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小常识

小暑节气话养生

2021-07-07 11:43:30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唐旭东  
字体大小:【

小暑节气乃入伏后的第一个节气。古人说小暑有三候,突出的就是“一候温风至”,表示小暑之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气候转为炎热。天人相应,小暑是人体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天气转热,温度和湿度都在升高,“暑气通于心”,外界酷热的气候会使人体的心火亢盛,人们容易出现烦躁不安、自控力减弱等问题,所以应当减少外出以避暑气,在赤日炎炎的日子,要重视心神的调养,力求神清气和,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畅。


因为夏天空气湿度大,暑热与湿邪相合,最容易侵犯人体脾胃,加之夏季人体气血分布体表较多,内脏气血相对不足,脾胃处于虚弱的状态。暑热季节也是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稍有饮食不慎,很容易感受邪气,出现各种胃肠不适症状;严重者,因剧烈腹泻而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引发生命的危险。因此调护脾胃显得极为重要。


借助食用清凉消暑之品以清心火、除暑热、调脾胃,大多选用性凉、味或苦或甘或酸的药食两用之品加以调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大家。


一为瓜类一家:苦寒的苦瓜,甘寒的西瓜,甘淡的冬瓜,其中苦瓜除热解烦、清心明目,适合于心火亢盛导致心情烦躁,食欲下降,可热炒、凉拌,或绞汁调蜜冷服;西瓜清热利尿、解暑生津,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者适宜;冬瓜利尿、清热、生津,清代王秉衡医论著作《重庆堂随笔》谓其“凉而润肺,甘能养胃,极清暑湿,止烦渴,利二便,消胀满,治暑湿霍乱泻痢有殊功”,治疗夏季暑热、暑湿侵犯脾胃出现腹胀腹泻时常用之。


二为荷花一家。荷花属于莲科水生植物,除了荷花这个名称,我们还常常称其为水芙蓉、莲花等,荷花全身上上下下都是宝。鲜荷叶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清香,清凉解暑,止渴生津,生发元气,裨助脾胃,透鼻的芳香可使夏季功能低下的脾胃恢复正常消化功能,常以鲜品熬粥,做法极为讲究:用鲜荷叶一张(约200克)、粳米100克为原料,将米洗净,加水煮粥,临熟时将鲜荷叶洗净覆盖在粥上,焖约15分钟,揭去荷叶再煮沸片刻即可,喝时可适量加点白糖,而非将荷叶切碎,与米同煮。藕,为荷花的肥大根茎,夏季榨汁或生食,可凉血除热清胃。还有清香甘甜的莲子,带心生食,健脾养胃,清热安神,都是夏季调养脾胃的佳品。


早些年夏日北京街头还可听到这样的吆喝,商贩拿着两个铜制小碗,俗称“冰盏”。一边击打一边吆喝,跟唱小曲儿似的:“酸梅汤那个桂花味儿,喝到您嘴里头冒凉气儿,又解渴,又带凉,不信您就拿碗儿尝!”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夏季清凉饮料酸梅汤。我国古已有“卤梅水”的记载,清宫御膳房仿古调制的酸梅汤就成为汽水出现以前的主要清凉饮料。北京一家开业于清代咸丰年间的老字号酸梅汤,每年从端午节起上市,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止,前后只卖七十天。它制作的酸梅汤,主要原料是广东东莞产的乌梅,选料精、配料重、颜色深、挂碗浓、酸甜可口、冰凉沁齿。东莞的乌梅核小肉厚,酸涩、性温、生津止渴,配合冰糖,能使在夏季被大量消耗的津液得以迅速补充,酸还能开胃,恢复食欲。在酷热的夏天,人们喝上两碗酸梅汤,就会顿觉暑热全消,精神爽快,比之其他冷饮,大不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虽然炎热,古人却有“夏月伏阴”之说,由于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往往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快速饮进大量冰镇饮料,或睡觉时电扇强风直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致“阴暑”。伤阴暑会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尤应增强意识、注意防护。饮食上不宜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伤脾胃。如出现此类症状,可适时服用一下性质温热之品如生姜汤来散寒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