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政协主席 尹熙祥
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意义上讲,政协工作就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也是政协工作的生命线。
一、人民政协的历史是与群众工作同发展同进步的历史
人民政协发展的历史,就是自觉坚持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贯彻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同发展同进步的历史,也是服务人民、向人民负责、参政为公、履职为民的历史。
(一)人民政协诞生之时便与人民紧密连结在一起
人民政协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起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建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扩大、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后来,周恩来提出:许多团体都冠以人民两字,政协何不采用?这个意见被采纳了。因为人民包括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人民民主的性质鲜明。1949年9月17日筹备会的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二)毛泽东同志首次确定人民政协群众工作性质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开幕前,召集党内外人士座谈,发表了《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的谈话,就党内外存在的各种困惑和意见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就在这次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政协的五大任务。一是协商国际问题,如对外发表宣言,反对侵略,保卫和平等。二是协商候选名单,包括协商同级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和同级政协组成人员名单。三是提意见,联系人民群众,向有关的国家机关反映群众意见和提出建议。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协商,政协可以向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提意见。四是调整关系,协调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民主人士领导人员之间的关系。五是学习,在自愿的基础上学习马列主义,进行思想改造。毛泽东的这篇谈话,指出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后人民政协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也首次提出了人民政协做好群众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三)邓小平等同志丰富发展了人民政协群众工作理论
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的讲话时指出: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相互监督,发挥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这篇讲话在拨乱反正的重要时刻,有力回答了人民政协组织活动要不要正常恢复,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发扬人民民主、联系人民群众方面的重要职能,是对毛泽东人民政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999年9月22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这些新情况带来了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对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必须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以防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对于各种社会矛盾,要区分不同情况,通过改革和发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各种手段,妥善地加以解决。人民政协作为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重要组织,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要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各级政协要保持反映社情民意渠道的畅通,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做好通报情况、沟通思想的工作,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2009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时指出: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政协要坚持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着力点,努力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挥积极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关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说明》时强调: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
由此可以看出,历届党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群众工作理论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要求不断提高。
(四)人民政协的历史是一部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光辉历史
人民政协从成立至今,已履职到第十二届,先后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贾庆林、俞正声等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同志担任全国政协主席。60多年来,人民政协大致经历了“初创辉煌、转变职能、陷于停顿、新的发展”四个阶段。但无论形势怎么变换,人民政协始终发挥特有优势,紧紧依靠政协各参加单位,紧紧依靠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紧紧依靠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努力把党的主张变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把各界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联系的桥梁,很好地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人民政协事业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创造出更加璀璨的未来。我们坚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扎实有效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政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特点,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工作职能和党派合作、民主协商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应当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以人民利益为重,理应是人民政协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说到底,政协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是政协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协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开展群众工作是党赋予人民政协的重要任务。去年6月,中央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路线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再次深刻指出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其中就包括“脱离群众的危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一次警醒全党,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政协作为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本质上就是做群众工作,任务上就是协调关系、增进团结、汇聚力量,所以,做好群众工作是人民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人民性是人民政协组织与生俱来、与时俱进的本质属性。这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人民政协组织的产生、发展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之初,就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早实现形式。人民政协因全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而产生,依靠全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而存在和发展,这决定了人民政协的根基在人民。失去了这个根基,人民政协就会失去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动力。二是人民政协的优势始终在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和职能,决定了密切联系群众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最根本的优势。离开了这个根本,政协就偏离了自身特有的规定性,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肩负着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政协委员由社会各界协商推荐产生,肩负着各界群众的期望与重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深入到群众中间,在联系群众中把握方向,在依靠群众中凝聚力量,在学习群众中增加智慧,在反映民意中聚集民心,以扎实的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在服务群众中实现政协委员的价值。
(三)人民政协具有做好群众工作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一是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与各界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更能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政协委员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界别的代表人士,充分体现了“从群众中来”的特点;政协委员为履行职责,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又充分体现了“到群众中去”的特点;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联,倾听群众的意见,表达群众的愿望,了解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积极反映社情民意,这又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特点。二是人民政协是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最具广泛代表性、最集中、最易引起重视、最有组织性的汇集地。在政协,一个界别就是一条民主渠道,各界别的“小通道”汇集在一起,就是一条下联各界、上达党委政府的民主“大通道”。通过这个“大通道”,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意愿和诉求,使社会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通过政协这一高层次的正规渠道得到系统集中的表达,从而使这些意见建议更具有组织性、客观性、全面性,更容易引起党委、政府重视。三是政协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政协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它集广泛参与、平等对话、协调协作、民主监督、激发潜能、寻求共识、和谐共赢、科学发展为一体,具有更大的包容空间和有效的行为空间。协商民主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政治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民众诉求渠道,广纳真知灼见,进一步增加推力,减少阻力,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三、切实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提升新时期群众工作水平
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政协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人民政协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工作理念,自觉坚持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扎实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提升政协履职科学化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四个教育”,解决“四大问题”。
(一)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切实解决好群众工作认识问题。人民政协来自人民,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团结各界,更有效地凝聚各方力量,汇聚群众智慧,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牢牢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公仆和服务意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认真解决作风上的问题,把人民群众当作政协工作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本、工作之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努力造福群众。政协委员来自群众,是社会各界群众的代表,必须接地气,紧密联系群众,以真心换真话,以虚心换智慧,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要把为群众服务贯彻到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政治协商中真诚为民建言,在民主监督中及时反映民意,在参政议政中尽心为民办事。要不断创新方法,提高履职为民的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政协开展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把协商、监督、疏导、服务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履职实效。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与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注意加强与基层群众的经常性联系,主动创造机会到工矿企业、农村社区、田间地头,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面对面、拉家常、交朋友,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设身处地感受群众甘苦冷暖,广泛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从群众智慧中汲取正能量。
(二)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好群众工作实践问题。要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通过直接联系群众,开展民情体验,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宗旨意识淡化、精神懈怠、作风漂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工作作风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更加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过程中,要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立健全科学化的参政议政机制,保证履行职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向党委、政府提出可资借鉴和可供操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完善界别联系群众的机制,围绕群众思想认识困惑点、利益关系交织点、社会矛盾易发点,深入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三)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通过民主监督在推动切实解决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与民争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的落实,促成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要充分发挥政协渠道畅通的独特作用,采取界别协商、界别座谈、界别发言、界别提案等方式,多提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建议,多做消除误解、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工作,发挥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作用。要健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真正把民主监督寓于提案、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特邀监督等活动之中,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的民主监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使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最大限度地防止因决策和执行不当而造成群众利益受损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切实解决好群众工作方式方法问题。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针对当前群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日益多元的新情况,针对群众需求多样化、高质化、个性化的新挑战,政协应用更加包容尊重的心态、民主协商的精神、真诚服务的意识和灵活多样的办法,探索建立具有政协特点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疑释惑、教育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加强思想沟通,密切情感交流,拉近心灵距离,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把工作的重心下移,把“开门搞活动”与“开门办政协”结合起来,把网上、网下两个渠道结合起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手段,通过办好政协网站、设立群众意见热线、建立论坛、公开微博和电子邮箱等形式加强与网民的互动交流,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加强对网上社情民意的分析研判,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