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云,钟祥市政协委员,一米八九的个头,膀大腰圆的身板,一进入视线,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好汉。
寻梦:鸡财情结
1993年,伴随着商业改革的大潮,年方三十的何祖云下岗了,他没有丝毫犹豫,决心“下海”,当一个推波助浪的弄潮儿。
然而,创业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他打过工,办过旅社,也开过餐馆……但都不尽如意。一个偶尔的机会,一个朋友向他推荐了养鸡项目。何祖云生长在城里,对养鸡一窍不通。但是,他听说这个项目前景可观,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后到市内十几家养鸡场进行了考察,又南下广州、深圳等地调查了市场行情。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决定,办养鸡场,发鸡财。
决择难,实施更难。首先是来自资金的压力。办一个小型养鸡场,固定资产投资需12万多元,流动资金也需10万元。但是,他仅有5万元的家底。虽然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点钱,找很行贷了一点款,但也是杯水车薪。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卖掉了居住的老房子,准备背水一战。
他租用了一栋房,首批购回了4000只鸡苗。天有不测风云,不到半个月就死亡了2000多只。但他并没有屈服,坚持每天24小时在鸡舍里一边观察伺弄鸡苗,一边“啃”有关资料。他以推销饲料的名义,到武汉、云梦等地的养殖大户“偷”学,同时聘请禽类养殖专家现场指导。通过不懈努力,他逐步掌握了一整套技术,从此,他的事业登上了“顺风船”,鸡场以每年新增1万只的速度扩大养殖规模。
恶运似乎故意捉弄那些怀揣梦想的人。2003年,一场突然袭来的“非典”,外地客商不敢上门,纷纷退掉了订货,鸡蛋堆成了山;2005年席卷全球的“禽流感”更是给他带来了毁灭性地打击,连续270多天,鸡蛋鸡肉全国禁运,生产经营极度艰难。在这两次“强烈地震”中,半数以上的养鸡场妖折了。但何祖云这条好汉硬是以“泰山压顶不弯腰”抗争精神,采取“逢俏不赶、遇滞不丢”的战略战术和“送货上门,就地销售”的经营理念,硬是苦苦地把鸡场支撑并保留下来了。
圆梦:鸡王情结
风雨过后,必定有彩虹。2005年以后,他的养鸡场“春天”终于到来了,一年一大步。经过七、八年的实践与积累,何祖云已经成为养鸡的行家里手。他甩开膀子大干了起来,成立了“钟祥市云海禽业养殖公司”,先后投资近千万元,购买了50亩养殖基地,建起了8栋标准化蛋鸡生产车间和4栋标准化的育雏室。蛋鸡年存栏达到6.9万只,年生产鲜蛋100万斤。在钟祥乃至荆门市个体养鸡户中,以其“基地面积最大、存栏数量最多、发展势头最强、市场占有最广、经济效益最好”而成为“鸡王”。
何祖云并没有满足,他要成为全市养鸡业的领军人物。
2008年10月,何祖云发起并组建了“钟祥市云海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有300多个养鸡专业户入社,他担任了理事长。他免费为“社员”传授养殖技术,以成本价提供饲料300多吨,无偿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1000多万元。
2014年,他投资10多万元安装了两条自动化设备,运行效果很好。今年3月初,他远赴青岛实地考察了现代化养殖基地,与青岛田瑞农物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450万元的四层层叠式笼养自动化设备的购买和安装合同。2016年6月底投入生产后,他的养鸡场将实现从上料、饮水、集蛋、降温、换气、消毒到清粪等过程自动化,鸡场年存栏数量将增加2倍以上,经济效益将提高1倍以上,将填补钟祥乃至荆门市养鸡现代化空白。
何祖云的努力,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和他的养鸡场分别荣获湖北省“省级蛋鸡标准化示范场”、荆门市“养殖状元户”、荆门市“再就业先进企业”、荆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荆门市“劳动模范”、钟祥市“双十佳种养大户”,合作社也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荆门市示范合作社”。
追梦:感恩情结
何祖云成功了,荷包里也有钱了。但,他时刻没忘回报社会。
2013年底,皇城村修建水泥路,因资金缺口无法动工。何祖云拿出25000元现金,送到了村里。
石牌镇有一对老夫妻叶金钟、杨玉珍,要求到何祖云的鸡场打工。他不仅收留下来,而且还安排了专门的住房和轻松的活计。2011年,叶金钟因膝盖骨受伤住院,何祖云二话没说,拿出6000元支付了治疗费用。
王德柱是何祖云的邻居,夫妻俩双双下岗后,家境困难,何祖云拿出7000元帮他购置了儿子结婚的家俱,王家感激不尽。
2002年—2004年,连续三年干旱,皇城村部分农田缺水源。何祖云将供蛋鸡饮水用的水井拿出来,让农户无偿抽水灌田,保证了鸡场附近的十多亩塝田灾年仍然丰收。
近年来,何祖云先后捐赠了二十多万元,资助了17位因病、因灾致贫的群众,他的善举被传为佳话。
(钟祥市政协 武永成 华光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