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专业医生,怎么知道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阴虚还是阳虚呢?留意日常生活细节,其实可以粗略分辨。
平时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凉、胃口不好、常感疲倦无力的,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
而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粘滞不畅、脾气暴躁的,多为胃热之人。
另外,胃泛酸水时伴有灼热感,一般为胃热,而胃寒的人泛酸通常是泛出清水。
“临床中主要因脾胃虚弱而致胃病的人比较多,大约占了60%。”,“有的人本身脾胃虚寒,但由于饮食等原因又夹杂湿热、湿滞、食滞等,所以单纯脾胃虚寒的其实比较少,更多的情况是虚实夹杂。这在用药时就要注意,建议还是由医生断症,指导用药。”
依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类:
1、脾胃虚寒造成的胃病、胃肠湿热造成的胃病和精神因素造成的胃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方法。脾胃虚寒的人,应该采用暖胃的方法,日常做菜时可以多用胡椒、生姜,温补暖胃的羊肉当归汤是很不错的适时补品。
2、胃肠湿热的人,应留意清除胃肠湿热,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羊肉不宜多吃,性热壮阳的狗肉更应尽可能不吃。
3、精神因素造成的胃病,通常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以平常适当运动与休息,舒缓情绪很有帮助。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性的总结,临床并不是如此简单,也有虚实夹杂或本虚夹杂等。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胃病高发是规律。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胃病,但天气一冷,特别容易出现反胃、腹泻、胃痛、唾液分泌多的情况,仿佛胃也受凉了,该怎么办呢?
脾胃阳虚的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谓“脾胃阳虚”,在中医的描述为:“腹胀满冷痛,喜热饮,喜暖喜按,呕吐清水,食少便溏,气短无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通俗地讲,就是吃东西比较容易腹泻,腹涨,尤其吃冷东西时,有时还会回清水,反胃作呕。特别在冬季,这种身体现象会非常明显。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