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村”现象不仅关系到农村生活环境的宜居度,而且还对农村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是事关农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实现。
农村“垃圾围村”现象的成因
造成农村“垃圾围村”的原因除了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外,还有粗放的增长方式,以及在农村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垃圾治理相关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及时、不配套、不协调等因素。
粗放增长方式导致生产型垃圾向农村各个领域扩散。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农业、建筑业发展都很快,这在快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伴随着以上各类垃圾在农村的快速扩散。一是工业领域垃圾不断蔓延。在城市产业转型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大量生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选择了迁往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这使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废料,以及重金属等“原始”工业垃圾不断向农村扩散。二是农业领域垃圾越发严峻。为了追求农业产量,农民往往过度依赖于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再加上有些地方对污水灌溉、垃圾焚烧,以及人、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等不良习惯缺少有效监管,导致大量农地有机质缺乏,田地和河流污染严重。三是农村建筑领域垃圾也日益增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刺激了农村建筑业的发展。在缺少规划和管理的情况下,大量的建筑领域垃圾被随意倾倒、抛放,有些人直接把村庄道路、小溪小河、小坑小洼等地方当成了建筑垃圾的填埋或堆放场所。
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型垃圾急剧增加。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有“工业味”。除了剩饭、剩菜及蔬菜的根、叶、茎、皮等“传统”农产品生活垃圾外,塑料袋、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商品包装箱,以及一次性塑料桌布、筷子等“现代”工业品生活垃圾也越来越普遍。而且,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部分不文明的游客也加入了农村垃圾的“制造”大军。在大量不可降解的工业消费品垃圾面前,自然界的自我净化功能遭到破坏,农村正被越来越多的工业消费品垃圾所包围。
农村公共环卫产品供给滞后导致“垃圾围村”长期存在。目前农村的垃圾集中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密闭运输车等设施还远远不足。许多地方的垃圾处理都是借助于城镇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这大大降低了对垃圾的处理能力。此外,在资金保障、保洁队伍建设、问责机制等方面也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主要是依靠一些暂时政策和政府机构惯性在运行,缺乏长期性、稳定性。
治理农村“垃圾围村”的对策
治理垃圾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供给侧改革着力,从管好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在此基础上再来寻求化解之策。
加快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以减少“潜在”垃圾。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贯彻到产品生产、包装、宣传、销售及包装物的回收利用整个链条当中,通过宣传教育和法律、税收等方面手段促进商品包装的简洁、合理、实用,以从“源头”上减少“潜在”工业垃圾来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由过度依靠农药、化肥等投入转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适当降低农地开发利用强度,推广使用节本增效技术,科学利用农家肥,控制化肥、农药等施用量。鼓励建立地膜、农药瓶、化肥袋等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机制,减少农业垃圾的污染。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依靠技术创新,实施“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促进建筑垃圾的就地加工,将旧房石料、余泥、余渣、废钢筋、废铁线、建筑胶水等改造成可以再循环利用的石料或铺道砖等“新”产品或“新”资源,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增加农村环卫公共产品供给以治理“现存”垃圾。加快完善垃圾处理所需的硬件设施。要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逐步建成体系完整、科学合理的自然村、行政村、乡镇、县四级垃圾回收、处理、利用所需的硬件设施。进一步细化农村垃圾治理相关法规。进一步细化农村垃圾治理规划与设施建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完善农村垃圾处置的资金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资金筹措和投入机制,建立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制度。形成稳定的财政补助、社会帮扶、村镇自筹、村民适当缴费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明确保洁员、承包者、村干部、乡镇干部、县级环保部门,以及等各层级主官的具体责任。健全评价机制和问责机制。保障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垃圾治理的权利和热情。同时,还要加大农村环卫工作在干部考核当中的权重,这样,才能使广大干部真正认真对待农村“垃圾围村”问题。
提升公众参与农村垃圾治理的自觉性。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减少奢侈浪费,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号召村民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垃圾,提倡使用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的塑料薄膜和垃圾袋,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此外,也要对农村旅游者进行环保教育,助其形成良好的旅游习惯,减少乃至杜绝乡村旅游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