了这个形式,认为衣钵用来传承会引起争斗,原话为:“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意思是说衣钵不能再传了,如果能拿到“衣”就是接班人,那是非常形式的,他讲究的是“以心印心”,“以心传心”,要打破形式。


    第三,不是很强调渐修,却非常强调顿悟。


    慧能认为我们人的生命很短暂,如果按之前的说法,人要修行几百年甚至几百世才能够成佛,很多人没有耐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尽头,为此就需要顿悟。


    顿悟有理论依据,佛性论讲每一个人本身都有佛性,只要佛性被发掘出来了,马上就可以成佛,所以他讲究顿悟。


    顿渐之说,慧能和神秀的两首偈子最能体现。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说修禅要慢慢修。慧能说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说我们心里面本来就有佛性,根本就不存在尘埃,你还有什么可扫的?没什么可扫的,就是说凡人也有机会顿悟。


    慧能的理论提出来后就广为流传,说明中国人还是喜欢顿悟。神秀是慧能的师兄,他提出渐悟论,成为禅宗的北宗。但后世流传下来的多是慧能的南宗。包括从他那衍化出来的五家七派。南宗流传时间长、地域广,说明更符合中国人的向往。


    第四,更关注当下的问题,而不是未来的。


    现在,很多人都会说要“活在当下”,这句话的理论依据在哪里?就是佛教《金刚经》中说到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说过去的过去了,未来的还未来,所以你要把握现在。所以释迦牟尼佛才会提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中第二支箭。这里有个典故,一个人进入森林,有人射一支箭过来,这个人把箭拔出来连肉也带出来了。他回去之后很恐惧,经常想起当时把箭拔出时连肉也拔出来的场景。所以,他每次看到伤疤就想到这个事情,都很痛苦。佛陀说,你这样等于每天都在中箭,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中第二次箭。所以慧能说要把握现在,强调关注当下的修炼。


    第五,关注人间的修炼,而不是天堂的。


    《六祖坛经》中有一段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意思是说,离开世间去寻找菩提,就像去寻找兔子的角一样。兔子是没有角的,就是说那样是找不到的。我们现在特别关注人间佛教,源头就在慧能的思想中。


    第六,关注人的修炼,而非佛的。


    太虚大师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就是说,修炼主要在人格上修行,出家人主要在僧格上修行。人成了,自然佛就成了,僧成了,自然就成佛了。首先要做人,做好人,先完成人,自然可以成佛。佛是由人成的,人的成佛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


(作者系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州开元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