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白菊开,金秋喜开怀。芳香阵阵传四方,请到菊乡来!”歌曲唱出的正是处江淮之间、举水之源,以福白菊、青油茶、黑山羊而名扬天下的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民歌之乡——中国麻城福田河。
福田河菊花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公元997年)就开始栽培、种植,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2003年,福田河镇举办“麻城福白菊首届菊花节”以来,“福白菊”这一品牌开始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2008年7月,“福白菊”被农业部登记为首批的2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2009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了证明商标;2010年7月,麻城市被林业部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保健菊花之乡”。这些荣誉的取得,有一个人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是金东风。
金东风,1963年4月出生在福田河镇油榨街村。小时候,他家境不宽裕。从小生活在农村,他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金东风在劳动中锻炼了自己,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农村发展、农民的所思所想也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创新,一是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产品的科技创新。”
1982年10月,金东风进入福田河镇元件厂,从事油气缸组装工作;1990年,升任元件厂驻汉办负责人;1991年,被任命为福田河元件厂厂长。担任厂长后,金东风在产品的创新上下足了功夫,为福田公司抢占高科技产品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起初,元件厂的产品单价不足2000元,年产值不到200万元。在武汉工作期间,金东风就发现高炉泥炮油缸这一产品仅西安冶金机械厂可以生产,同时,此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他说服了同事,顶着风险,在没有图纸,没有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开始了高炉泥炮油缸的开发。在北京科技大学和武钢集团的帮助下,元件厂花4.5万元购买到了产品图纸;通过科学攻关,1994年新产品研发成功,当年就以56万元一台的价格售出。新产品的开发给元件厂带来了突飞猛进的效益,三年时间,公司销售收入从1994年的280万元提升到1996年的1500万元,1997年元件厂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成为了乡镇企业中的佼佼者。鉴于金东风在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中作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了他“湖北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产品被湖北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金东风将福田河元件厂由镇办集体企业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全体员工入股,增加企业的凝聚力。1997年,公司进一步改革,由有限责任公司,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下半年,企业股份制改革完成后,金东风辞掉了公司董事长的职务,到福田河镇企管会(乡镇企业管理委员会)工作,负责对全镇的镇办企业进行管理。
“只有创建自己的品牌,福田河的菊花才能走向全国,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
在镇企管会工作的半年时间里,一个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那就是,福田河有着多年的菊花种植历史,产量高且品质好,却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思来想去,他决定自己创业,为福田河的菊花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2000年,金东风申请成立了福田河镇第一家菊花生产企业“麻城金丹福田白菊制品厂”,迈出了福田河菊花创建自己的商标和品牌的第一步。
为了了解产品市场和客户需求,为“福田白菊”打开市场,他深入广州清远、安徽亳州、上海等地进行了七个多月的调查。调查中,金东风虽屡屡碰壁,但同时也了解了市场行情,学到了不少知识,如农产品变成商品,必须到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企业标准,得到认可,然后申请注册,才能达到使用标准。回到福田河,金东风对产品进行了完善,购入了菊花加工设备,并注册了“金丹”商标。从此,福田白菊不再依附于杭白菊,拥有自己独立的品牌。2003年,在菊花企业的呼吁和镇党委的重视下,福田河镇举办了 “麻城福白菊首届菊花节”,吸引了众多商家莫名而来,福田河镇人民终于把菊花的定价权掌握到了自己手中,结束了外地收购商开什么价,就卖什么价的局面,菊花市场也开始稳定了下来。为了保护菊农的利益,把菊花产业做大,福田河镇成立了“麻城市福白菊产业协会”,金东风担任副会长。
但金东风并不满足于此,考虑到福田河的红心大白菊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 2005年,金东风从桐乡引进了胎菊品种——小洋菊。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医学院的教授的指导下,2007年,新品种试种成功。为了推广新品种,金东风从2007年开始,每年免费向油榨街、磨石、双庙关、福田河镇周边村、下马庙等村的农户提供200多万株花苗,并进行种植指导。有了新品种,还得有新设备,金东风又在油榨街村投资建起了烘烤房,菊花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2008年,为了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金东风在湖北省工商局申报成立“湖北金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00年以来,金东风同福田河镇的菊花企业一起,以福白菊产业协会为依托,完成了“麻城福白菊GAP示范基地”、“麻城福白菊标准化农业示范区项目”、“麻城福白菊无公害基地评估项目”、“麻城福白菊地理标志申报项目”、“麻城福白菊菊花专用肥研发项目”等商标、品牌、种植标准、基地的创建和完善。“福白菊”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吸引了很多客商前来考察洽谈,“加多宝”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加多宝”公司从网站上了解到“福白菊”的相关信息,并来到福田河镇进行产业考察。2008年7月,“加多宝”公司得出了检测结果,认为“福白菊”的种植环境好、品质高,当年就签订了协议,由“金兰”公司为其提供70吨菊花原材料。通过这些年的合作,2013年,“加多宝”公司在福田河镇的订单提高到了300多吨,其中188吨由金东风提供。在国内市场,“金兰”公司的产品已在广东、重庆、武汉、上海等省市建立稳定市场;出口方面,2013年上半年,“金兰”公司已向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口60余吨菊花产品。菊花年销售额从2000年的30万元上升至2012年的1330万元。
“自己办企业,就是要多为老百姓着想,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005年,金东风当选麻城市福白菊产业协会会长。为了带动农民致富,金东风从三个方面为菊农提供帮助。一是四处考察市场,让菊农及时了解全国各地菊花市场行情,让菊农做好生产安排、按市情出价;二是定期开展菊花种植技术培训,并还连续多年向贫困农户免费提供化肥、地膜等物资;三是在菊花收购方面,以合同保护价进行收购,即当年菊花价格高于保护价时,按实际价格收购,当实际价格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2011年,金东风就因菊花价格低于保护价,为了保护菊农利益,他损失了20余万元。目前,金东风已与368家农户签订油茶、菊花种植收购合同,这些农户的年收益已提升了6000余元。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近几年来,金东风已向5名贫困学生捐资7000元;向4户贫困户捐资10000余元;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18人,免费培训福白菊种植技术带头人100余人;为改善油榨街村的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和货物流通,金东风捐资10万余元修建通村公路3.8公里;在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洁万家活动中,捐资8000元为油榨街村修塘、绿化村庄;在2012年的“第二届福白菊文化节”中,捐助了4万元的菊花产品,并成功引进了一个广东客户,将投资300万元在福田河镇收购菊花。
1999年,金东风当选为政协麻城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并连任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金东风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为推动福田河镇发展、菊花产业发展、促进老百姓增收,他先后撰写了《加大对福田河“福白菊”的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大对福田河镇口子镇建设扶持力度的建议》、《扶持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建议》、《建立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物保护机制》、《挖掘福田白菊旅游资源,打造金秋赏菊旅游品牌》等十余件提案,向市委、市政府反映群众的心声。这些建议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实效。
(麻城市政协 戴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