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充分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和联系界别、联系委员的桥梁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专门委员会关于2014年的工作综述,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总结,同时也是为接下来一年专委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坚实铺垫。
让每一件提案都能“落地有声”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和联系界别、联系委员的桥梁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本报从今天起特辟专栏,介绍全国政协各专委会过去一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亮点,敬请关注。
2014年,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有几个“第一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健全提案等多种协商方式,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提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提案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将提案办理纳入年度督察工作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推进提案办理结果公开的制度性文件。俞正声主席多次就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作出指示和批示。主席会议和主席办公会议首次研究确定重点提案、听取提案督办工作情况汇报。杜青林副主席、张庆黎副主席兼秘书长出席提案交办会,韩启德、罗富和、李海峰、陈元、卢展工、马飚等多位副主席分别带队开展督办调研、出席提案办理协商会、走访承办单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副秘书长、专门委员会驻会副主任首次牵头领办政协办公厅承办的提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为提案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2014年,全国政协共收到提案6101件,经审查立案5052件,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办复5041件,办复率99.78%。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6次,召开办理协商会7次,走访提案承办单位4次,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有关调研报告、视察报告、政协信息、重要提案摘报等作出批示43次。然而,这些数字还远远不足以涵盖一年的工作成果,提案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工作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力求让每一件提案“落地有声”,促使大量提案建议转化为政策文件和实实在在的措施,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增添了动力。
重点提案督办件件有实效
全国政协每年收到提案数以千计,从中遴选重点提案并进行督办是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2014年,根据新修订的《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精简了重点提案数量,使重点更为突出,同时凝聚工作合力,提升督办层次,使重点提案督办件件有成果。
每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都要召开重点提案选题协商会。2014年,根据《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规定增加了一个环节: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一闭幕,提案委员会就将所有立案提案送交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请大家从中推荐重点提案。在推荐基础上,提案委员会召开有提案委员会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部分提案承办单位参加的协商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从推荐提案中选出49件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经全国政协主席办公会议确定后,采取调研、视察、协商会、重要提案摘报等形式进行督办。这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及政协各专委会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是否深入、协商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督办效果。2014年两会上,民盟中央、农工党中央和部分委员提出了有关促进海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5月,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淦带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化解产能过剩,促进海工产业健康发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奔赴辽宁和江苏两省的葫芦岛、大连、无锡、南通、盐城、镇江等地调研。委员们走访码头,考察企业,与政府部门负责人交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然而,委员们了解到,船舶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海工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为此,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建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化解造船产能过剩,促进优化转型升级,做好海工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引导,大力推进技术研发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制定和实施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政策措施。
提案和调研报告建议最终被承办单位充分采纳,人民银行等7部委印发了《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财政部追加了高技术船舶科研经费1.5亿元。8月,全国政协以主席办公会议的形式研究关于促进海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负责提案承办的多个国家部委负责人介绍了办理落实情况,进一步提升了督办层次。
关于“以减负提质为重点,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提案,由罗富和副主席带队赴山东、天津调研督办,调研报告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教育部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生活”重点提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队进行督办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出台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重点提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队进行督办调研,国家发改委在编制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时,充分吸纳了提案和调研报告的建议,该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重点提案调研后,农业部等在起草《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时充分吸纳了提案和报告中的意见。在“加强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提案调研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已着手开展有关水利开发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
把协商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
提案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提、立、办、督”各环节都需要进行广泛、充分的协商,以寻求“最大公约数”,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把协商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以协商促督办,是提案委员会2014年工作的一大特点。
提案委员会积极搭建提办双方协商交流的平台,提办双方的沟通协商显著增强。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还亲自主持召开协商会、座谈会,当面听取提案者的意见建议。
提案办理协商会是提办双方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来自民进中央的提案党派代表高晓路参加了2014年6月召开的“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他说,会上坦诚开放的协商氛围让提办双方实现了更直接有效的沟通,“提案人能进一步了解承办单位的工作,承办单位也能更直接地听到提案人的心声。”
在这次会上,委员和提案人代表面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直言不讳,提了很多建议。“住房保障目的、原则都要在法律框架下予以界定。”“公租房要做到应保尽保,只租不售,这有助于调节房价和缩小收入差距。”“要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对这些建议一一给予了积极回应。会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吸纳提案中关于以法律法规形式确立国家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起草了《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并上报国务院。
承办单位与提案者面对面探讨问题,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推动决策更趋科学、合理。由于协商充分,2014年举办的7次提案办理协商会都有了看得见的成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主要意见建议被吸纳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中,为12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农业部吸纳提案意见,出台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有关文件。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主要意见建议已吸纳到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和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中。
提案委员会以协商促督办,不仅体现在提案办理过程中,还体现在办理前后。除了全国两会前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沟通提案准备工作,提案委员会还通过发布部委年度工作重点、提案参考选题等,拓宽委员知情明政的渠道。2014年底,提案委员会走访了中央宣传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和证监会,提案人代表带着问题上门,寓监督于走访、协商之中,与部委主要负责领导面对面探讨问题。走访推动了相关部委加大提案跟踪办理力度,也增进了委员对部委工作的了解,受到承办单位的欢迎。在走访证监会时,证监会主席肖钢还现场表示将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丰富与提案人沟通交流的形式。
事实证明,围绕提案办理工作开展的各类协商活动,通过沟通交流,让提案人更好地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尤其是增进提办双方的共识,实现提案的价值最大化,最终将提案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聚焦改革发展 创新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2014工作综述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创新协商方式,加大协商密度,增加协商深度,调动委员积极性,围绕重大经济改革课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双周协商座谈会、重点专题调研、界别考察活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重点提案督办……一年马不停蹄,换来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出的实招、谋的良策。
凸显议政特色 拓展协商深度广度
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协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委员会牢牢抓住协商议政特色,在拓展协商深度和广度上狠下功夫。特别是对一些社会广泛关注和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回避敏感问题,不忽视不同意见。
“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特高压输电建设”,因为建设的安全性一直被一些地方群众所质疑,核电项目遭到当地群众抵制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也一直是业界长期存在意见分歧的两个问题。
但发展核电和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不可回避。经济委员会为了承办以此为议题的两场双周协商座谈会,精心准备,多方寻求支持。
最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带队的“发展特高压输电,优化电力布局”专题组“吸收”了正反双方委员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一同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座谈。
扎实的调查研究是接近事实真相的唯一途径。围绕“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特高压输电建设”两个敏感议题,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先后赴北京、河南、河北等地进行了8次实地调研,召开了多场前期交流座谈会,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不断增强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推进核电建设,优化核电项目布局。”
“理顺监管体制,强化核安全监管,杜绝发生核泄漏事故。”
“要加快发展水电,积极发展风电,大力发展光伏发电。”
……
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有前期调研和座谈做铺垫,与会委员和专家充分发表了不同意见,进行了坦率的观点交锋,充分显示了协商民主的特色,也为中央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
另一场被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冠峰津津乐道的是2014年最后一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转变政府职能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简政放权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调整,也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自觉不自觉地从现实利益出发,对应该而且能够放的一些审批权不愿放。为了就此问题实现充分协商议政,从8月份开始筹备到12月底会议召开,经济委员会四个处室全部处于“战备状态”。情况介绍会、多次多地专题调研、内部分析会、总结研讨会体现了协商议政的“深”字;各界别委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相关部委负责人,体现了“广”字。由此,这场双周协商座谈会过硬的议政质量,也就在情理之中。
以“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为核心,经济委员会2014年共承办了包括上述三场,以及“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等5场双周协商座谈会。5场座谈会上报的5篇政协信息专报,均获得中央领导肯定。
“激活”界别动力 不断扩大议政参与面
界别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界别委员作用,对于提高政协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激发界别协商活力,扩大委员参政议政参与面?经济委员会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经济委员会,界别活动是参政议政的“老阵地”。2014年,经济委员会经济界、农业界委员开展的多项专题考察,在考察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我们整体打通了委员建言平台,将专委会活动与界别活动以及委员本职工作,三方面有机结合。渠道多了,平台顺了,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日益高涨。”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侯建民说。
经济界委员凭借敏锐的视角,重点围绕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互联网金融”和“信息消费”等经济热点领域进行考察。其中,9月份在浙江开展的“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专题考察,报送了信息专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需优化环境、创新监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
农业界界别活动是另一个“重头戏”。围绕“三农”工作的关键领域,经济委员会在北京顺义区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考察,形成了信息专报《新型智能化冷藏库建设技术值得关注》。两个月后,组织农业界委员赴浙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专题考察,报送了信息专报《总结浙江经验,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这两次考察形成的信息专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均给予重要批示。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普通的界别活动,其实内有“深意”:依托专委会平台,经济委员会在开展调研、考察、座谈会等活动时,专门有针对性地邀请熟悉相关领域的界别委员参加,增强了咨政建言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专题考察是经济委员会的一个农业界别活动。来自中国农业银行的政协委员参加活动。之后,中国农业银行专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意见》。通过政协平台优势与委员本职工作的结合,收获了政协工作和委员本职工作的“共赢”。
打造多方联动 提升履职科学化水平
经济委员会有一项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协商议政品牌活动———每当这项活动举办时,会议室座无虚席,很多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为了能旁听宁可一站几个小时———这就是一年两次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
在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的新形势下,经济委员会按照惯例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组织召开了两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经济领域的资深委员和专家学者分析宏观经济态势,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就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议政建言。委员们提出了理性看待经济运行增速放缓、树立改革是最好的调控理念、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等建议,成为公众解读宏观经济形势的“风向标”。
一场分析会缘何如此热门?背后凝聚了经济委员会为增强活动专业性和针对性所做的努力。宏观经济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了使分析会体现实效,经济委员会、相关部委、相关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联动”,务求全面深刻真实地反映问题。
“联动”还体现在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经济委员会“两支力量”之间——将全国政协重点工作与地方政协的现实需要相结合,通过调研、考察、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地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了各级政协之间合作交流,构建协调配合、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
在吉林省合隆镇陈家店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带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题调研组深入众一蔬菜合作社、众一农机合作社及嘉和社区等地进行实地走访,了解了合作社经营规模以及土地流转、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情况,反映了吉林省首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破解农民和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典型。三个月后,调研组再赴江西调研,助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瓶颈制约。综合两地调研实际,最后形成的《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题调研的报告》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重要批示。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型国有林场体制转型”、“资源性产品价税改革”……在经济委员会全年开展的一系列重点专题调研中,“纵横捭阖”“交叉联合”的魅力无处不在。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经济委员会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为的是不断挖掘政协协商议政的“深水井”,让委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时,更积极踊跃、更得心应手,让政协的实招良策更有质量,更有分量。而这,也是新的一年里,经济委员会继续为之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围绕人资环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献计出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2014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工作要求和常委会工作部署,选择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涉及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为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好基础性作用。
据了解,人资环委2014年全年共承办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完成专题调研11项,组织重要会议活动13项。有14份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40人次批示,所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亮点
依托重要平台开展协商议政
按照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计划,人资环委2014年承办了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委员和专家共同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提出落实国务院有关规划,把工程后续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建立库区及上游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建议。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关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的建议》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前,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和考察,使不同观点和意见在会上得到充分的交流交融交锋。委员们建议要科学有序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相关行业的发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报送的《关于加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物的建议》政协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
此外,人资环委还与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共同承担第六次常委会会议第六专题讨论会议的组织工作。组织常委、委员和专家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题,就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推进绿色消费、深化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聚焦
围绕重要问题深入调研献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口政策、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深化改革目标,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人资环委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中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重要问题,组织委员会委员深入调查研究,为改革发展献计出力。
人资环委选准主题、集中发力,重点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组织“完善生育政策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专题调研组赴浙江、重庆开展调研,建议毫不动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谋划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问题,做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的统筹衔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批示有关部门在完善生育政策时参考调研组提出的建议;组织“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生态补偿机制”专题调研组赴四川、山西、福建等地开展调研,提出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生态补偿条例》,探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等建议,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批示;组织“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专题赴陕西、广东开展调研,提出了科学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路线图、修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等建议,并就核电发展战略提出专门建议,以调研信息专报形式上报。
人资环委围绕海洋湿地、森林、土壤等不同形态的生态系统面临的保护问题,就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重要问题积极建言。组织“沿海滩涂开发与保护”调研组赴河北、辽宁等地开展调研,提出制定沿海地区整体开发与保护规划,从严控制围填海项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重要湿地保护区等建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就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8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一行专程到政协与调研组座谈,面对面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就“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人资环委主任贾治邦率队赴宁夏、陕西、内蒙古等省区调研,建议提升工程战略定位,制定《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条例》,启动退化林分修复工作,推进防护林建设可持续发展;针对黑土地退化问题,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吉林、黑龙江开展调研,提出建议加强立法保护,试点探索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推行保护性耕作制度,尽快实施表土剥离措施等,促成国土资源部酝酿多年的全国耕地耕作层表层土壤剥离利用现场会的召开。
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是2014年人资环委坚持的方向之一。近年来,人资环委持续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去年就“完善新型城镇化中土地配置与投融资机制”专题组织委员赴山东、江苏开展调研,形成的报告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的交易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增值征收资本收益税等建议;就“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问题,委员会按照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指示,专门就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召开专题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马培华率队赴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开展调研,提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系列意见建议;2010年至2011年,人资环委就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开展了调研和对口协商,直接促成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了巩固试点工作成果,按照全国政协领导批示,人资环委主任贾治邦、副主任张基尧率队再次赴浙江、安徽调研,就做好试点期结束后的后续工作,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调研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和国务委员杨晶的批示。
品牌
选择重要议题搭建多种平台
就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要议题召开会议,搭建多种形式的议政平台,让政协委员与党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一起论政协商,为委员知情明政、参政议政搭建平台,也是2014年人资环委工作的一个亮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关注森林”等传统会议活动就已经成为人资环委着力打造的“品牌”活动。
5月,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召开“治理船舶污染,保护江海环境”座谈会。组织相关部委、委员、专家就治理船舶污染座谈协商,报送了《重视并加强船舶污染防治》信息专报,提出尽快出台船用燃料油国家强制标准和船舶排放国家限制标准、淘汰落后船型等建议,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等领导批示;9月,召开人口与发展座谈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有关民主党派、地方政协、相关部委和专家学者,共同为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与社会进步协调促进、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建言献策,报送了《关于我国人口与发展的建议》政协信息专报,提出把人口发展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中统筹谋划,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充分释放人才红利等建议;11月,举办第七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以油气资源与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邀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等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与委员和专家学者共同就油气资源保障与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与行动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为“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战略安排建言献策。
2014年,人资环委继续深化与部门、党派、地方的合作,就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协商。联合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建立了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联席会议和协调会议制度,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组织开展了“童眼观生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体验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入课本、进课堂;与民革中央就启动黄河上游基础性、控制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展联合调研;与民进中央共同承办“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问题”双周协商座谈会,联合举办“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与民盟中央等单位共同主办“2014绿色经济遂宁会议”。
经验
精心谋划选题发挥委员作用加强自身建设
2014年间,人资环委在确定调研、议政选题时确定了三个原则:一是选择具有战略性、全局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和期盼解决的问题;二是选择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子孙福祉的问题,以小切口体现大战略,以小问题的突破带动大问题的解决;三是选择各部门有积极性,但一个部门又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把各部门协调起来,利用各自优势,更好发掘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
为充分调动委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人资环委加强了对各项调研和会议活动的统筹安排,在尊重委员意愿的基础上,确保所有委员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注重发挥委员专业优势,优化调研座谈参加人员结构。
人资环委自身建设也在2014年得到强化,为委员履职做好参谋服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坚持学习好、联系好、服务好“三好”要求,积极发挥统筹协调联络服务作用,切实当好参谋助手。认真落实中央和全国政协有关规定,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狠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强化作风和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政务性和事务性服务水平,保证了委员会和委员各项履职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围绕中心创新履职 发挥优势献计出力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主任张玉台对委员会的工作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要紧紧把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本着“少而精”、“专而深”的原则,着力于改革与发展,选择国家“十二五”规划贯彻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教育、科技、文化、医药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领域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通过专题调研、考察、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积极调查研究,广泛凝聚共识,向党和政府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
2014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用这样一组抢眼的数据对这些要求作出了回应:承办2次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次常委会专题讨论会,组织开展12项专题调研和考察、3次专题座谈、1次界别协商座谈会、7次界别委员活动、1次出国考察,牵头督办1项重点提案,先后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体育“下基层”活动4次和教师节慰问活动。报送专题协商会报告2篇、双周协商座谈会信息专报3篇、专题调研报告7篇、出国考察报告1篇、政协信息专报5篇、工作简报8篇。多项工作及成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共获批示18人次。
2014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对专委会工作的要求,立足自身特点,发挥界别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政协工作大局,聚焦深化改革,认真履行职能,积极议政建言,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围绕中心工作聚焦深化改革
2014年,委员会围绕中心工作,根据全国政协年度协商工作安排,认真承办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与承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有关专题讨论会,务实推进协商民主实践。
承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承办“贯彻落实《全面健身条例》,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双周协商座谈会,与民盟中央共同承办“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与农工党中央共同承办“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负责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常委会“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专题讨论会。围绕协商议题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相关专委会、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社会团体及相关界别委员的作用,保证会议发言的水平和质量。
“上述会议共邀请委员、专家学者180余人参加,其中110余位委员在会上作了预约口头发言或即席发言。会议分别形成以全国政协党组名义报送中共中央的专题协商报告会2篇、双周协商座谈会信息专报3篇、常委会大会发言1篇,围绕相关议题提出了切实的意见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驻会副主任常荣军介绍道。在办公厅简报第5期上,俞正声主席作出批示,刘延东、杜青林等领导同志也分别在相关报告、简报、政协信息上作出批示,对提出的意见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为聚焦深化改革,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还针对我国相关事业发展领域的重要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考察、座谈,积极推动科学发展。教育方面围绕“西部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赴广西、青海、新疆调研。科技方面围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点提案的督办,赴山东、辽宁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赴江苏、四川、湖北调研;围绕“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推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赴山东开展专题考察。文化方面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赴安徽、福建调研。医药卫生方面围绕“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赴山西、四川、北京调研;召开“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专题座谈会。体育方面围绕“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赴福建、云南调研。
丰富活动方式开展对外交流
为了为委员知情明政建言献策创造条件,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还多次组织开展界别委员活动。组织文化艺术界委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文艺繁荣发展建言献策,赴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展专题考察座谈;组织教育界委员赴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开展“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专题考察;组织科技界、科协界委员,赴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参观考察;组织医药卫生界委员赴中国疾控中心考察我国疾病预防控制进展情况。
“这些活动通过发挥委员会联系界别的作用,有效地帮助委员了解基层情况,为更有针对性议政建言创造了条件。”常荣军说。
深入基层,组织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和送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下基层”活动,助推民生事业发展,也是2014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积极开展的活动之一。他们组织委员赴安徽省贫困地区舒城县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向基础教育学校捐赠教学设备和图书,给优秀教师发放慰问金,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学生及书法爱好者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委员赴贵州省毕节市开展“送科技下基层”活动,为当地捐建多媒体教室、中学科技馆、基层图书室、网络书屋等,举办科普讲座、农业技术咨询和科普大篷车活动;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委员们还赴辽宁、黑龙江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实地走访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举办慰问演出,为基层社区、连队、边防哨所现场创作并捐赠书法作品,为乡村捐建文化设施项目;赴云南开展的“卫生三下乡”活动和赴四川省开展的“送体育下基层”活动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通过上述活动,既向群众展示了委员们的才学和风采,又了解了基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情况,为促进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俞正声主席在送体育下基层活动简报上批示:“这个办法好,既了解情况,又帮助了基层,发挥了政协委员的独特作用。”
2014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还围绕重点协商调研选题开展对外考察交流。结合委员会承办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组成“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题组,赴美国、加拿大开展考察交流。专题组走访了美国纽约、休斯顿和加拿大温哥华、渥太华等地相关政府机构以及大学、职业技术院校等,通过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两国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形成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此外,2014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还按照国务院法制办意见,组织委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公用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按照教育部来函意见,组织委员就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承办全国政协2014年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与全国政协书画室、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共同主办“团结·和谐———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与中华出版促进会联合主办“苏士澍推广汉字体验教育展”并与广东省政协等方面共同举办“中国端砚精品展”等。
创新工作机制注重科学统筹
在2014年的工作实践中,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也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自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委员会各项工作出成果、见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委员会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为会议召开和有关文件的出台建言献策;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专题调研等。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使各项工作跟得上节奏、踏得上节拍。”常荣军表示。
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是提高政协履职能力的基础和关键。2014年,委员会着重搭建协商议政平台、专题调研考察平台,将体现委员主体地位和作用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努力拓展委员发挥作用的平台。
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委员履职渠道,是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方法。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2014年除了组织专题考察、学习座谈、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监督性专题调研,还进一步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完善机制,搭建协商民主平台,并将委员会年度重点任务与国家专项课题研究相结合、将委员履职平台向基层延伸。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还注重科学统筹,在继承创新中着力把握工作内在规律,提升工作的协同性整体性。委员会把握调研、协商座谈、成果形成的内在联系,将参政议政同有关工作统筹考虑,提升了工作成效。一是将会议与调研有机结合;二是将委员会牵头督办的重点提案同调研、协商座谈会结合起来;三是通过重点调研选题,与地方政协形成合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四是促进形成议政建言成果转化和反馈机制;五是将下基层和慰问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有关批示精神、专题考察、全国政协机关扶贫工作等集合起来,使一项活动发挥多元作用、产生叠加效果。
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切实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新成效,也是2014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一直努力的方向。2014年,委员会工作强度大幅增加,常常是多项重要工作同时推进,委员会及办公室切实做到教育实践活动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进一步建立健全委员会重点调研项目遴选机制,完善调研工作规范,特别是强化了事前、事中、事后的研究性工作,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的新成效。
“委员会一年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果取得,离不开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政协领导的正确决策,离不开国务院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有关团体以及地方政协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离不开委员及相关各界别委员的积极参与。”
张玉台表示,委员会2014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调研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实际情况不够,对问题深入研究不够,在调研成果形成过程中集中委员智慧不够等问题,2015年,委员会将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选择我国教科文卫体事业发展领域的重要改革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务实建言,努力促进“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政协事业不断进步。
在务实创新中不断前行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建议把依法治国问题列入明年重点调研计划。”“不能光关注老有所养,还要重视老有所乐。”……在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相聚一堂,畅谈过去,展望未来。盘点2014年,“务实”、“创新”成为大家心中的关键词。
一直以来,全国政协社法委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就促进就业、规范分配、完善保障、维护权益、创新社会治理、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讨,积极建言。2014年,全国政协社法委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保障民生出实招、谋良策,取得突出成绩。
加强创新,推进协商民主
十二届全国政协以来,协商形式不断创新,协商密度不断加大,全国政协社法委积极适应全国政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与时俱进。2014年,全国政协社法委分别承办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和2次专题座谈会,并承担了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七次常委会的议题调研工作。如何丰富协商内容、拓展协商形式、提高协商质量,成为全国政协社法委的关注重点。
2014年3月20日,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机关召开。尽管时间紧迫,全国政协社法委仍在会前组织了多次座谈会,并赴山西进行实地考察,为会议的顺利召开打下良好基础。
会上,委员们提出,把“以人为本”理念和“安全发展”战略写入《安全生产法》;强化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健全法律责任,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会后,各方和社会反响良好,俞正声、杜青林、张庆黎等全国政协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张德江、李建国等全国人大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安全生产法》时参考。值得一提的是,会上提出的80多条意见和建议,有17条在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中得到体现。许多与会者评价,“这是全国政协第一次高规格的立法协商活动,为协商开拓了新领域。”
为提高协商质量,全国政协社法委坚持专题调研与协商议题相结合,以深入调研提高协商质量,以有效协商转化调研成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建筑工人工伤维权”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之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全国政协社法委调研组先后赴北京、江苏、湖南开展调研,与有关部门反复沟通协商。人社部、住建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四部门以社法委的调研成果为基础,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2014年11月13日,由社法委承办的“建筑工人工伤维权”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重点就此协商讨论,以期完善并推动其尽早出台。
坚持问题导向,对涉及重大民生的政策,从提出问题开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直至推动问题解决。这种参与协商的创新、做法,体现了全国政协社法委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
在重大决策形成过程中及时召开专题座谈会,搭建起使协商成果直接进入决策的协商平台,也是社法委坚持的协商民主形式。为承办好“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座谈会,社法委精心筹备,注重细节,专门邀请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代表出席。会后,据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统计,会上提出的8条建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得到体现。
立足调研,推动成果转化
对社法委而言,专题调研工作一定要坚持调、研结合,注重研讨,既深入实际掌握真实情况,又组织委员反复研讨,充分发表意见,集合众智,最终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推动成果转化。
一年来,社法委发挥自身组织特点和人才优势,围绕依法治国和保障民生两大领域,选择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有能力完成的议题共开展了8项专题调研,回首每一次调研,无不凝聚社法委上下的智慧和心血。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体制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社法委对该专题不仅在国内开展调研,还组团赴瑞典、丹麦、德国考察。调研要精耕细作,报告起草更要注重将提出的建议落实在政策层面,以期达到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效果。根据国内、国外情况,社法委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及常委会发言稿。报告得到曹建明检察长的高度评价,并表示人民检察院要更加自觉地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定期通报检察工作、听取意见建议的机制。
这种注重转化,狠抓落实的工作方式,并不是社法委的“个例”。实际上,2014年以来,社法委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等多个专题调研,除了综合运用调研报告、大会发言、政协信息、简报等形式及时报送有关成果,社法委还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和联系,加强对报送意见和建议的跟踪反馈,努力促进成果尽快得到转化、取得实效。
注重联络,发挥委员作用
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这个关键环节。如何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社法委对此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
打铁先要自身硬。政协委员往往是某一方面的代表,掌握了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甚至可能是某一行业的权威。但是,参政议政不仅需要某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现代知识结构,尤其是当今信息时代变化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参政议政,政协委员需要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知识。为此,社法委不断适应新形势,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委员知情明政,提升履职能力,通过提供精细化服务、及时反映委员意见和建议,为委员履职营造良好的环境。
政协组织好比一个大舞台,为了让政协委员在这个舞台上“唱好主角”,社法委积极为他们“搭好台、布好景、调好音”。在坚持做好政协会议发言交流提案等传统平台的基础上,努力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协商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委员议政建言搭建更多平台。
记者还了解到,社法委组织的多数活动,都事先通知委员,方便委员选择参加。专题组赴外地调研,尽可能邀请当地委员加入。社法委还组织了妇联界、福利保障界的界别活动,使该界别的委员有更多知情明政、参政议政的机会。委员们切实贯彻八项规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认真研讨论证,积极建言献策。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务实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总体而言,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中央有关部门紧密合作中完成的。比如,“《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是与国务院法制办沟通后确定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与民革中央共同承办的;“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座谈会,是与中国法学会联合承办的;多年来对“社会组织”专题进行的连续调研,是与民政部联合进行的;“建筑工人工伤维权”专题调研,更是邀请了人社部、住建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负责同志全程参与。
“社法委主任、副主任多次带队走访中纪委、中央政法委、中央党校、社科院、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安监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法学会等,虚心讨教、深度沟通、真诚协商,为搞好协商座谈和专题调研打下重要基础。”全国政协社法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每年举行一次由各省级、副省级政协社法委参加的工作座谈会,更是全国政协社法委与地方政协社法委互通情况、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增进合作的会议,对彼此改进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今年社法委创新工作,实现多个‘第一次’突破:选择一件法律修订草案举行双周协商座谈会,是第一次;通过一项专题调研促使有关部门出台规章切实解决问题,是第一次;参与议题调研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集中讨论党的作风建设,是第一次;中央全会文件大量采纳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承办的专题座谈会上的意见,也是第一次。”回首2014年,全国政协社法委驻会副主任顾伯平感触良多。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不足。”顾伯平进一步表示,在今后工作中,社法委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水平,为全面深化改革献计出力。
聚焦改革谋发展真情履职又一年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6项专题调研;近40篇调研报告、简报、政协信息;29次国家领导人批示;首次以“中宗和”名义赴台参访……翻开2014年全国政协民宗委的工作日历,一股务实创新、扎实高效之风扑面而来,一件件提案、一页页报告,无不记录着民宗委上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
2014年,全国政协民宗委在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围绕民族地区产业布局、职业教育和就业、宗教教职人员社保、农村宗教事务管理等重点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履职献计,成绩突出,亮点纷呈。
聚焦改革发展持续跟踪调研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2014年,全国政协民宗委以发展的眼光,主动作为。2014年5月,民宗委调研组就“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赴贵州、湖南调研。调研组深入黔西南、黔南、黔东南、湘西四个自治州和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怀化市,实地考察了15个州、县(市)中职、高职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与当地党政部门、教育工作机构和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座谈交流。针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合理配置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缩小地区差距,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多条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民宗委将提案督办与调研相结合,在调研中重点督办了全国政协委员陈际瓦《关于加快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不仅加大了提案跟踪督办力度,也推动了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抓住制约国民经济特别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持续跟踪调研,是民宗委工作的一大特色。2004年起民宗委持续对武陵山扶贫开发问题进行调研,2012年起对滇桂黔石漠化问题进行连续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2013年,民宗委将目光投向乌蒙山片区并开展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对国务院形成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决策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了深化调研成果,跟踪了解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特别是中办、国办《关于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2014年9月,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杜鹰率民宗委调研组再次赴乌蒙山片区进行重访调研,并最终形成了《关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加大交通投入、优先发展教育、发挥金融服务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多条建议,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重要批示。
除了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点问题持续发力,民宗委还积极关注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条件下民族宗教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分析研判,提出真知灼见,为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足自身优势坚持正面发声
尽快让宗教教职人员纳入社保体系,是广大宗教教职人员的心愿和期盼。从2009年起,民宗委就持续关注并推动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2014年,针对国家有关部局相关文件落实情况,民宗委开展了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政策落实问题的跟踪调研,并提出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和督促检查、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等建议。俞正声、刘延东、杜青林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宗教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解决宗教界实际困难,继续提高这一特殊群体的参保率。
为更好地促进宗教和睦,民宗委还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比如就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问题调研,针对农村信教人数过快增长,宗教热、宗教活动混乱的现象存在,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传播时有发生,境外宗教渗透不断加剧,基层宗教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等问题,提出把农村宗教工作列为党的农村工作及农村社会治理重要内容,努力探索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新思路,修订完善《宗教事务条例》,切实加强基层宗教工作力量等建议。特别是专门对新疆南疆地区反分裂斗争中的宗教问题进行调研,对进一步做好新疆宗教工作提出建议。
2014年,民宗委在加强与台湾、香港宗教界沟通联系方面有所突破。应台湾妈祖联谊会之邀,民宗委首次以“中宗和”名义赴台参访,分别会见连战、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高雄党部主任、台湾“立法委员”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妈祖信仰团体负责人,多方宣介大陆对台政策及宗教政策,扩大与夯实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统一的民意基础。台湾宗教界普遍表现出与大陆宗教界增进交往的强烈愿望。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在参访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敌对势力竭力在民族、宗教问题上打开瓦解、分裂我国的突破口。为此,民宗委坚持就民族和宗教领域的重大、敏感问题正面发声,在涉藏、涉疆、涉民族宗教有关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重大问题上决不含糊,力争不缺席。
“要从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交往交流交融、反对宗教狂热和极端主义、反分裂斗争、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好民宗委特有的优势,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民族宗教方面的难题。”据全国政协民宗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民宗委分别通过多家媒体,就西方为何在涉藏涉疆问题上同中国过不去、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要综合施策、民族工作应向交流交往交融使劲等问题,积极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支持党和政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新疆“5·22”暴恐案发生后,全国政协民宗委及时组织委员座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揭露暴恐分子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罪恶本质,维护安定团结局面。
搭建协商平台汇聚履职合力
9月11日,由民宗委承办的“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及对策”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民族8省区和8个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委员,针对民族地区就业岗位少、低端化、障碍多等问题进行发言,提出积极发挥政府支持和引导作用、提供切实可行的就业政策保障、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和能力、为农牧区群众转移就业提供特殊帮扶等建议。
这是一场让全国政协民宗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津津乐道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充分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与会委员和专家充分发表了不同意见,进行了坦率的观点交锋,充分显示了协商民主的特色,也为中央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会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落实俞正声主席的相关讲话精神和协商意见,会同水利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对水库移民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水库移民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提出集中力量解决特困移民生产生活问题,抓紧制订《移民条例》和《耕地占用暂行条例》。
如何更好地发挥界别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是民宗委一直在进行的探索。近年来,民宗委开始召开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座谈会,这也成为民宗委工作的一个特色和品牌。2014年10月、11月分别召开的两次界别座谈会尤为成功,很多委员积极参与,提前调研,收集情况,准备发言。有的全国性宗教团体专门向各地征集问题和意见。大家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就推进依法治国在民族宗教领域的落实、全面正确地解读和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增进“四个认同”,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大问题,提出很有分量的建议,体现了民宗委搭建议政建言的平台作用。
不仅如此,近年来,民宗委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会议,学习中央精神,通报工作情况,交流研讨问题,增强全局意识,“以会代训”,成为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民宗委沟通联系、开展工作的有效抓手。去年12月上旬在宁夏召开的“全国暨地方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研讨会”,总结交流了近年各地政协民宗委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及搞好协商议政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研究如何发挥政协民宗委优势、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思路,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汇聚多方力量,才能优势互补。除了会议,民宗委还以重大课题为纽带,多次邀请地方政协相关专委会协同调研、加强同地方政协的合作,提高调研成果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民宗委委员来自不同党派团体、不同民族、不同领域或部门,还有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专业、工作环境和思考角度各不相同,把大家的积极性和潜力都调动起来,正是民宗委特有的优势。在新的一年里,民宗委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同党政相关部门合作,使建议更符合实际,更易转化为政策措施并推动解决具体问题。
围绕港澳台侨工作大局发挥政协独特作用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2014年,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在常委会会议和主席会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俞正声主席关于政协工作、港澳台侨工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港澳、对台、侨务工作大局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独特作用,较好地完成了调研考察、访问交流、接待来访、会议和活动等工作任务。
着力凝聚和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深入做好团结联谊和参政建言工作
2014年,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注重加强与港澳委员为主体的爱国爱港爱澳社团的联系。在2013年邀请香港友好协进会组团访京之后,首次邀请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组团访京。俞正声主席会见了访京团一行,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对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先后接待了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访京团、澳门新任省级和副省级市政协委员研习班、中澳法学交流基金会访京团等12个爱国爱港爱澳社团访京团组,510多人次。2014年,全国政协和港澳台侨委员会领导应邀赴港澳出席多场活动,对港澳委员的工作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委员们深受鼓舞,对团结爱国爱港爱澳力量作出新的贡献。
委员会支持和鼓励港澳委员为推进香港政改发声出力。围绕香港政制改革相关问题,孙怀山常务副秘书长、杨崇汇主任等委员会领导及时学习传达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接触委员,深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鼓励港区政协委员在推进政改、反对非法“占中”斗争中发声出力。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充分发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在香港政改中作用的报告》,报全国政协领导批示,送国务院港澳办和香港中联办参阅。
为实现爱国爱港爱澳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委员会重视做好港澳青少年工作。港澳台侨委2014年开展了加强港澳青少年工作专题调研,提出进一步发挥政协优势,做好港澳青少年工作,要明确政协开展港澳青少年工作的定位及重点,加强对港澳政协委员开展青少年工作的支持和引导,积极探索,丰富政协港澳青少年工作内容;开展“第三期澳门青年人才上海实践计划”,组织28名澳门青年赴上海就“一国两制”理论、中国当代政治制度及人民政协理论、上海经济社会建设等课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学习和在行政部门、社区街道的社会实践,并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着力做好港澳青少年来访团组接待工作,向港澳青少年介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政协情况,勉励港澳青少年肩负起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历史重任。
此外,委员会还就“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问题”在北京、香港和内地相关省市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支持港澳特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接待能力;完善法规制度,加强规范监管,加大正面宣传引导;规范签证管理,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强陆路口岸建设,规范关口通关秩序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个人游”政策,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港澳台侨委积极为港澳委员知情明政、参政议政搭建平台,组织情况通报会,及时向港澳委员传达政协十二届六次、七次、八次常委会精神,并邀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作经济形势报告;组织港澳委员赴江苏、陕西、四川等省考察,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三秦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澳陕文化交流合作新机制”、“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情况”等进行深入考察。受办公厅委托举办港澳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培训班,为港澳委员知情明政,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熟悉人民政协工作提供平台。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不断加强同台湾各界人士的交流互访
2014年,港澳台侨委员会不断巩固和深化与台湾民意代表等机构人士交流的机制。举办“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与台湾民意代表机制化交流五周年座谈会”。俞正声主席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见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参访团并发表重要讲话,鼓励深入总结五年来双方机制化交流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组织“政协委员联谊会交流参访团”赴台参访,围绕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紧扣农渔业交流合作的主题,着力做台湾岛内基层民意代表和农民渔民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参访效果。会见了多位岛内政商界重要人士,在台北举行了“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专题座谈会,邀请30余位台湾现任和退任民意代表及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两岸经贸问题、两岸农业渔业交流合作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座谈。
组织“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交流参访团”赴台参访,巩固了以河洛文化为载体的交流平台。参访团考察台湾有关社团机构、院校,了解两岸文化交流情况;深入基层县市,接触了解基层民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两岸道德精神家园”为主题,与台湾相关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应邀赴台出席第五届“ECFA海峡两岸暨香港民间经贸合作论坛”,参加陕西省政协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参访。
委员会邀请并接待台湾中华侨联总会参访团、台湾民意代表助理工会参访团、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参访团等13个团体,262人次参访大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同属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委员会领导分别会见参访团一行,通过多层次、多平台的交流互动,努力拉近与台湾人民的距离,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强化民族认同。
委员会组织调研组赴山西省、陕西省,就推动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行专题调研,围绕合作机制的组织领导、品牌建设、责任考核、政策支持保障、发挥政协作用等内容提出意见建议;委员会配合全国台联组织全国政协台联界委员赴河南省,围绕河南的根亲文化、南水北调工程情况、在豫台商投资生活情况及豫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等进行考察调研。
在厦门举行的“海峡论坛期间”,港澳台侨委员会以“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为主题,主办第十二届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积极发挥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与台盟中央等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国画艺术交流展”,展出两岸画家创作的136幅国画作品,搭建两岸艺术家联谊交流的平台纽带、宣传“两岸一家亲”理念。
加强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团结联谊,进一步增强政协侨务工作实效
2014年4月,港澳台侨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以“破解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为题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形成了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增加对华文教育的投入、重视建立海外中国国际学校等五方面的建议,以政协信息专报形式报中央领导。通过此次协商座谈会,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华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了有关部门和机构抓紧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工作部署,在国务院侨办召开的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产生热烈反响。
2014年,委员会继续做好邀请海外侨胞列席政协大会相关工作,邀请来自21个国家的35位海外侨胞列席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引导和鼓励海外侨胞珍惜政治荣誉,了解中国政府对内对外大政方针政策,了解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团结一心共圆“中国梦”。组织海外侨胞围绕常委会会议题建言献策,围绕十二届政协第六次常委会会议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向海外侨胞中的专家学者征集建言献策文章,精选12篇提交常委会参阅,并将相关建议送交有关部委;组织列席海外侨胞回国考察,让海外侨胞更多了解中西部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巩固了列席工作成效,深入体察中国国情,进一步夯实团结海外侨界代表人物的信念基础和感情基础。
通过组团出访、接待来访团组等形式,港澳台侨委员会深入了解侨情,以侨为桥,为公共外交服务。2014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率团赴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访问,进一步推进和往访国议会的友好交往,同三国继续就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加强合作关系,考察三国侨情,就当地侨胞创业发展情况听取侨胞意见建议,就重视研究中东欧区域侨胞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该区域的华侨华人工作等内容提出意见建议。此外,委员会领导还率团赴俄罗斯、瑞士、比利时、马达加斯加、安哥拉等国家访问,了解各国侨情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听取海外侨胞对国内侨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14年,港澳台侨委员会接待来访团组6个,总计180余人次,向海外多个侨社致发贺信贺函。通过接待来访的海外侨团、侨社,积极宣传介绍人民政协的历史和协商民主制度,了解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关注侨界新生代学习中华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拓宽推进人民政协侨务工作。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侨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一直是全国政协关注的问题。2014年,港澳台侨委员会组织委员赴新疆、广西、云南等地调研考察,提出要顺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从“大侨务”的高度来谋划推动新疆侨务工作,建议尽快开展海外涉疆侨情普查,切实加大做疆籍侨胞工作力度,加大对新疆贫困归侨侨眷的帮扶力度,并就中国与东盟合作情况、边境贸易和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侨务工作进行了深入考察了解。
抓重点谋良策展活力增实效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对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而言,2014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调研、考察、出访、邀请并接待来访,承办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国际形势分析会……排得满满的日程表,浓缩了委员会一年的辛劳和努力。在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外事委员会立足自身优势,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线,以加强专题调研和对外交往为支撑,以办好双周协商座谈会为重点,切实履行职能,成绩颇丰。
着力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履职要抓住重点、找准切口、集中用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2014年,外事委员会紧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条工作主线,统筹安排系列调研、双周协商座谈会、出访来访、国际形势分析会等方面工作,提出许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受到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有关方面重视。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助推区域大合作,打造互利共赢利益共同体和发展繁荣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2014年,外事委员会一共组织了5次调研和考察,其中4次跟“一带一路”有关。
就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专题,外事委员会先后赴陕西和新疆、甘肃进行两次调研。这三省区同古丝绸之路历史渊源深厚,现在,三省区都希望抓住机遇,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扮演新角色,发挥新作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外事委员会提出加强统筹协作、发挥好市场作用、加快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建立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新机制、加强投融资体制创新、做好公共外交工作等建议。
就“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专题,外事委员会先后赴浙江、福建和广西、广东、海南进行调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构想提出后,国内相关省市区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力求在国家总体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外事委员会提出注重“一带”与“一路”建设相衔接、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邮轮产业和邮轮旅游、务实提升海上合作水平等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把调研活动与重点协商议题结合起来,实现调研与协商互促共进,扩大成果的转化利用,是外事委员会2014年工作的一大亮点。2014年8月,外事委员会承办第17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重视的问题座谈交流。此前,外事委员会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会上,18位委员和专家以调研为基础踊跃发言,提出了研判应对各种因素影响、融合沿线国家需求和利益、重视交通和物流产业建设、加大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搭建金融支持平台等十多方面建议,为规划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弘扬丝路精神、宣传“一带一路”也是外事委员会2014年对外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外事委员会多次就“一带一路”问题与有关国家相关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外事委员会还以贯彻落实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为主题,召开了国际形势分析会。与会委员围绕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行研讨,就做好我深化改革开放政策的对外解读、营造贸易便利化环境、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一带”与“一路”建设相结合等问题提出建议。
2014年,外事委员会还赴上海、江苏,考察在华外资企业情况,提出把利用外资工作放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局中谋划和推进,通过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国内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利用外资成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等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
对外交往是外事委员会一项重要工作,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通过出访和邀请接待来访,达到加深彼此了解、深化传统友谊、推动务实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目的。
2014年,外事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了缅甸、巴林、约旦、吉尔吉斯斯坦、阿曼、巴西、墨西哥,邀请并接待柬埔寨、约旦议会相关机构来访,外委会领导分别会见了爱尔兰、泰国、伊朗等国来访团组或驻华使节。在上述活动中,与外方就国际形势、双边关系及彼此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流,取得广泛共识。同时,积极宣介中国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2014年,外事委员会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两次召开国际形势分析会,就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周边公共外交中重视华人华侨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问题深入研讨。委员们发言踊跃,充满真知灼见。国际形势分析会已成为外事委员会履职尽责的有效平台。
扎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外事委员会始终坚持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2014年,外事委员会注重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召开全体会、主任会,深入学习中央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全国政协领导的新要求。调研考察及出访前召开座谈会,邀请相关部委介绍情况,了解国家相关部署。召开国际形势分析会,学习国家外交大政方针,就做好对外工作深入交流。通过学习研讨,委员们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了履职能力和水平。
外事委员会注重创新委员履职形式,将组织外事委员会活动同开展对外友好界活动结合起来,将发挥外事委员会整体作用与发挥委员个人专长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工作内容、载体、渠道和平台,进一步调动委员积极性,丰富深化履职成果,开创了充满活力的工作新局面。
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履职尽责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14年工作综述
组织推动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及对台港澳和海外的史料交流工作,完成本届新任政协委员集中学习培训工作,围绕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献计出力……2014年,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立足特色,发挥优势,认真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文史工作可圈可点
组织推动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及对台港澳和海外的史料交流工作,为广泛团结海内外各界爱国人士、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是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重要职责,2014年,文史委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可圈可点。
开展沿海城市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史料征编是贯穿文史委2014年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从4月组织召开14个沿海城市开放史料征编定稿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所征集的史料进行审定,印发《14个沿海城市开放史料征编定稿会议纪要》,到7月召开西部大开发史料征集专题研讨会议,研究确定征编方案,再到11月召开汇稿会,研究解决征编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文史委的工作一直井然有序,截至2014年底,沿海城市书稿征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西部大开发史料征编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开展抗日战争史料征编工作也在2014年7月正式启动。文史委组织召开抗日战争史料征编工作研讨会议,制定征编方案,形成并上报了《抗战史料协作征集专题研讨会议纪要》。俞正声主席在会议纪要上做出重要批示。
“贯彻落实俞主席的批示精神,我们在北京召开了抗战史料特邀编审组成立会议暨编审工作会议,邀请部分省(区、市)政协具有文史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编审组,研究细化编辑方案,确定文稿入选原则事宜。目前,各地方政协正在按照要求抓紧进行征编工作。”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陈惠丰介绍说。
同时,文史委积极推进港澳地区文史资料征集和抢救工作,为“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服务。2014年1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太华率团赴香港、澳门,组织召开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征集暨香港、澳门文史编辑委员会成立会议,明确了两个编辑委员会组织开展香港回归20周年、澳门回归15周年等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同年9月,澳门回归史料审稿会议在珠海召开,在澳门回归15周年纪念日前,《莲花绽放濠江巨变———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亲历记》一书出版发行。
此外,文史委还发挥政协文史工作的独特优势,促进两岸文化交流。2014年5月,王太华主任率团赴台参访,通过人民政协文史资料这一平台加强和台湾学者及社团组织的交流,在台期间,就两岸共同开展抗战史料征集等问题与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台湾有关社团组织表达了2015年与文史委共同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的愿望,俞正声主席对所报送的政协信息做了批示。
学习工作更加活跃
2014年,文史委根据全国政协领导批准的《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学习讲座2014年参考选题》,围绕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结合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举办了4次常委会学习讲座。2月邀请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主讲《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6月邀请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甘藏春主讲《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8月邀请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主讲《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0月邀请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主讲《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思考》。
2014年,文史委还组织了两期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7月,在京举办第二期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由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作题为《全面掌握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略》的专题报告。近400名新任京外委员参加学习研讨。11月,举办第三期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近200位委员围绕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学习研讨。
“至此,本届政协新任委员集中学习培训工作全部完成,委员学习研讨班呈现领导重视、重点突出、形式多样、学风务实等特点,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陈惠丰表示。
此外,文史委还组织举办了两场在京委员学习报告会。7月,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作题为《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工作》的报告。12月,外交部有关负责同志作《当前中日关系及我对日政策》的报告。由于选题紧扣形势、内容丰富、组织有序,报告会受到委员们的普遍欢迎,收到良好效果。
建言工作务实有序
2014年,文史委围绕文化这个大主题组织了多次专题调研。
4月,就“城镇化进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赴江西、山西两省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深入15个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了解实际情况,与两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基层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形成《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建议》政协信息。
这一议题也成为12月12日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主题。“‘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是文史委第一次承办的双周座谈会,委员和专家学者从政府、社会、企业和住户村民等不同角度,对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提出建议,由于选题准确,组织工作周密,会议顺利圆满,各方反响良好。”陈惠丰说,会后,以政协信息专报形式向中央反映的会议的有关意见建议,得到了张高丽同志的批示。
5月,文史委组织了“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书院文化研究保护”和“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专题调研,形成《关于加强书院文化研究和保护的建议》政协信息和《关于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建议》。其中,《关于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为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6月,“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启动。调研组深入西宁、北海、毕节、遵义等地,实地考察了乡镇、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与青海、贵州两省交换了意见。龙新民副主任还代表委员会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上做了发言。
“围绕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委员会还支持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界别活动。作为支持指导单位,召开了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座谈会、大运河申遗研讨会议。组织十二届和十一届文史委员会委员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赴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调研考察。以‘体认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为主题举办专题学习会,受到委员的普遍欢迎。”陈惠丰表示。
提升能力服务大局
2014年,文史委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以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谋划和开展工作。
在学习方面,所举办的两期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都把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在文史工作方面,通过支持电影《黄克功案件》的拍摄放映,发挥文史资料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积极作用。通过14个沿海城市开放史料、西部大开发史料、抗战史料、香港澳门回归史料的征集,以史为鉴,为进一步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努力推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方针的顺利实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在2014年的工作中,文史委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有效方式。”陈惠丰表示。
文史委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在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开展界别活动、组织大会发言、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努力在丰富协商民主形式、提高协商民主的有效性上下功夫;通过形式多样的界别活动,充分发挥界别委员在履行职能中的作用,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言献策;通过不断改进大会发言的组织工作、修订大会发言工作规则,为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创造条件、搭建好平台;通过务实扎实的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努力提高议政建言质量,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献计出力。
2014年,文史委也着力在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注意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在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在组织学习工作中,无论是选题、报告还是研讨、交流,始终坚持全国政协关于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在港澳回归史料征编工作中,邀请港区、澳区政协委员担任编委会会员,参与组织征集并撰写文史资料,有效地发挥了港澳委员在文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委员会组织的各种会议活动中,始终注意调动和发挥每一位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委员会工作更加具有活力和凝聚力。在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方面,注意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主任会议和全体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研究工作、交换意见,形成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等议事、集思广益的良好工作机制,为不断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