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协恩施州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特定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相关问题”为核心议题开展专题协商。
为精准梳理问题、探索解决路径,会前,州政协组建课题调研组,深入州内县市、相关部门开展底数摸排,并赴江西、浙江等地学习先进工作经验。
“对比之下,我们的工作仍有提升空间。当前在人群精准识别、服务资源整合、社会融入引导、数据信息共享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州政协副主席万雪峰代表课题组作主题发言,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优化综治中心功能、激活多元参与活力、构建智慧信息网络、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等建议。
“2021年以来,州法院一审审结的部分重大刑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矛盾是引发此类案件的重要因素之一,需高度重视这一风险隐患。”州政协常委肖琦轩在发言中建议,将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成效纳入平安建设相关评估,在基层综治中心设立婚姻家庭调解服务站点,进一步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配套机制。
“特定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精准高效响应。”州公安局治安支队长徐志刚聚焦服务管理工作难点,提出建立全州统一的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整合汇聚公安、民政、司法、金融等部门相关数据,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分类管理、分级预警,提升服务管理精准度。
恩施市金子坝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世文分享了街道“一人一档一专班”的服务管理经验。他建议,要积极引进心理咨询师、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等专业力量,推动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共享互通,“让基层干部不再‘多头跑、重复报’,能把更多精力用在精准服务群众上”。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是特定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未来社会和谐稳定。”共青团恩施州委书记陈潇的发言聚焦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议要进一步压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筑牢学校教育引导阵地,加快专门教育机构建设、畅通涉案未成年人教育转化回归通道,深化“希望梦想小屋”“向阳花医疗救助”等关爱项目,让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温暖。
听取协商环节建言后,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州委政法委表示,将扎实推进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重点人群“全链条服务管理机制”,对无重大案事件发生的乡镇给予20万元奖补。州委社会工作部计划引导外卖骑手等群体担任“社会情况观察员”,推广复制咸丰“学校社工站”模式。州政数局明确将建设特定重点人群专题数据库,打通110、12345等平台数据资源,通过智能模型实现风险自动预警。
“课题紧扣中央及省州工作要求、聚焦社会治理重点任务,报告对标总书记重要论述、问题梳理精准、建议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刘智勇对本次专题协商工作给予肯定,并要求相关部门扎实推进重大风险排查化解、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
副州长、公安局长祝革鹏总结了近年全州平安稳定工作成效,同时指出当前在政治安全维护、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保障、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表示将统筹各类资源开展精准帮扶,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协商不是终点,成果转化才是关键。”州政协主席吴建清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政协的“助推力”、部门的“执行力”、社会的“参与力”,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和社会“无形之手”同向发力,持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恩施州政协 颜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