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小常识

“湿气重”怎么办?健脾是关键

2021-03-24 15:40:23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唐旭东  
字体大小:【

经常有患友来诊,是以这样的开场与我交流:“唐教授,您看我舌苔太厚了,是不是湿气太重了,请您帮我调理调理脾胃啊。”仔细询问后,我发现大家对中医的“湿邪致病”确实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存在很多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湿气”和“健脾”。


我们体内的“湿气”是从哪儿来的?

老百姓说的“湿气重”,也是中医认为的“湿证”,是由湿邪所致的疾病和症状。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气就容易入侵身体,导致疾病的发生。湿邪致病的特点是重浊黏腻。


《黄帝内经》根据湿邪形成的来源不同,将湿邪致病分为外感和内生两个方面,天地湿气造成湿邪外感,恣食肥甘厚味造成脾胃运化失常,湿自内生。《医学入门》曰:“长夏郁热,山泽熏气,冒雨行湿,汗透沾衣,湿邪自外入;生冷酒面滞脾,易生湿郁热,自内而得。”外湿是相对于内湿而言。可见,我们体内的湿气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外湿内侵,外湿就是外环境非常潮湿时,人久居或久接触如此环境,易引发体内湿气重;另一种是湿浊内生,内湿是体内代谢失调的产物,内湿的本质是脏腑功能失调,有可能是素体脾虚,也有可能是饮食所伤,譬如日常吃了很多油腻或生冷食物,脾胃运化失常,会引起体内湿气重。


“湿气重”有哪些表现?

前面我们提到“湿气”的来源有两种,那么“湿气重”的表现也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由外湿侵袭。如淋雨涉水、居处潮湿等,会引起头困重、四肢困重、关节酸痛、皮肤瘙痒等,这是因湿邪郁于肌表,阻滞经气所致。第二类由湿浊内生。如素体脾虚,或多食油腻、嗜酒、饮冷等,会引起腹部胀满、恶心呕吐、口淡、口渴不想喝水、舌苔厚腻、大便溏或黏滞、妇女白带过多等,这是因湿邪阻滞气机,脾胃运化失职所致。通常我们所见“湿气重”的表现,也常常内、外湿症状复合出现。


除“湿气”,健脾是关键。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水湿,化生水谷精微并输布全身,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素体脾虚则湿停中州,引起体内“湿气”增加,或体内“湿气”重,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引起不适症状。《素问·宣明五气》云“脾恶湿”,是讲脾脏的生理状态是不喜欢湿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说各种水肿胀满等湿邪为患的表现都属于脾的问题。无论感之于外或生之于内的“湿气”,皆与脾有关,尤其慢病都有脾虚因素。因此,若想除“湿气”,必须健脾。


要想真正摆脱湿气,需避开以下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居所只关注温度,不在意湿度。

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更容易“湿气重”。很多新手妈妈都会为了婴儿准备湿温度表,因为婴儿娇嫩,若有湿邪侵犯,皮肤立刻反应,出现湿疹等。可是,除了对婴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疏忽了。因为短暂的高湿度环境,一般不会让我们产生明显的不适,个人脾脏功能和体质有所不同,所以大家不适症状显现的情况和迟早也不同,但这并不代表长期高湿度环境对我们的身体没有伤害,所以居所既要关注温度,也要在意湿度,必要时进行除湿,做到未病先防。


误区二,只要喝上中药,“湿气”即可除。

很多人在身体出现“湿气重”的不适症状后选择喝中药汤剂调理,但单纯靠药物是不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且湿邪病势多为缠绵、黏腻,仔细寻找自己“湿气”的来源,防治结合很重要。“湿气”的祛除不仅需要药物帮助,更需要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尤其素体脾虚的人,在调理的同时,要忌嗜食油腻、饮冷和大量饮酒等。


误区三,刷掉舌苔,湿气就洗掉了。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中医认为,舌苔是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能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状况。舌苔厚一般认为是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说明体内有湿浊、食积等。“湿气重”的人多数有很厚的舌苔,且口中黏腻,现在市面上有产品针对刷舌苔,刷舌苔后会觉口中舒适,但体内邪气依然存在,“有诸于内,必形于外”,厚厚的舌苔依然会再次出现。因此,如果发现舌苔很厚,建议向中医师寻求帮助。


我们了解了“湿气”的来源和特点,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建议如下:

1.要少食生冷、油腻、煎炸食物,减少饮酒,不吃变质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引起内生“湿气”;

2.避免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监测好湿度,室内湿度大则注意通风、除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让居所更加健康;

3.适当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调节心态,避免情绪抑郁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湿气积滞;

4.日常可适当选择健脾祛湿食物或茶饮,如薏米红豆山药粥、芡实莲子薏米汤、陈皮茯苓茶等;

5.保持好心情,不熬夜,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脾有益,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