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别是人民政协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政协组织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政协组织要适应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不断强化界别建设,突出界别特色,密切联系界别群众,发挥政协界别优势,通过界别工作,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促使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界别的利益诉求得到较好反映和调处,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越性。
一、界别设置应突出特色,便于更好地履行职能
科学合理地调整与完善界别设置,对政协组织和政协工作极其重要,有利于在政协中更加及时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反映各个阶层、群体的声音,从而更有效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形成合力。而界别中代表人物的最优组合,也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界别优势,参政议政、献计出力的水平必然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突出主体作用发挥。发挥界别作用,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使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界别这个渠道发挥出来,要通过界别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更好地调动各界别委员参政议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畅通联系社会各界的渠道,使民情民智更加快捷地反映上来,使界别委员的专业特点更加集中到各自所熟悉和所关注的领域上,通过建言献策转化成为政协组织的集体智慧。
(二)坚持创新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利益群体及其愿望和诉求增多,社会阶层进一步细分,原有的界别设置和界别中的委员结构已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新要求,有必要根据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变化调整与完善界别设置。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分布不均衡性,如政协组织从上至下统一界别设置也不尽合理,建议设置界别应体现地域特点,把不同时期产生的利益群体和新的社会阶层,如将在外创业人士、城市工人、农村农民、社区志愿者、网络精英等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政协组织中来。同时应及时淘汰不适应新形势的有关界别,对一些联系比较松散的界别进行完善充实,做到适应形势,与时俱进。
二、积极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有效方法
界别汇聚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他们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较强的专业知识、较多的共同语言,既具有专业深度又有社会广度,既有科学性又有代表性,容易形成共识,凝聚成集体智慧,因此突出界别特点,发挥界别作用,有利于拓展政协工作领域,丰富政协活动方式,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整体水平。
(一)全会期间充分发挥界别作用,提高协商议政水平。
全委会议是协商议政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发挥界别作用最直接的途径。一是会议联组讨论应考虑界别特点,利于界别发言。在基层政协,由于有的界别委员人数较少(5名左右),只能采取几个界别合并编组的办法。同一或相关界别编为一组可以为委员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委员就本界别或相关界别共同关注的问题深入探讨、集思广益。二是在大会发言中突出界别的重要地位。会前不但应安排各人民团体、工商联以集体名义准备发言材料,而且要安排各界别以集体名义准备发言材料,讨论确定代表本界别的大会发言委员。三是组织党政领导参加与各界委员的联组讨论,与界别委员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听取界别建言献策,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二)闭会期间按界别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增强界别的整体合力和凝聚力。
注重发挥政协机关和专委会的协调、组织和服务职责,有的放矢组织引导界别组织开展活动,强化界别协商的基础性作用,列入专委会年度考核内容。一方面可以调动委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委员在同一界别,比较熟悉,专业相近。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委员主动承办活动的积极性,界别委员大多是本单位本专业的代表人物,他们对政协活动能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有利用增强界别的整体合力和凝聚力。
(三)通过界别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发挥界别作用,促进履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界别提案是指各界别的委员,把个别、分散的意见汇聚成系统、集中的意见,把委员的个体智慧转化为界别整体的优势,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活动形式,集中集体智慧形成的提案。积极推进界别提案工作,能够激发界别委员履职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他们联系界别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出体现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提案。
界别、行业的委员是精英,比较清楚本界别、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比较了解本界别、行业群众的普遍要求,因此,引导界别委员从所在界别角度思考问题,集中界别委员的集体智慧,提出科学性、针对性强的界别提案,将是提案工作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政协组织应引导同一界别委员围绕有关专题撰写集体提案,就具体事项集中反映社情民意,通过界别把委员个人智慧升华为本界别的集体意志,从而使意见、建议更系统、更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提案和社情民意的质量,避免提案和社情民意的重复现象。界别提案和以界别反映社情民意不仅能够激发委员建言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为委员贡献才智、发挥专长提供更高层次的平台,是促进履行职能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举措。
(四)通过界别协商充分反映界别声音调处矛盾增强共识。
中共十八届三中会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开展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协的协商民主与界别优势结合,使界别协商在政协履职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协商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政协工作的创新拓展了空间。要探索并创建界别协商机制,不断丰富界别协商的形式内容,注重发挥界别代表性,把界别协商作为界别联系群众的重要机制,,进一步扩大界别知情问政渠道,汇集界别的智力资源,发扬界别优势,彰显界别协商特色。及时准确地向党委、政府反映各界别、各阶层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诉求,积极开展党政有关部门同政协有关界别之间、各个不同界别之间的协商交流,通过界别渠道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引导各界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加深理解,扩大共识,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让人民群众谋发展、思致富、盼公平的迫切愿望通过协商民主的渠道与党政工作重点融会贯通,与党政的决策部署更加吻合。
(四)推进界别“三化”建设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质量。
要注重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发挥界别作用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建立界别召集人制度,由界别召集人负责牵头召集本界别的活动;建立健全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界别、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等制度;建立界别提案征集和界别反映社情民意制度,为各界别及时反映意见和建议提供便利;建立界别座谈会制度,由主席或副主席主持,每次邀请一个或若干界别参加,听取界别活动的意见或建议。通过按界别开展活动,使社会上零散的、个别的、没有经过提炼、深化和综合的信息,通过界别活动系统地、综合地表达出来,发出本界别、本阶层最具代表性的、整体的声音,促进政协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对于联系比较紧密的工商联等界别,采取以组织为纽带,加强联系协作。对行业性较强的科技、教育、卫生等界别,针对他们组织联系不够紧密的特点,采取以“课题”为纽带的方法,按照他们的特长和兴趣,根据“本界别立足本行业”的原则开展专题座谈、专题视察和对口协商等活动。对一些联系比较松散的特邀界、无党派人士界等界别,以会议和委员活动日等为纽带,组织进行大会发言,专题讨论,安排集体提案等活动。
四、积极做好发挥界别作用的服务工作
通过加强与委员联系、优化委员履行职能的环境、搞好委员开展活动的服务,可以加深政协组织与各界别委员之间的感情,增强政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激发各界别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使委员充分发挥其界别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各界别委员的联系。要通过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活动小组、设定主席接待日、主席约谈界别委员等制度,针对委员的界别特点,倾听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寄送资料微信微博等形式,让委员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政协工作动态,为各界别委员知情出力创造条件。通过登门走访、委员约谈、通讯联系等形式,及时了解并认真帮助各界别委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拉近距离,深化感情,为委员履行职能争取更多的便利与支持。
二是进一步为界别委员活动提供服务。各界别委员在开展学习、调研、视察、考察、座谈等活动时,政协领导或专委会要积极参与,加强协调指导;政协机关要为各界别委员开展活动提供场地、车辆、联络及其他服务保障。
三是进一步创新委员履职空间。科学制定界别委员的履职培训、考核评比、工作通报等制度,进一步创新履职方法,丰富载体,为委员施展才华、展现风采提供更大舞台。引导委员经常深入群众,知民所想,思民所虑,察民所忧,乐于为群众代言,主动为群众办事,善于把蕴藏于基层的真知灼见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好,把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全,做到协商讨论说真话不迎合,民主监督出真招敢碰硬,参政议政建真言不回避,同时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树立和展示良好形象。
(竹溪县政协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