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为求学,他走出竹溪踏进长江大学校门。
5年前,为敬孝,他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回到竹溪创业。
3年前,为发展,他带着7名大学“走”进天宝乡创办“农”字号企业。3年里,企业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了拥有种植示范园、产品加工厂和酒店3个经济实体。从自种自给原材料到“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让300多农户、近200户贫困户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好路子,走出了一条企业、农户双赢之路。
他就是竹溪县十届政协委员、竹溪县天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彬。
孝心,让他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回到家乡
1983年,李彬在蒋家堰镇出生。爱好文学的他,大学里却上了园艺专业,并选择药用植物为主攻方向。大学4年,专业学科优秀、文学创作也有收获。毕业时,一本《上陌·葵黄》小说,让他走进了荆州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李彬做事非常专注、敬业。在电视台工作期间,先后担任记者、编导和节目主管,参与策划、制作了“银联在线”、“金钥匙理财”、“旅游风向标”、“天天逛街”等节目。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参与了“湖北省作家协会赴四川灾区采访团”志愿活动。在湖北援建的雅安市汉源县,李彬看到了灾后的群众生活,采访到了一个又一个支授灾区建设的鲜活事例,听到了一个又一个为灾区建设而忘我工作的故事。活动结束后,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爱心故事在他的笔端下重现。
就在工作刚刚崭露头角时,家里的一场变故把他推向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父母失去了一个儿子,李彬失去了弟弟。陷入痛苦之中的父母怎么办?日常生活由谁来照看?
事业,父母;优越的城市生活,偏远的农村家庭。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中,李彬想到了读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也许从他那里能够得到答案。2012年下半年,李彬与老师雷明军进行了一次长谈。正是这次长谈,改变了李彬的人生道路。
回家乡创业,回家照看父母。李彬的决定得到了贤慧、善良的妻子的支持。2013年,李彬带着一份创业的激情、一颗善良的孝心,与妻子一起回到了家乡竹溪。
信心,让他坚定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创业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业起步难,项目选择难,资金投入难,风险预测难。
项目选择,李彬没有盲目跟风,而是从所学理论来考虑、从当记者的角度来分析、从地方的实际来选择。李彬介绍说,早在2012年与老师的长谈后,他就已开始了创业项目的选择,当年就走遍了全县15个乡镇,寻找创业的资源,权衡项目的利弊。在经过反复分析后,将项目锁定在土蜂蜜(简称中蜂)上。这是因为:一是土蜂蜜资源比较稀缺,市场需求大,销路好;二是竹溪生态环境好,产品质量上乘;三是百姓养殖有基础、有经验。正是基于这些优势,2013年底,李彬与重庆一专业养蜂人联合成立了竹溪县誉鼎源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蜂蜜生产。
创业路上的风险难以预料。正值企业步入轨道向前发展时,2014年初,一次车祸将刚刚收回的10多吨蜂蜜(原蜜)全部“抛”在了山崖之下,100多万元的资产分文无归。这次损失,“带走”了李彬所有投入。合伙人的离开,使公司更是雪上加霜。
李彬没有被重创压倒,而是信念更加坚定。在全面分析总结后认定,创业失败,不是项目错误,更不是产品质量,而是操作失误。他坚信,在竹溪这块没有工业污染的优质气候环境里,一定能够生产出消费者欢迎的有机农产品。短暂的休整后,李彬又重新走进南部乡镇考察,为再次创业作准备。
机会总是眷顾有思想、有准备的人。就在李彬为再次创业的资金着急时,蒋家堰镇一家泡菜作坊主看中了李彬的经营理念和坚定的信念,主动转让经营权,并商定转让金一年后支付。
李彬倍加珍惜这次创业机会,全身心投入到泡菜经营中。市场调查分析、蔬菜品种定位、种植地块选择、采摘加工技术、市场营销策划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分析、反复论证。
皇天不负有心人,理论与传统技艺巧妙结合后生产出的“盐秀”牌泡菜,很快占据了十堰市场。
“超前思维”始终伴随着李彬。在经营泡菜作坊时,李彬始终没有忘记创业之初时锁定的走“生态农业、有机产品”发展之路,打造现代农业企业的奋斗目标。泡菜成功进入市场后,李彬带着亲手制作的泡菜再次拜访老师雷明军,最终选择在天宝乡发展。2014年下半年,李彬等7名大学生创业团队正式“进军”天宝,注册成立了竹溪县天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发展规划,2015年初,天润有机农业示范园正式动工。年底,第一批泡菜从十堰走进了武汉、宜昌、荆州等地。同步推出的“森机”牌土豆、猕猴桃、有机稻等产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天宝镇政府一位干部介绍,李彬在发展种植的同时,仍坚守着他的蜜蜂养殖事业,先后在天宝、新洲等乡镇投放蜂箱5000多个。
民心,让他恪守农企就是要带动农民增收
如何让农民的利益、企业的效益相得益彰?李彬有他自己的经济策略。他的做法是:把原料生产交给农民,把产品加工、品牌运营、市场销售交给企业。
原料生产怎么交给农民?2015年,李彬将位于蒋家堰镇的泡菜作坊实行部分“搬迁”到天宝,重新建立了新的加工厂。这次“搬迁”,实际上的意义就是把企业“根”扎在了天宝,也把加工泡菜的原料交给了天宝乡的农民。
要使种惯了粮食作物的天宝人转种蔬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彬介绍了他的经验:用事实说话。在流转的200亩土地上建立农业示范园,重点是品种培育、技术示范、实地指导,以此带动农户种植蔬菜。2015年引种的新品种辣椒种植成功,让当地人看到了“真功夫”,增强了种菜的信心。2016年初,公司正式在天宝各村推广新品种辣椒种植,承诺签约农户负责种植、管理,公司负责种苗、技术、回收。当年签约的农户就超过300户,贫困户就达到200户,签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2016年虽遭受自然灾害,一季辣椒种植仍让农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而公司当年实现泡菜销售80多万斤,实现了公司、农户双赢。“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让农户看到了希望。
“主业”要发展,“副业”要兼顾。围绕当地的猕猴桃和桑葚等野生资源开发的野生果酒,实现收入50多万元。
一位在示范园劳动的工人自我介绍说,他因父母长年生病导致家庭贫困,是天润公司给了他一份高收益的工作。而类似这样的贫困家庭出来的工人,在示范园中有、在泡菜加工厂里有,同样在天润酒店里也有,贫困人口在此上班的人占据了企业工人总数的35%以上。
让贫困人口在企业里获得一份高额工资,李彬的理由是:第一,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帮助贫困户是职责、更是义务。践行政协组织开展的“123爱心接力助脱贫”活动,不能挂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第二,只有农民增收了,企业才有收益。只有农业发展了,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雄心,让他放眼于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李彬就像一只翱翔在崇山峻岭上空的一只雄鹰,飞的高,看的远。他的理想是让天润公司成为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高效生态农业。一份“生态旅游与新农业开发项目报告”就已看出李彬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他用了半年时间考察论证后成果。
关于这个方案,李彬解释的是,目标大,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如果缺乏长远发展目标,企业就会停滞不前,这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围绕大目标,分步实施,逐步落实,企业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小作坊能够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企业,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一切来源于超前思维。
探寻天润的发展,就是始终坚持现代有机农业标准要求运作。李彬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立之初就组建了基础农业技术团队,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标准、生产流程。同步建立了电商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同步。与此同时,以公司电商销售平台为依托,创建了南部山区农业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培育南部山区有志于农业电商创业的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养大户户主,共同完成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李彬心目中的区域性农产品,就是南部山区的高山茶、野生猕猴桃、黄豆、本地老玉米、山野菜等,把这些农产品归纳到一起,形成一个品牌推向市场,让原本只属于农户自家食用的产品变成商品,借助电商外销,使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新渠道。
农户分散种植原材料,是李彬根据同一区域里不同气候环境、土地资源、农户居住分散及生产条件等设立的,也是遵循“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行的。理由是:有的小气候能够形成更加优质的原材料,能够为打造高端有机农产品提供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分散种植,既解决了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地块零散不宜集中种植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能够在家门口“上班”、在自家承包地里赚钱,家庭、增收两不误的问题。
展望未来,李彬充满信心!他展示的发展蓝图是:探索“新城镇化+新农业”的发展模式,走产品品牌化、销售网络化、适度规模化发展之路,以企带农,回报家乡,造福桑梓;以农促企,推动发展,实现双赢!
(竹溪县政协 杜香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