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波同志是竹溪县中峰镇中心学校的校长,政协七、八、九届委员,他长期投身基层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关注民生、扶贫济困,情系寒门学子,看到学校里有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面临失学危险,他深感责任重大,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和深情大爱为贫困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赢得了家长、孩子和社会的好评。
为贫困孤儿送去关爱暖流
早在2009年秋季开学时,陈汝波就动员中峰镇中心学校老师带头献爱心资助贫困学生,不辞辛劳深入学生家庭走访,最后确定了两名家庭最贫困的孤儿为自己的资助对象。学生刘小思(化名),她的家庭比较特殊,还没出世时父亲就在河北务工遭遇矿难去世,母亲生她后不久就改嫁,爷爷在2008年去世,她只能跟奶奶一起住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相依为命,为了生存,60多岁的奶奶靠采茶和给别人帮厨打零工维持生活,家庭十分困难,孩子的面色很差、营养不良。陈汝波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当即召开学校班子会,决定免去该生在校三年的生活费,但孩子平时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费用还没有着落。陈汝波决定个人每学期资助这个孩子200元,平均分配到每周,由班主任代管和发放。刘小思的后顾之忧得到解决。她的奶奶万分感动,握着陈汝波校长的手热泪盈眶:“老师,你对我家孩子这么好,比亲人还亲,我们怎么谢你呀!”。陈汝波就是这样真心实意为困难学生送去关怀和温暖,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和教师师德的高尚。
为特困家庭寻找生活出路
现在十堰市某计算机学校就读的易宝深(化名),中心学校九(2)班学生,2岁时母亲离家出走,8岁时父亲因病去世,2010年奶奶去世,是个名副其实的孤儿,和76岁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平常生活靠爷爷给别人砸煤炭,干一些零星杂活度日,家境极度贫困。陈汝波了解到其家庭情况,免除了他在校读书的生活费,每学期又资助他200元零花钱以购买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孩子性格比较孤僻,脸上失去了同龄人该有的欢笑,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根据本人意愿,想学点实用技术早点就业,为年老体迈的爷爷减轻负担。2011年9月,陈校长与十堰市某计算机学校的同学联系,把其推荐到计算机学校学习实用技术,并积极联系学校免除了该生的生活费,协调学校为其争取到勤工俭学助学岗位。目前校方和企业已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合同,该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
为命苦孩子扬起自信风帆
王美林(化名),中心学校六(2)班学生,跟外婆在一起生活,7岁时父亲在外务工因矿难去世了,母亲把孩子带到了外婆家后出门务工,多年杳无音信,以前孩子读书和生活的花费由亲戚资助。2011年秋季到中心学校读六年级时,因学费和生活费没有着落即将辍学,陈汝波实地调查了解了学生的困难,建议学校免去其学费,同时个人每学期资助王美林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零花钱200元,直到初中毕业。在陈汝波的爱心温暖下,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有了保障,看到了希望,小小年纪很懂事,学习上更加努力,不善与人交流的个性有了变化,如今变得自信,乐于助人了,王美林说:“是陈校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否则我早就读不成书了。”
“我要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寒门学子多读点书,温暖他们冷漠的心,教育他们要感恩社会,不愤世嫉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陈汝波委员的追求。
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乡镇教师,月工资只有1千多元,家庭负担也很重,但是多年来,他用大爱和师德点亮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孩子的希望,用坚持和执着温暖了一颗又一颗寒门学子之心。每当收到学生一个电话问候或节日贺卡,他都感到欣慰,也感到自豪。有人说他傻,但陈汝波委员从不后悔,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迎接明天的朝阳。
(竹溪县政协 彭勇 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