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风采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保康县政协委员、两峪乡农产品购销公司经理杨小平

2014-09-21 11:21:09  
字体大小:【

 

王俊楚  张铖


    31岁的时候她下岗了,2006年她与老公李明智创办的两峪土特产收购部开业了,同年她当选为第八届保康县政协委员,2011年连任九届县政协委员。2013年5月她的保康县朝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被乡政协联络处确定为乡政协委员创业基地。她就是保康县政协委员杨小平,一个用双手打通人生道路的“半边天”。
在困境中摸索


    2005年对杨小平一家人来讲,是一个灰色的年景,单位不景气,导致下岗,从前让人羡慕的“单位”人,吃皇粮的职工,突然之间没了工作,一个月只有百来元的生活费,不仅人抬不起头来,一家人的生活从此没了着落。在那段日子里,很多人给她讲下岗创业成功的事例,也有很多人泼她冷水,精神上备受煎熬。这期间靠打零工,挣一些生活费,可在杨小平心中失业不失志的信念一直不曾动摇。


    在打零工的过程中,她也在观察、在思考,通过长期的观察后,她从中发现了一个商机。两峪乡是一个边远纯农业乡镇,山林资源丰富,其中有大部分农民依靠香菇、木耳换得一些现金收入,但是这些土特产多是依靠外地流动的商贩运销,出售价格低,营销渠道也不稳定。“我为什么不办一个两峪自己的农特产品收购门市部,在方便老百姓的同时,自己也能挣一些生活费。”她把这个主意与丈夫一商量,竟不谋而合。但资金问题又是一个令人头疼且又不得不面临现实。找亲戚、求朋友,东拼西凑筹措了2万元钱,终于将门面撑了起来。
在诚信中探索


    收购门市部虽然开了张,但是又一个问题愁上心来“生意从哪里来?不能坐着等生意上门吧!”对杨小平来讲,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坐等生意上门,就是坐失钱财,门面房租和水电等等都得要付费,可是没有生意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也谈不上生意,更有可能因此负债返贫。万事开头难,她采取了“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加强宣传招生意。宣传是扩大知名度的有效手段,两峪曾经都是靠一些散商游贩以走村串户的方式收集土特产,因其出售方便、快捷等特点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但老百姓在享受快捷售货的同时,也无法获知更新的商品流通信息,更难得到合适的价格。她抓住这个特点,充分发挥亲戚朋友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这个收购门市部,更多地了解收购门市部的特点和优势,在宣传上争取主动;第二步主动出击,登门收购拉生意。生意是坐等不来的,刚起步时,她也夹杂在散商游贩中间,走村串户做生意,不过在给老百姓更多优惠的同时,推介土特产品收购门市部,将生意拉到店里来;第三步靠诚信留生意。在杨小平店里销货的农户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童叟无欺,这无疑成了她最有力的营销武器。同时她待人热情,无论生意做不做得成,都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顿便饭饱肚,生意总是最大程度地让利于百姓。因此她的回头客最多,很多农户都将她的收购门市部作为定点销售点。经过自己的努力,原来门面冷清的店面现在是门庭若市。


    刚起步时租别人的门面商铺,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业务范围逐渐扩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现在杨小平拥有了自己的商铺。2006年花费10多万元购买了原外贸站的厂房和办公楼,业务范围也扩展到武汉、宜昌、河南、广州等地。2012年成立了保康县朝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达2352户。今年为困难农户赊销食用菌物资达36户,合计7.2万多元。


    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固定资产近200万元,年营业额80万元,年纯收入近20万元的民营经济带头人,成了两峪集镇名气很旺的“小企业家”。全乡群众在她的带动下,集镇上像雨后春笋般地开起了很多家商店,激活了地方经济,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下岗职工中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民营经济的魅力。
在执着中求索


    八年创业路,更是她作为政协委员,自我鞭策,履职为民的八年,这期间她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调研视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和驻两峪乡的政协委员一起提出了一份份高质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她撰写《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提案》、《发展食用菌产业与保护森林永续利用》等提案,《关于在马良镇关口垭设立路标指示牌的建议》等社情民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自己富了,杨小平将视野转向了弱势群体。每年,杨小平都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在扶贫帮困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村民詹京喜丈夫早逝,自己还要拉扯两个孩子,家庭负担非常重,无固定收入,生活压力非常大。杨小平听说后,主动找到她,赊欠香菇菌种、薄膜等物资给她,教她发展袋料香菇,忙时主动帮她联系工人,詹京喜目前发展袋料3000袋,仅此一项可实现利润1万元,依靠袋料逐步摆脱了经济困境,家庭条件不断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