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政协不断强化界别建设,突出界别特色,发挥政协界别优势,通过界别工作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促使界别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较好反映和调处,促进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
创新界别设置。为更加及时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反映各个阶层、群体的声音,该县及时淘汰不适应新形势的有关界别,对一些联系比较松散的界别进行完善充实,新增了“新兴创业人士界”,把竹溪籍新兴创业代表人物吸纳进政协组织,有效激发了履职和工作热情,他们在团结联谊、招商引资、返乡创业、吸引就业、扶贫帮困、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激发界别履职。县政协在全委会议的联组讨论时充分考虑界别特点,为利于界别发言,采取几个界别合并编组的办法,为委员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利于委员就本界别或相关界别共同关注的问题深入探讨、集思广益。邀请党政领导参加与各界委员的联组讨论,与界别委员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听取界别建言献策,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在大会发言中突出界别的重要地位,会前不但应安排各人民团体、工商联以集体名义准备发言材料,而且要安排各界别以集体名义准备发言材料,讨论确定代表本界别的大会发言委员。
注重界别提案。界别、行业的委员是精英,比较清楚本界别、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比较了解本界别、行业群众的普遍要求,因此,该县引导界别委员从所在界别角度思考问题,集中界别委员的集体智慧,提出科学性、针对性强的界别提案,将其作为提案工作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县政协引导界别委员围绕绿色产业、旅游、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维权有关专题撰写集体提案,就具体事项集中反映社情民意,通过界别把委员个人智慧升华为本界别的集体意志,从而使意见、建议更系统、更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为委员贡献才智、发挥专长提供更高层次的议政建言平台。
开展界别协商。开展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该县不断丰富界别协商的形式内容,把界别协商作为界别联系群众的重要机制,汇集界别的智力资源,开展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劳动者参保维权等协商活动,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各界别、各阶层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诉求,积极开展党政有关部门同政协有关界别之间、各个不同界别之间的协商交流,通过界别渠道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推进界别建设。明确界别召集人,建立健全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界别、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界别提案征集和界别反映社情民意等制度,定期召开界别座谈会,由主席或副主席主持,每次邀请一个或若干界别参加,听取界别活动的意见或建议。创新工作方法,对于联系比较紧密的工商联等界别,采取以组织为纽带,定期开展活动。对行业性较强的科技、教育、卫生等界别,采取以“课题”为纽带的方法,按照他们的特长和兴趣,根据“本界别立足本行业”的原则开展专题座谈、专题视察和对口协商等活动。对一些联系比较松散的界别,以委员活动组和委员活动日等为纽带,组织进行视察调研,专题讨论,谋划集体提案等活动。
做好界别服务。加强与各界别委员的联系,通过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活动小组、设定主席接待日、主席约谈界别委员等制度,倾听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寄送资料微信微博等形式,让委员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政协工作动态,为各界别委员知情出力创造条件。通过登门走访、委员约谈、通讯联系等形式,及时了解并认真帮助各界别委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拉近距离,深化感情,为委员履行职能争取更多的学习便利与支持。为界别活动提供服务,各界别在开展视察调研、考察、撰写提案等活动时,政协领导或专委会积极参与,加强协调指导,机关为开展活动提供场地、联络及其他服务保障。
拓宽履职空间。科学制定界别委员的履职培训、考核评比、工作通报等制度,进一步创新履职方法,丰富载体,引导委员知民所想,思民所虑,察民所忧,乐于为群众代言,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三深入、四个一”活动,要求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每年要撰写1件以上提案和1篇发言材料、反映1条有价值社情民意、为群众办1件以上实事,引导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有效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竹溪县政协通过创新界别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与委员联系,优化了委员履行职能的环境,加深政协组织与各界别委员之间的感情,增强政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激发各界别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发挥了界别作用,提升了政协工作质量,创新了工作亮点。
(竹溪县政协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