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一带一路视野下赤壁青砖茶的历史辉煌与新时代作为

2023-07-17 09:17:43  
字体大小:【

始于17世纪的万里茶道,不仅是继丝绸之路之后亚欧国家互通有无的又一条商贸大道,更是促进亚欧各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湖北赤壁市的羊楼洞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俄茶叶贸易中发挥着作用。原产于羊楼洞的赤壁青砖茶,抓住了万里茶道的发展机遇,产生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茶经济流”“最大的茶交易额”“最大的茶税收”“最大的茶人口”,成为万里茶道上共建互联、合作共赢的重要纽带。


澶渊之盟与茶马互市

远在唐代,赤壁就被朝廷辟为“园户”,宋代被定为“榷茶”之地。宋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和辽在经过二十五年战争之后,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根据和约内容,宋辽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朝廷大兴茶马互市,主要运销散茶和饼茶,内地与蒙古草原地区的茶马互市由此繁盛。


在中国古代,茶叶一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地位举足轻重。朝廷以茶叶与蒙、藏、疆地区交换马匹,组建精良的骑兵部队以充国用,所以“茶马互市”是朝廷用来“以茶抚边”“以茶制边”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政治手段,不仅关乎边疆稳定,也影响到国运盛衰。专供蒙、藏、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被称为“边茶”。


据1939年《茶讯》第3期《砖茶贸易今昔谈》一文记载:“砖茶的生产,始于唐、宋时代,古名饼茶。宋时的茶马政策,就是以中土的茶,换塞外的马,当时所称的茶,便是砖茶,其产地多在长江流域。”可见,砖茶的产生,正是古人为了茶叶长途运输的需要而制造的一种紧压茶。


著名茶文化专家傅宏镇先生(1901—1966)在《两湖茶业之史的研究》一文中记述:“宋元丰年间,西戎马市,尤以砖茶为主,而此种砖茶之制造,以湖广福建为策源地,即宋代宫中贡品之龙凤茶”。


据《蒲圻志》(海天出版社1986版)记载:“宋景德年间(1004—1007),(蒲圻)已有成批的茶叶运往边疆,在张家口与蒙古一带进行茶马交易。”据河北《万全县志》记载:“宋代景德年中叶(1006年左右),官府以两湖饼茶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并以张家口为蒙汉‘互市之所’。”


“澶渊之盟”让赤壁茶走进边疆地区,走进“茶马互市”。宋景德年间也是赤壁茶成为“边销茶”有确切记载的开始。


赤壁青砖茶的演变

有人说,青砖茶是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中的一个奇迹。它有着特殊的形状,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独特的饮用功效,更有神奇的社会功能。所以,一块砖茶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茶叶,更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1946年《边疆建设》第1卷第1期上刊登冰洁撰写的《漫谈茶砖》记述:“所谓砖茶,就是把普通茶叶用强力的压缩器,压成像砖那样的坚硬薄板,但是并不像砖那样脆弱,其硬度除非用锯以外简直无他法切开,因为普通的茶叶蓬蓬松松,搬运至感不便,于是把它压成茶砖自可免去这种麻烦。”


《宋史·食货志·下五·茶上》载:“茶叶主要品种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这里所谓的“片茶”,就是将茶叶蒸后压成饼状,即今青砖茶之雏形。傅宏镇先生还以宋代陶穀《清异录》中“显德初,大理徐恪,见贻卿信铤子茶,茶面印文,曰玉蝉膏,又一种曰清风使”为证,指出:“抟茶为锭,即今砖茶也。”


由此可见,赤壁青砖茶是由唐、宋时代的饼茶演变而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知名的雏形,那就是明代的“帽盒茶”。帽盒茶,是指外形酷似圆柱状之茶。明洪武元年(1368年),何氏家族自江西修水迁至咸宁柏墩,因地寡人多,遂制茶贩茶为业。何氏家族摸索出了茶叶发酵的原理,始创了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茶叶品类。明永乐年间,羊楼洞的制茶业已相当发达,为了降低运费、减少损耗和便于长途运输,于是改进了制茶工艺,改变了宋代以来用米浆将茶叶粘合成饼状的办法,初制后的茶叶还要经过拣筛、蒸汽加热,再压制成圆柱形状的帽盒茶,呈现出青砖茶的雏形。据《羊楼洞之砖茶制造与运销》一文记载:“最初在羊楼洞通行篓装之茶,用脚践压,每篓重七斤半,合三篓为一串,以驴马装运至张家口、绥远一带,转装骆驼,运销外蒙等地。惟当时因压力不足,茶身松散,体积膨大,不特运输困难,且对游牧为生之蒙人,携带颇感不便,后经茶商逐渐改进,始成今日之砖茶。”羊楼洞也因此成为鄂湘赣三省交界处茶叶产销集散中心。到乾隆年间,蒲圻羊楼洞一带,每年可生产边销帽盒茶十万盒、八十万斤。后来由于长途运输和储存的需要,帽盒茶被进一步改进为现在的砖茶。


青砖茶的压制设备也有一个演变过程。手工杠杆压制青砖茶,方法是“置茶于蒸笼上,架锅上蒸之,蒸毕倾入斗模内,置压榨器中,借杠杆之力,压成砖形,随即脱模置放室内,任其自干,数日后即可装箱起运”。清咸丰年间,青砖茶生产开始使用螺旋式压制方法,制成的砖茶更为紧密结实。


1861年,汉口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俄国人在羊楼洞建立了砖茶工厂,进一步改良中国压制砖茶方法,改用蒸汽压力机。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制砖茶。


激烈的竞争和外来的科技刺激着羊楼洞制茶技术的不断进步。1897年《农学报》有记载:“在当时严酷的形势下,湖北的晋商茶厂为了增加自己与洋人的竞争力,不得不以较为先进的设备来改善自己的制茶手段,提高其生产和加工效益之水平。光绪十九年前后,晋商便开始使用气压机和水压机制砖茶,并于光绪二十三年购进英国怡维生公司生产的烘干机,焙制散茶,色味俱佳。”在羊楼洞茶商自觉改良加工设备的同时,清朝政府也在极力推动制造技术改造。《武汉通史·晚清卷》记载:“在张之洞赞助下,商办机器焙茶公司于1898年在汉口成立……同年,中国第一部茶叶压机运到羊楼洞茶区开工制茶。”1900年,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汉阳周恒顺炉冶坊为长盛川砖茶厂改制蒸汽压茶机,从江南制造局和湖北枪炮厂聘来两名技师(胡尊五、胡幼卿父子),又从上海购进一台蒸汽发动机和几台机床,扩充后的周恒顺机器厂为长盛川砖茶厂仿制成套茶砖机多台。自此,羊楼洞机制砖茶生产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制茶业真正进入近代工业水平。


万里茶道上的“生命之茶”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青砖茶是蒙古牧民不可缺少的日常食品。北方高寒,多以肉食,“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青砖茶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动物脂肪的分解,而且可以补充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成为北方草原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万里茶道上的“生命之茶”。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羊楼洞的饼茶、帽盒茶和砖茶通过万里茶道大量运销到俄国。特别是1727年之后,这条茶叶之路变得更加繁荣。俄商与羊楼洞的关系,大致以1861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时期。前期主要是间接经营茶叶,即通过晋商贩砖茶到恰克图销往本国;后期是直接经营,在羊楼洞设庄办厂制茶,主要生产米砖茶、青砖茶、小京砖,运往俄国国内销售。


张家口是万里茶道上著名的“东口”,从这里经张库大道(张家口至库伦)的茶叶亦称为“东口茶”。清末民初,羊楼洞的三玉川、兴商、长裕川、义兴、聚兴顺、天顺长等晋商茶号生产二七、三六砖茶就是专销张家口的,所以这两款砖茶也称“东口茶”。张家口作为内地货物运销库伦的主要中转集散地,砖茶是销项最广的。据1925年《实业杂志(张家口)》第1卷第1期刊登的《本区:砖茶畅销中之售价一览》记载:“本埠砖茶商自库蒙销路畅旺以来,口地外路商及库伦庄、京庄外馆等,皆有大宗之买进,茶商销项骤增,营业亦形转泰。兹将其各货售价,就访问者记载于下。(洞三六砖茶)每箱售价银十一两,(洞二七砖茶)每箱售价银十一两五,(司二七砖茶)每箱十两零五,(司三六砖茶)每箱十两,(次三六砖茶)每箱九两,(次二七砖茶)每箱九两三,(大红片砖茶)每箱七两。”由此可见,青砖茶在口外的价格,按产地有所差异,其中羊楼洞出产的售价最高,羊楼司出产的次之,柏墩、聂市出产的又次之。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的杀虎口,即西口,为山西省诸长城关口。史料记载,明清时期,赤壁青砖茶以每箱砖片数命名,分“二七”、“三九”(每片都是2公斤)、“二四”(每片3.25公斤)、“三六”(每片1.5公斤)四种不同规格。其中“二七”“三九”青砖销往西北各地,以杀虎口为出关地,所以这两款砖茶被统称为“西口茶”。清代山西旅蒙最大商号“大盛魁”开办的“大玉川”茶庄(后改名三玉川),其总号设在山西祁县,在湖北赤壁羊楼洞亦办有分号。由大盛魁“三玉川”、何氏“长盛川”和渠家“长裕川”茶庄压制的青砖茶,最初都压印有“川”字牌号标记,它在蒙古族牧民中享有很高的信誉。“川”字印记被蒙古族牧民视作“好茶”的通用标识,所以长期以来,羊楼洞的二百多家茶庄,纷纷把“川”字标记作为压制茶砖的模具,一直沿用至今。


青砖茶由万里茶道传入蒙古地区,并逐渐在人们生活中压倒群雄,迅速得宠于蒙古族牧民。正因为砖茶在蒙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砖茶还一度代替蒙古的货币,在蒙古族聚居区通行百年之久。


清朝康熙年间,一些内地商人深入蒙古腹地经商,携茶、粮食、布匹及其他日杂用品纷至沓来,交易蒙古的各种物产。除用米、布直接易皮毛以外,其余杂物均以砖茶定其价值。砖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别。所谓“二四”者,即每箱可装二十四块砖茶,价值约三十三银元,每块砖茶重五斤半,价值一元二三角。“三九”茶则每块约价值六角左右,当做一元币通行。有时,砖茶价值急剧提升,商人们深入更偏辟的地区,便可以用较少的茶,换取较多的畜产品。以一块砖茶换一只羊或一头牛的事屡见不鲜。“汉人赴蒙经商,须在札尔古齐衙门领取经商执照,最高价格为六箱半砖茶,合近100个卢布。”住店、吃饭也用砖茶付账。“库伦一间客房连饭费一昼夜付一块砖茶,合60—65银戈比。”“外蒙无货币,用砖茶计值,纵极贫之家,不能一日无茶也。”明太祖时期的比价是“凡上马每匹四十斤,中马三十斤,下马二十斤”,朝廷“榷茶官办”茶马贸易中的利润极大。而到了明成祖时期,比价变成了“上马给茶八十斤,中马六十斤,下马四十斤”。民间也有以茶易货的做法,通常一块茶砖可换一只羊,三块茶砖可换一匹马,十块茶砖可换一峰骆驼。


根据《中外经济周刊》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四日的调查:“归化城砖茶种类甚繁,而销行最多者为二四砖茶、三九砖茶、米砖茶三种。二四砖茶每箱二十四块,每箱售价十八两五钱,内蒙古人之行商者多购之。三九砖茶,每箱三十九块,每箱售价十七两五钱,外蒙销售最多,新疆次之。米砖茶每箱七十二块,每箱售价二十三两五钱,系由汉口兴商砖茶公司以机器压造而成,新疆伊犁一带缠回(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消费最多。其中三九砖茶销数最多,约占十分之七。”


归化城地处北方要冲,是通往新疆与外蒙及俄罗斯的交通中枢,也是西北贸易总汇。由归化贩运新疆、外蒙之货,以羊楼洞产的米心(米砖茶)以及二四砖茶、三九砖茶为大宗。货物往来均用骆驼载运,每年旧历九月至翌年三月,骆驼成队往来。


羊楼洞古镇产生多个知名茶叶品牌

湖北省赤壁市的羊楼洞,不仅是赤壁青砖茶的原产地,也是国际茶叶委员会公认的“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更是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它在中俄茶叶贸易与文化交流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羊楼洞茶区从来就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一个经济地理范畴。1939年《贸易半月刊》第1卷第4期《羊楼洞砖茶之制造与运销》一文记载:“羊楼洞之茶,系指鄂南蒲圻、崇阳、通山、通城、咸宁等县以及湘北临湘一带所产之茶而言。羊楼洞初不过蒲圻县属之一小镇,东与崇阳、通山为邻,南距通城不及百里,西接湖南临湘县境,而地处中枢,制茶又早,顾历为制茶中心。且以该地所产茶叶品质最佳,临近各地之茶,虽品质较逊,且不在羊楼洞制造,然亦假借其名,以广招徕,积沿迄今,因以成名。”羊楼洞茶区,包括鄂南、湘北、赣西的十多个县域。咸丰五年(1855年),清政府在羊楼洞设立厘金专局,在周边产茶县镇设有柏墩、通山、崇阳、岛口、杨芳林五局,并在马桥、新店、富有、虾蟆岭、沙坪等运销节点上设有五个分卡,后来又在沿江地区添设了富池口、金口、武泰闸、宝塔洲、樊口五个税卡。正是由于羊楼洞周边三省十多个茶镇集群,构成了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农村商贸特区和国内外著名的茶叶贸易集散与制造中心。


清咸丰末年(1861年),俄商巴提耶夫和巴洛夫兄弟深入羊楼洞等地,开设阜昌茶庄。清同治二年(1863年),俄商李特维诺夫也来华投资,在羊楼洞兴办了“顺丰砖茶厂”,他们改良压制砖茶方法,将德国蒸汽机火车头拉到羊楼洞,进行拆卸和拼装后,将蒸汽机部分用于蒸茶和烘茶,并以其动力设备压制砖茶。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俄商将火车头图案刻印在茶砖上,相传这便是今日湖北赵李桥茶厂以“火车头”图案为米砖茶商标的缘起。当然,这一创举业开创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茶业工厂,它是湖北近代工业的重要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制茶业之始。随后几年,俄商又先后在羊楼洞开设了“阜昌”“新泰”等8家砖茶厂。羊楼洞茶业鼎盛期,一时烟囱林立、车水马龙,常住人口达4万多人,从事茶业生产人员近2万人。


大量山西商人、广东商人、英国商人、俄国商人纷纷在羊楼洞设庄制茶,一时诞生了二百余家制茶庄号、洋行或商标。湖北赤壁的赵李桥茶厂“川”字商标,是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界的第一个中华老字号,也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品牌。如今草原大部分牧民仍然按照老传统,喜欢喝“川”字青砖茶。以羊楼洞古镇命名的“羊楼洞茶业”,作为赤壁青砖茶龙头企业,打造了中部地区闻名遐迩的“羊楼洞砖茶文化产业园”。“北有大盛魁,南有长盛川”,在俄蒙商旅心中享有尊崇地位的“长盛川”茶号至今仍活跃在万里茶道茶叶贸易中,并在新时代不断发展壮大,外拓至三峡地区,成为宜昌市青砖茶生产的龙头企业。


融入“一带一路”的传承与挑战

赤壁青砖茶,作为中俄万里茶道上最重要的茶类,既承载着数个世纪以来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涵养,又肩负着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弘扬中华茶文化的时代使命。


赤壁青砖茶在内蒙古历经数百年,风云变幻,几经沧桑,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在内蒙古地区茶叶销售中仍然占有70%左右的份额,在通辽市,还占有90%以上的份额。


赤壁青砖茶产业在申报“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中一步一步走向复兴。“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保护名录;“赤壁市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2015国际茶业大会、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2020“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相继在赤壁召开……这些,都是赤壁砖茶产业借“一带一路”契机得以复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羊楼洞以“和”为主题的青砖茶,被作为国礼对外赠送,两次被外交部向全球推介。2019年,赤壁青砖茶被确定为世界军人运动会指定用茶。


当前,赤壁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发展青砖茶产业。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不断加强赤壁青砖茶公共品牌宣传力度,组建了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成立了赤壁青砖茶研究院,设立了湖北省黑茶检测检验中心,启动了生态智慧茶园建设。通过媒体广告、展会、体验店、文化宣讲和品牌推介会等途径让广大消费者知晓青砖茶原产地和著名子品牌,了解其历史文化渊源和主要功效。同时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新产品研发,推出一批便捷、时尚、低氟的青砖茶产品,让赤壁青砖茶成为万里茶道沿线老百姓的放心茶、健康茶、口粮茶。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传承并升华了古老的丝绸之路精神,充分体现了和平、交流、包容、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赤壁青砖茶将努力作为、传承创新、开拓进取,积极融入万里茶道文化和经贸交流,融入“一带一路”,努力走好“一带一路”,以青砖茶为媒,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和世界人民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为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再创茶业强国辉煌作出应有贡献。


(赤壁市政协 供稿)