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委员们听民声、集民意、汇民智,心系基层一线,用心履职尽责,努力交出了一份份人民群众满意的“委员答卷”。展望新的一年,委员们豪情满怀,勇毅前行,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湖北广播电视台近期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现予以转载。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并致力于推动湖北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协委员,我深知肩上责任之重。
过去一年,我深入长江经济带沿线,特别是荆江河段,进行了详尽地考察与调研。长江经济带集聚了全国44%的经济总量,对沿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然而,长江中游航道水深不足成为制约航运发展的瓶颈。荆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已经开工。这不仅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生态工程,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推进。
在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航道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因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省部联合,共同促进环保标准化施工管理。航道部门应与地方政府、渔政部门紧密合作,开展生态补偿、增殖放流、环保宣教培训等工作。同时,指导施工单位制定严格的环保施工方案,落实符合水生态要求的工艺及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安全。
二是创新水下工程,投放“数字化锚定型鱼礁”。这种新型鱼礁不仅材质环保、固定在江底不易丢失,还可以作为航道、水文和生物监测平台,实时收集环境参数,为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它还能作为资源环境指标剖面监测系统平台,实现生态环境与鱼群繁殖情况的实时监管。
三是注重岸上工程,建设植被护坡与生态湿地。在岸滩上种植青草,形成绿草岸线,既护滩又护岸;在内河低洼区开辟湿地,成为水生生物的庇护所。通过种植当地土著物种,如雨久花、香蒲、蒲苇等,不仅美化环境,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水生生物休养生息。
作为农业与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我深知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